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Axis

设置Echarts鼠标悬浮样式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8-11 23:37:42
tooltip: {//自定义tip show: true, trigger: 'axis', show: true, //default true showDelay: 0,//显示延时,添加显示延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 hideDelay: 50,//隐藏延时 transitionDuration: 0,//动画变换时长 backgroundColor: 'rgba(0,0,0,0.7)',//背景颜色(此时为默认色) borderRadius: 8,//边框圆角 padding: 10, // [5, 10, 15, 20] 内边距 position: function (p) { // 位置回调 // console.log && console.log(p); return [p[0] + 10, p[1] - 10]; }, formatter: function (params, ticket, callback) { // console.log(params); var tip = "上报时间" + ' : ' + params[0].name + "<br/>"; for (var i = 0, l = params.length; i < l; i++) { if(params[i].seriesName=='温度'){ tip += '<br/>' + '

python—sift特征提取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8-11 18:50:56
一、SIFT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二、SIFT的特征简介 三、SIFT算法实现步骤简述 四、图像集 五、匹配地理标记图像 六、SIFT算法代码实现 代码 结果截图 小结 七、SIFT实验总结 八、实验遇到的问题 一、SIFT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999年David G.Lowe教授总结了基于特征不变技术的检测方法,在图像尺度 空间基础上,提出了对图像缩放、旋转保持不变性的图像局部特征描述算子 -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该算法在2004年被加以完善。 二、SIFT的特征简介 SIFT算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目标的旋转、缩放、平移(RST) 图像仿射/投影变换(视点viewpoint) 弱光照影响(illumination) 部分目标遮挡(occlusion) 杂物场景(clutter) 噪声 三、SIFT算法实现步骤简述 SIFT算法的实质可以归为在不同尺度空间上查找特征点(关键点)的问题。 SIFT算法实现特征匹配主要有三个流程,1、提取关键点;2、对关键点附加 详细的信息(局部特征),即描述符;3、通过特征点(附带上特征向量的关 键点)的两两比较找出相互匹配的若干对特征点,建立景物间的对应关系。 图1 需要配置vfleat安装包 使用开源工具包 VLFeat 提供的二进制文件来计算图像的 SIFT特征 。这里附上VLFeat 工具包链接http://www.vlfeat.org/

自学 Python 到什么程度能找到工作,1300+ 条招聘信息告诉你答案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08-11 09:44:4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机器学习等热门领域带给人们的冲击,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开始学习 Python。无论你是是科班出身还是非科班转行,Python 无疑都是非常适合你入门计算机世界的第一门语言,其语法非常简洁,写出的程序易懂,这也是 Python 一贯的哲学「简单优雅」,在保证代码可读的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代码完成你的想法。 很多人学习python,不知道从何学起。 很多人学习python,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后,不知道在哪里寻找案例上手。 很多已经做案例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那么针对这三类人,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免费领取视频教程,电子书籍,以及课程的源代码! QQ群:1097524789 那么,我们学习 Python 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开始找工作了呢,大家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学到什么程度可以找工作,当然得看市场的需求,毕竟企业招你来是工作的,而不是让你来带薪学习的。 所以,今天我们就试着爬取下拉钩上关于 Python 的招聘信息,来看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网页结构分析 打开拉钩网首页,输入关键字「Python」,接着按 F12 打开网页调试面板,切换到「Network」选项卡下,过滤条件选上「XHR」,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点击搜索,仔细观察网页的网络请求数据。 从这些请求中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到数据好像是从 jobs

Python分析42年高考数据,告诉你高考为什么这么难?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8-11 09:38:46
作者:徐麟 历年录取率 可能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不知道高考的全称,高考实际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至今,高考经历了许多的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录取率的显著提升,曾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我们首先看下1977-2018年历年的录取人数和未录取(落榜)人数变化情况,本文数据均来自于网络公开高考数据: 可以看到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几年,由于种种原因,高考人数到达了一个比较高的点,随后有所下降。到2000年之后,高考的人数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录取人数也随之大幅提升,2008、2009达到了顶峰,2010年之后参与高考的人数趋于平稳。 通过上图也可以发现,早期的高考难度之高,未录取人数是录取人数的数倍之多,而且早期的高考实际上在开始之前有预选的过程,能够参加高考的考生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一轮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考生有机会通过高考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 我们通过下面的百分比图,对于录取率的变化进一步加深认知: 部分代码如下: ``` setwd('D:/爬虫/高考') data = read_excel('历年录取率.xlsx') data_year = melt(data,id.vars = '年份',measure.vars = c('录取','未录取'), variable.name=

合并多个Series为DataFrame并且重置索引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20-08-11 06:26:45
a=[ ' 序号 ' ,1,2,3,4,5 ] b =[ ' 成本 ' ,20,45,12,34,67 ] import pandas c = pandas.Series(a) d = pandas.Series(b) e = pandas.DataFrame(list(zip(c,d))) print (e) 0 1 0 序号 成本 1 1 20 2 2 45 3 3 12 4 4 34 5 5 67 # 设置新列名 e.columns=[ ' 序号 ' , ' 成本 ' ] # 重置索引 e=e.drop(0,axis= 0).reset_index() e.drop( ' index ' ,axis=1,inplace= True) print (e) 序号 成本 0 1 20 1 2 45 2 3 12 3 4 34 4 5 67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75161/blog/4326140

