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多分辨率多屏幕密度下UI适配方案
前言 Android 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 UI 在多平台的适配,它本身提供了一套完善的适配机制,随着版本的发展适配也越来越精确, UI 适配主要受平台两个因素的影响:屏幕尺寸(屏幕的像素宽度及像素高度)和屏幕密度,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的适配方案也不一样,此文档仅针对 Android4.0 及以下版本 相关概念 分辨率: 整个屏幕的像素数目,为了表示方便一般用屏幕的像素宽度(水平像素数目)乘以像素高度表示,形如 1280x720 ,反之分辨率为 1280x720 的屏幕,像素宽度不一定为 1280 屏幕密度: 表示单位面积内的像素个数,通常用 dpi 为单位,即每英寸多少个像素点 px : 长度单位,以具体像素为单位 dp : 长度单位,与具体屏幕密度无关,显示的时候根据具体平台屏幕密度的不同最终转换为相应的像素长度,具体转换规则是 : 1dp = (目标屏幕密度 / 标准密度) *px, 标准密度为 160dpi ,例如, 1dp 长度在密度为 160dpi 的平台表示一个像素的长度,而在 240dpi 的平台则表示 1.5 个像素的长度 屏幕尺寸: 屏幕的大小,通常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表示 Android 界面适配机制 UI 界面在不同平台的适配受屏幕尺寸和屏幕密度影响, Android 适配机制就是在资源后面添加对这两种因素的限定,通过不同的限定区分不同的平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