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框架

Android5.0+(CoordinatorLayout)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1-30 12:44:16
英文原文: https://guides.codepath.com/android/Handling-Scrolls-with-CoordinatorLayout 这篇文章专门讲解和CoordinatorLayout相关的知识点,这也是Design Support Library中最重要与最难的部分。 概览 CoordinatorLayout 实现了多种Material Design中提到的 滚动效果 。目前这个框架提供了几种不用写动画代码就能工作的方法,这些效果包括: 让浮动操作按钮上下滑动,为Snackbar留出空间。 扩展或者缩小Toolbar或者头部,让主内容区域有更多的空间。 控制哪个view应该扩展还是收缩,以及其显示大小比例,包括 视差滚动效果 动画。 设置 首先确保遵循了 Design Support Library 的使用说明。 浮动操作按钮与Snackbar CoordinatorLayout可以用来配合浮动操作按钮的 layout_anchor 和 layout_gravity属性创造出浮动效果,详情请参见 浮动操作按钮 指南。 当 Snackbar 在显示的时候,往往出现在屏幕的底部。为了给Snackbar留出空间,浮动操作按钮需要向上移动。 只要使用CoordinatorLayout作为基本布局,将自动产生向上移动的动画。浮动操作按钮有一个 默认的

Android核心分析28篇,强烈推荐android初学者,android进阶者看看这个系列教程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1-30 10:33:36
文章链接:http://www.apkbus.com/android-24246-1-1.html 为什么要研究Android,是因为它够庞大,它够复杂,他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内心的渴望,渴望理解这种复杂性。我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手机开发平台的Android软件系统部分,而不是Dalvik虚拟机本身。   作为一个从其他平台装接过来的程序员,要从事Andoid平台系统开发,我的关于手机平台上积累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Android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新名词,Activity,Manifest,INTENT,Service,Binder,Dalvik虚拟机,Framework,Linux,Navtive ,JNI.....。通过在源代码,在开发社区,在开发博客,甚至在招聘过程中,我不断的寻求Android是什么。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我慢慢的理解到Android不仅仅是一类手机的总称,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开发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虚拟java操作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开发社区,一个开发标准,不仅仅是一堆代码,Android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潮流。 Android核心分析28篇 http://www.apkbus.com/android-24246-1-1.html Android核心分析 之一分析方法论探讨之设计意图 http://www.apkbus.com/android-24212-1-1

Android高级进阶二 Android OpenGL | ES介绍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1-30 10:33:04
最新版本: Android高级进阶二 Android OpenGL | ES介绍 Android支持3D图像开发,使用的是开源的OpenGLES库,接下来我们将在一系列的文章中介绍 Android 3D图像开发。 1、什么是 OpenGL? 详看: Android高级进阶一 OpenGL介绍 2、OpenGL 的发展历程   1992年7月 发布了 OpenGL 1.0 版本,并与微软共同推出 Windows NT 版本的 OpenGL 。1995年 OpenGL 1.1 版本面市,加入了新功能,并引入了纹理特性等等。   一直到 2009年8月Khronos小组发布了OpenGL 3.2,这是一年以来OpenGL进行的第三次重要升级。具体特点及功能、 OpenGL 现状、发展历程、OpenGL 规范、编程入门请 点击这里 。 3、OpenGL ES 简介 Android 3D 引擎采用的是OpenGL ES。OpenGL ES是一套为手持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3D引擎API,由Khronos公司维护。在PC领域,一直有两种标准的3D API进行竞争,OpenGL 和 DirectX。一般主流的游戏和显卡都支持这两种渲染方式,DirectX在Windows平台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 OpenGL 具有更好的跨平台性。 由于嵌入式系统和PC相比,一般说来,CPU、内存等都比PC差很多