GWAS: 曼哈顿图,QQ plot 图,膨胀系数( manhattan、Genomic Inflation Factor)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8-11 05:41:18
画曼哈顿图和QQ plot 首推R包“qqman”,简约方便。下面具体介绍以下。 一、画曼哈顿图 install.packages("qqman") library(qqman)    1、准备包含SNP, CHR, BP, P的文件gwasResults(如果没有zscore可以不用管),如下所示: 2、上代码,如下所示: manhattan(gwasResults)    如果觉得不够美观,考虑添加一下参数: manhattan(gwasResults, main = "Manhattan Plot", ylim = c(0, 10), cex = 0.6, cex.axis = 0.9, col = c("blue4", "orange3"), suggestiveline = F, genomewideline = 6, chrlabs = c(1:20, "P", "Q"))    二、画 QQ plot 图 直接上代码: qq(gwasResults$P)    同样的,还可以修改参数,美观一下: qq(gwasResults$P, main = "Q-Q plot of GWAS p-values", xlim = c(0, 7), ylim = c(0, 12), pch = 18, col = "blue4", cex = 1.5, las = 1)    三

腾讯地图JSAPI GL实现文本标记的碰撞避让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8-11 01:48:03
以下内容转载自Crape的文章《web页面上的旋转矩形碰撞》 作者:Crape 链接: https://juejin.im/post/5eede991e51d45740950c946 来源: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本文主要是总结一下web页面中的旋转矩形的碰撞检测,碰撞算法本身并不难,只是需要注意web坐标系在计算中的影响。碰撞检测应该是在游戏等场景中很常见且基础的功能,本文记录了在 JavaScript API GL 遇到了这类碰撞问题的调研和实现的过程。 需求场景 用户在地图上实现MultiLabel文本标注覆盖物时,会由于两个label坐标过近,或者地图的旋转、缩放产生的变化而相互重叠。目前label的背景色均为透明且暂时还不支持配置,文字重叠之后识别度下降很多,就计划先实现label之间的避让功能。检测到两个label碰撞时,根据优先级选择隐藏其中的一个,保证文字的可读性。 确定算法 在JSAPI GL中,label并不是在三维空间中的,而是绘制在屏幕上的,只是会根据用户视角的移动实时计算出label在屏幕坐标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在每一帧中进行绘制。label实际上就是一行文字,我们可以把它用一个矩形包围起来,当做整体计算,因为每个字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会变

Python笔记:3D弹簧图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8-11 00:51:48
import math from pyecharts import options as opts from pyecharts.charts import Line3D from pyecharts.faker import Faker data = [] for t in range(0, 25000): _t = t / 1000 x = (1 + 0.25 * math.cos(75 * _t)) * math.cos(_t) y = (1 + 0.25 * math.cos(75 * _t)) * math.sin(_t) z = _t + 2.0 * math.sin(75 * _t) data.append([x, y, z]) c = ( Line3D() .add( "", data, xaxis3d_opts=opts.Axis3DOpts(Faker.clock, type_="value"), yaxis3d_opts=opts.Axis3DOpts(Faker.week_en, type_="value"), grid3d_opts=opts.Grid3DOpts( width=100, depth=100, rotate_speed=150, is_rotate=True ), ) .set_global_opts( visualmap_opts

腾讯位置服务JSAPI GL实现文本标记的碰撞避让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0-08-10 18:22:20
以下内容转载自Crape的文章《web页面上的旋转矩形碰撞》 作者:Crape 链接: https://juejin.im/post/5eede991e51d45740950c946 来源: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本文主要是总结一下web页面中的旋转矩形的碰撞检测,碰撞算法本身并不难,只是需要注意web坐标系在计算中的影响。碰撞检测应该是在游戏等场景中很常见且基础的功能,本文记录了在 JavaScript API GL 遇到了这类碰撞问题的调研和实现的过程。 需求场景 用户在地图上实现MultiLabel文本标注覆盖物时,会由于两个label坐标过近,或者地图的旋转、缩放产生的变化而相互重叠。目前label的背景色均为透明且暂时还不支持配置,文字重叠之后识别度下降很多,就计划先实现label之间的避让功能。检测到两个label碰撞时,根据优先级选择隐藏其中的一个,保证文字的可读性。 确定算法 在JSAPI GL中,label并不是在三维空间中的,而是绘制在屏幕上的,只是会根据用户视角的移动实时计算出label在屏幕坐标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在每一帧中进行绘制。label实际上就是一行文字,我们可以把它用一个矩形包围起来,当做整体计算,因为每个字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会变

浅谈对python pandas中 inplace 参数的理解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8-10 09:45:52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对python pandas中 inplace 参数的理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pandas 中 inplace 参数在很多函数中都会有,它的作用是:是否在原对象基础上进行修改 inplace = True:不创建新的对象,直接对原始对象进行修改; ​inplace = False:对数据进行修改,创建并返回新的对象承载其修改结果。 默认是False,即创建新的对象进行修改,原对象不变,和深复制和浅复制有些类似。 例: inplace=True情况: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f=pd.DataFrame(np.random.randn(4,3),columns=["A","B","C"]) data=df.drop(["A"],axis=1,inplace=True) print(df) print(data) >> B C 0 0.472730 -0.626685 1 0.065358 0.031326 2 -0.318582 1.123308 3 -0.097687 0.018820 None inplace=False情况: df=pd.DataFrame(np.random.randn(4,3),columns=["A","B","C"]) data=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