编译器优化

iOS-Clang编译器的使用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5 06:15:29
iOS 开发中 Objective-C 和 Swift 都用的是 Clang / LLVM 来编译的。LLVM是一个模块化和可重用的编译器和工具链技术的集合,Clang 是 LLVM 的子项目,是 C,C++ 和 Objective-C 编译器,目的是提供惊人的快速编译,比 GCC 快3倍,其中的 clang static analyzer 主要是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生成中间代码,当然这个过程会对代码进行检查,出错的和需要警告的会标注出来。LLVM 核心库提供一个优化器,对流行的 CPU 做代码生成支持。lld 是 Clang / LLVM 的内置链接器,clang 必须调用链接器来产生可执行文件。 首先创建一个测试项目 ClangTest 然后创建一个Person类,在main.m文件里面alloc一个person对象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我们来看看编译器在底层把这个创建的方法编译成成么样子了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 insert code here... NSLog(@ "Hello, World!" ); } return 0 ; } 我做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看看,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把我的创建方法编程成么样子了

深入理解.NET Core的基元: deps.json, runtimeconfig.json, dll文件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2-05 04:09:55
原文: 深入理解.NET Core的基元: deps.json, runtimeconfig.json, dll文件 原文链接: Deep-dive into .NET Core primitives: deps.json, runtimeconfig.json, and dll's 作者: Nate McMaster C#编译器(The C# Compiler) # C#的编译器可以将cs文件转换为dll文件, 即程序集文件。程序集文件是一个便携的可执行格式文件, 借助.NET Core,它可以运行在Windows, MacOS和Linux系统中。 在Windows系统中, .NET Core的编译器文件csc.dll存放在以下目录中 CopyC:\Program Files\dotnet\sdk\[.NET Core 版本号]\Roslyn\bincore 笔者使用了2.1.400版本,所以编译器存放目录是C:\Program Files\dotnet\sdk\2.1.400\Roslyn\bincore .NET Core编译器文件 csc.dll 也是一个.NET Core应用程序,所以你可以使用 dotnet 命令直接执行编译器 CopyC:\test>dotnet C:\Program Files\dotnet\sdk\2.1.400\Roslyn\bincore

go中的数据结构接口-interface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04 20:52:08
1. 接口的基本使用   golang中的interface本身也是一种类型,它代表的是一个方法的集合。任何类型只要实现了接口中声明的所有方法,那么该类就实现了该接口。与其他语言不同,golang并不需要显式声明类型实现了某个接口,而是由编译器和runtime进行检查。 声明 1 type 接口名 interface{ 2 方法1 3 方法2 4 ... 5 方法n 6 } 7 type 接口名 interface { 8 已声明接口名1 9 ... 10 已声明接口名n 11 } 12 type iface interface{ 13 tab *itab 14 data unsafe.Pointer 15 }   接口自身也是一种结构类型,只是编译器对其做了很多限制: 不能有字段 不能定义自己的方法 只能声明方法,不能实现 可嵌入其他接口类型 1 package main 2 3 import ( 4 "fmt" 5 ) 6 7 // 定义一个接口 8 type People interface { 9 ReturnName() string 10 } 11 12 // 定义一个结构体 13 type Student struct { 14 Name string 15 } 16 17 // 定义结构体的一个方法。 18 // 突然发现这个方法同接口People的所有方法(就一个

QT的总结文章(转)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04 18:57:23
★ 了解 Qt 和 C++ 的关系 ★ 掌握 Qt 的信号 / 槽机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了解 Qt 的元对象系统 ★ 掌握 Qt 的架构 ★ 理解 Qt 的事件模型,掌握其使用的时机 信号与槽、元对象系统、事件模型是 Qt 机制的核心,如果您想要掌握 Qt 编程,就需要对它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章重点介绍了信号与槽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元对象系统、 Qt 的事件模型,以及它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Qt 对标准 C++ 的扩展 标准 C ++对象模型为面向对象编程提供了有效的实时支持,但是它的静态特性在一些领域中表现的不够灵活。事实上, GUI 应用程序往往对实时性和灵活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Qt 通过其改进的对象模型在保持 C ++执行速度的同时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 Qt 相对于标准 C ++增添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体现: ◆ 支持对象间通信信号与槽机制 ◆ 支持可查询和可设计的动态对象属性机制 ◆ 事件和事件过滤器 ◆ 国际化支持 ◆ 支持多任务的定时器 ◆ 支持按层检索的对象树 ◆ 受保护指针 ◆ 动态类型转换 这些内容是 Qt 核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有选择的向大家介绍它们。 一、信号与槽 信号和槽机制是 Qt 的核心机制之一,要掌握 Qt 编程就需要对信号和槽有所了解。信号和槽是一种高级接口,它们被应用于对象之间的通信,它们是 Qt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我们在迷茫什么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4 18:00:20
计算机相关专业初识--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我们在迷茫什么 前言 由于种种原因,迫使我写下这篇博客,我相信,初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萌新肯定很迷茫,我该学什么,我该如何去学,我该如何学好等等问题缠绕心头。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该如何去学计算机相关专业,作为过来人,我决定将我的所知所得写下来,让初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萌新的学习之路走得更顺畅一些。 一、什么是计算机 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萌新来说,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过多阐述,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就好。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计算机名词的解释: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划重点: 我们注意到,计算机就是一种用于进行 数值计算 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是进行数值计算,在这里,你会疑惑,为什么是数值计算呢,我输入的明明不是数字呀?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清楚,因为计算机只是一种电子设备,它不具有人类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它的所有功能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当计算机面对输入字符的时候,会将它统一按照ASCII(计算机编码系统)规则转换为数值“0”和“1”(二进制数值),所以,在计算机里,数据存储都是用“0”和“1”(即二进制数值)来实现。