Android开发者指南(12) —— Android Supported Media For...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1-30 09:02:26
前言   本章内容为开发者指南(Dev Guide)/Appendix/Android Supported Media Formats,版本为Android3.1 r1,翻译来自:"jackeylu",欢迎大家访问他的博客:" http://jackeylu.wordpress.com/ ",再次感谢"jackeylu" !期待你一起参与翻译Android的相关资料,联系我over140@gmail.com。 声明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     Android中文翻译组: http://goo.gl/6vJQl 原文 http://developer.android.com/guide/appendix/media-formats.html 本文档描述了 Android 平台支持的媒体播放解码器、网络协议。 作为一名应用软件开发者,你可以自由使用平台上的媒体解码器,这些编解码可以是平台提供,或者是特定设备支持。 然而,最好习惯于使用媒体编码配置信息使得应用软件代码编写能够与具体硬件无关 。 网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s) 可以支持下述网络协议音视频的播放: * 实时流传输协议 RTSP ( 实时传输协议 RTP, 会话描述协议 SDP) * Http 流式传输(译者注

[Android开发实践]搭建本地API服务器与HTTP请求调用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1-30 08:58:03
目的 在Android开发下,可以实现app对特定API服务器进行接口请求。 场景 现在很多项目都是基于C/S架构,所以在个人开发过程需要搭建类似的开发测试环境。列举一下本次的环境: 开发环境:Window 7 + Eclipse + ADT (假设已搭建好Android开发环境) Server:Ubuntu 11.10 + Nginx + PHP (运行在虚拟机) Client::Android 2.3 如下图所示: 温暖提示: 如果虚拟机ping不通,请检测是否在同一个网段,如不是需要修改成桥接模式,并检查防火墙设置。 API服务器搭建 首先是服务器环境,因为要实现API开发,所以这里使用了本人之前自主开发的PHP框架(请参考: zenphpWS3 :自主开发的PHP Web Services轻量级开发框架 ),暂时不考虑业务实现,只是利用这个框架在LAMP环境上快速构建一个API接口环境,并实现简单的响应。这里不使用Hello World接口,因为框架有默认的接口。这里配置的服务器域名为:http://dogstar.api.shakenext.com/,请求此域名,默认下会返回: {"status":"OK","data":"Welcome to use zenphpWS3!","error":"","debug":{"msg":"This is default

Appium环境搭建简介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30 08:55:41
Appium测试环境的搭建相对比较繁琐 , 我的 电脑 为win7 64 位系统 , 以此为例。 官方首页 http://appium.io/ 给出了appium的安装步骤 : Easy setup process, run a test now. > brew install node # get node.js > npm install -g appium # get appium > npm install wd # get appium client > appium & # start appium > node your-appium-test.js 1.Node.js的安装配置 我们需要先安装node.js。根据你的操作系统选择相应的版本 从 node.js官方网站:https://nodejs.org/进行下载 安装完成,打开Windows 命令提示符,敲入“npm”命令回车。 如果出现如上图信息,表示node.js安装成功。 若未出现需要配置系统环境变量: 系统属性 --系统设置--高级设置--环境变量--编辑path 添加Node的安装路径D:\InstallationFolder\Node 2.Appium安装 方式一,npm安装: 这种方式的Appium 会很慢,为尊重官网上的介绍,而且大多Appium 相关资料也会介绍这种安装安装方式 npm

安卓安全学习之从环境搭建到activity劫持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1-30 02:44:27
安卓环境的搭建 方法1 :eclipse+sdk+ADK+JDK 百度: https://blog.csdn.net/u013926216/article/details/81784745 方法2:eclipse+adt-bundle 下载地址: http://dl.google.com/android/adt/adt-bundle-windows-x86_64-20131030.zip 方法3:JDK+Android Studio www.gendan5.com 安卓框架简要说明 1.Android 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组件的栈,分为五部分和四个主要层 android 四个主要层从底层到应用分别是 1).linux 内核层 (linux kernel) 提供大约115 个linux 补丁,提供了基本的系统功能,进行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2).程序库分为两个部分 android 程序库 基本的java程序库,比如是用户界面构建,图形绘制和数据库访问 android 运行时 这个部分是Dalvik虚拟机的关键组件, 3)应用框架 以jiava的形式提供很多的高级服务, 比如:活动管理者,内容管理,资源管理,视图管理等。 4)应用程序 就是android 程序,比如游戏等 2.安卓应用程序组件: 主要为以下四大组件 Activities 描述UI 并且处理用户和机器屏幕的交互

Dagger2 探索记1——四大基本组件(一)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1-30 02:21:03
和很多自主学习的人,我接触Dagger 2 框架的原因是刚进公司的时候导师给安排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是组内培训。 听到这个消息的我,以为是部门的人轮流给我讲课。 后来导师跟我说,组内培训的意思是,我先自己好好学这个框架,然后给组内的所有人搞个培训。 没办法,在网上看了很多相关博客,浪费了不少时间,终于还是学有所得,也记录一下我最近的学习进展。 就不多讲什么历史了,你能看到我这篇博客,想来历史什么的科普你都已经被塞到吐了,还是撸代码学得快。 一 环境配置 在module的build.gradle中添加代码: dependencies { ...... //dagger2 implementation 'com.google.dagger:dagger:2.7' annotationProcessor 'com.google.dagger:dagger-compiler:2.7' //butterknife implementation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10.0.0' annotationProcessor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compiler:10.0.0' } 为了后面书写代码简便,将ButterKnife一起配置了。 在Project build.gradle中添加如下代码

移动端测试基础 (1)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1-30 00:32:15
一、移动端测试简介 1. 1 移动端测试定义 移动端测试指的是对移动应用进行测试,即实体的特性满足需求(产品文档、隐性需求等)的程度 1.2 移动端测试分类 1.2.1 app功能测试 1. 业务逻辑正确性测试 产品文档 隐性需求 =编写=>测试用例 2. 兼容性测试 提示: 移动设备大数据查询 移动观象台 名称 说明 系统版本 ➢ Android 官方、联想、华为等 ➢ IOS 官方 分辨率 ➢720p 720x1280 ➢ 1080p 1080x1920 ➢ 2k 2560x1440 网络情况 ➢ 2G ➢ 3G ➢ 4G ➢ Wi-Fi 3. 异常测试 热启动应用 应用置于后台 =切换=> 前台的过程 网络切换&中断恢复 电话或信息中断恢复 4. 升级、安装、卸载测试 (1) 升级 系统升级、渠道升级、临近版本(1.0->1.1) 、跨版本(1.0->1.5) (2) 安装 系统版本、首次安装、覆盖安装、卸载后安装 (3) 卸载 卸载->安装->卸载 5. 健壮性测试 手机资源消耗 CPU、内存 流量消耗 图片、传输数据压缩 崩溃恢复测试 闪退、报错(停止运行) ... 1.2.2 app自动化测试 通过场景和数据的预设,把以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化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 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 解放出一些人去做新功能测试和探索性测试 提醒: 并不是所有功能都能进行自动化 新功能

Android应用程序的Activity启动过程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1-29 23:20:12
在Android系统中,Activity和Service是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它们以松藕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这得益于应用程序框架层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机制来协助应用程序启动这些Activity和Service,以及提供Binder机制帮助它们相互间进行通信。在前面的文章 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和 Android系统在新进程中启动自定义服务过程(startService)的原理分析 中,我们已经系统地介绍了Binder机制和Service的启动过程了,在本文中,简要介绍Activity的启动过程以及后续学习计划。 在Android系统中,有两种操作会引发Activity的启动,一种用户点击应用程序图标时,Launcher会为我们启动应用程序的主Activity;应用程序的默认Activity启动起来后,它又可以在内部通过调用startActvity接口启动新的Activity,依此类推,每一个Activity都可以在内部启动新的Activity。通过这种连锁反应,按需启动Activity,从而完成应用程序的功能。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启动Android应用程序的Activity。Activity的启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显式的,一种是隐式的,隐式启动可以使得Activity之间的藕合性更加松散,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