Java编译器的2点优化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4 12:33:43
优化1 对于byte/short/char三种类型来说,如果右侧赋值的数值没有超过范围,那么javac编译器将会自动隐含地为我们补上一个(byte)(short)(char)。 如果没有超过左侧的范围,编译器补上强转。 如果右侧超过了左侧范围,那么直接编译器报错。 代码举例 package demo03_Optimize; public class Demo01Optimiz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右侧确实是一个int数字,但是没有超过左侧的范围,就是正确的。 // int --> byte,不是自动类型转换 byte num1 = /*(byte)*/ 30; // 右侧没有超过左侧的范围 System.out.println(num1); // byte num2 = 128; // 右侧超过了左侧的范围,报错 // int --> char,没有超过范围 // 编译器将会自动补上一个隐含的(char) char c = /*(char)*/ 65; System.out.println(c); } } 代码运行之后的结果 优化2 在给变量进行赋值的时候,如果右侧的表达式当中全都是常量,没有任何变量,那么编译器javac将会直接将若干个常量表达式计算得到结果。例如:short result = 5 + 8;

C/C++ 的编译和链接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4 06:34:30
C/C++文件 C/C++程序文件包括 .h .c .hpp .cpp,其中源文件(.c .cpp)是基本的编译单元,头文件(.h .hpp)不会被编译器编译。 C/C++项目构建(build)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预处理 → 编译 → 链接。 预编译 预编译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编译器(实际上是预处理器,这里统称为编译器就可以了)在正式编译之前处理C/C++文件中的预处理命令,即#开头的代码。 常用的几个预处理命令如下: #include ...... #ifdef ...... #else......#endif #define ...... #pragma ...... 举个例子,下面是个很简单的类定义: MyClass.h #define DEFAULT_VALUE 0 class MyClass { public: void Fun(); public: int value = DEFAULT_VALUE; }; MyClass.cpp #include "MyClass.h" void MyClass::Fun() { // Do someting return; } 预编译完成后的样子: class MyClass { public: void Fun(); public: int value = 0; }; void MyClass::Fun() { // Do

C/C++指针,预处理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4 05:30:32
C/C++指针 int a; int* p = &a; // 指向a地址的指针*p 1、与const一起的时候   char * const p; // 指针不可变,也就是指针只能指向一个地址char* p的指针;   char const * p; // 所指内容不可改,也就是 p是常量字符串   char const * const p; // 内容和指针都不能改   const char * const p; // 同上...内容和指针不能改    2、str[]和 str的区别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str1[] = "abc"; char str2[] = "abc"; const char str3[] = "abc"; const char str4[] = "abc"; const char *str5 = "abc"; const char *str6 = "abc"; char *str7 = "abc"; char *str8 = "abc"; cout << ( str1 == str2 ) << endl; cout << ( str3 == str4 ) << endl; cout << ( str5 == str6 ) << endl; cout << (

__attribute__机制介绍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4 04:54:05
1. __attribute__ GNU C 的一大特色(却不被初学者所知)就是 __attribute__ 机制。 __attribute__ 可以设置函数属性 (Function Attribute) 、变量属性 (Variable Attribute) 和类型属性 (Type Attribute) __attribute__ 前后都有两个下划线,并且后面会紧跟一对原括弧,括弧里面是相应的 __attribute__ 参数 __attribute__ 语法格式为: __attribute__ ( ( attribute-list ) ) 函数属性( Function Attribute ),函数属性可以帮助开发者把一些特性添加到函数声明中,从而可以使编译器在错误检查方面的功能更强大。 __attribute__ 机制也很容易同非 GNU 应用程序做到兼容。 GNU CC 需要使用 –Wall ,这是控制警告信息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属性参数。 2. format 该属性可以使编译器检查函数声明和函数实际调用参数之间的格式化字符串是否匹配 。它可以给被声明的函数加上类似 printf 或者 scanf 的特征,该功能十分有用,尤其是处理一些很难发现的 bug 。 format 的语法格式为: format ( archetype, string-index,

简析 .NET Core 构成体系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4 04:20:46
昨天微软发布了.NET CORE1.0正式版,迈出了跨平台第一步,特地转来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再深入理解一下.NET CORE这个东西。 简析 .NET Core 构成体系 Roslyn 编译器 RyuJIT 编译器 CoreCLR & CoreRT CoreFX(.NET Core Libraries) .NET Core 代码开发、部署、运行过程 总结 前文介绍了.NET Core 在整个.NET 平台所处的地位,以及与.NET Framework的关系 ( 原文链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NET Core 框架的构成和各模块主要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跨平台。 上图描述了 .NET Core的系统构成,最上层是应用层,是开发基于UI应用的框架集,包括了ASP.NET Core(用于创建web app),和 UWP(用于创建Windows10 app)。 中间层是公共库(CoreFX),实现了.NET Standard Library ,囊括了常用系统级操作例如(文件、网络等)。 在CoreFx下是运行时环境,.NET Core 包含了两种运行时(CoreCLR、CoreRT),CoreCLR是一种基于即时编译程序(Just in time compiler,JIT)的运行时,它使用了跨平台开源的编译器RyuJIT,而CoreRT是使用提前编译器(Ahead of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