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altium中如何批量修改元件名称后缀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02 12:45:50
有时候我们需要批量修改原理图或PCB中元器件名称的后缀,那么怎么操作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比如我将R1A,R2A,R3A换成R1B,R2B,R3B。 1.批量选择相同属性的器件Component 2.在pcb inspector 中点击name旁边的三点… 3.弹窗编辑对话框如图,填入A,B 将A换成B,然后确定 4.最终效果,原理图中可采用同样的操作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angmaoquan163/article/details/102761392

Altium Designer 发现的机密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28 21:19:08
进入电子设个世界,PCB是少不了的东西,刚开始画板子的时候,感觉好神奇。那个时候用的是Altium Designer Summer 08 ,现在用的是Altium Designer Winnter 09 ,感觉跟Altium Designer 6.9 也没多大差别,只是功能上更新了点,视觉上变得更加炫了。偶尔逛论坛,或者自己发现,有好未知的秘密,放在这里,已知的未知的,Let‘s see see。 (1)、在pcb布局阶段:在原理图中框选一个区域的元件或点选若干个元件、快截键“t”+“s”能迅速切换到pcb界面选中那些元件,然后按快截键“i”后选择菜单第二项用鼠标在你想要的地方拖一个框,那些元件就蜂拥云集地出现在你拖的这个框中。 (2)、在pcb布局阶段:是不是元件名混乱地出现在元件四周甚至互相重叠?框选若干个元件,然后按快截键“a”后点菜单第二个选项出现一个封装符号图形,用鼠标点这个图形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确定后,元件名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你选中的那些元件们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 (3)shift+s :单面布线,其他层隐身。 (4)ctrl+shift+鼠标滚轮:切换不同的布线层 (5)ctrl+shft+T(top)      :  上对齐 (6)ctrl+shft+B(bottom)    :  下对齐 (7)ctrl+shft+L

超全Altium Designer16 总结--Altium Designer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8 21:18:26
原址: http://blog.csdn.net/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52199356 以前是使用DXP2004来画图的,后来转行。想来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画过了。突然转到AD,有些不适应。用了下发觉很多功能确实比DXP要来的强大。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将之前的一些经验技巧,进行整理总结。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人少走线些弯路。让初学者可以快速入门。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启程! 首先下载AD16: Altium Designer 16.0.6 Build 282 安装教程:Altium designer14.x /15.x软件安装与破解 按流程一步步安装ok! 一、 软件优化设置 1. 打开PCB,使用快捷键 T+P,如下图设置: 2. 取消HTM文件 3. 禁止检查 4. 单层显示无阴影 5. 笔记本布线换层 台式机有小键盘,可以 * - +来换层,笔记本该如何换层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CTRL+SHIFT+鼠标滑轮 第二种方法:如,将 * 快捷键改为 = 首先打开一个PCB文档,之后依次选择DXP >> Customize,在Command中修改以下几个命令的快捷方式: Next Layer:切换到下一层。默认快捷方式是小键盘的+号(Plus) Next Signal Layer:切换到下一可布线的层。默认快捷方式是小键盘的*号

Altium Designer chapter8总结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1-28 21:18:14
  元件库操作中需要注意如下: (1)原理图库:主要分三部分来完成(绘制元件的符号轮廓、放置元件引脚、设计规则检查)。 (2)多子件原理图库:操作与原理图库基本相同,就是新建part。 (3)PCB封装库:有三种方法(IPC元件封装向导、元件封装向导、手工绘制元件封装向导),其中手工绘制元件向导(设置参数、放置焊盘、放置外形轮廓参考点电容极性、设计规则检查)。 (4)集成元件库:在原理图库中元件里面添加相应PCB封装;编译集成元件库。 (5)将其他库中元件添加到自己制作的库中只需复制粘贴。 来源: http://www.cnblogs.com/CrazyElephant/p/3303461.html

Altium Designer -- 精心总结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28 21:17:51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 .NET /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52199356 以前是使用DXP2004来画图的,后来转行。想来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画过了。突然转到AD,有些不适应。用了下发觉很多功能确实比DXP要来的强大。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将之前的一些经验技巧,进行整理总结。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人少走线些弯路。让初学者可以快速入门。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启程! AD17出了,试试好玩不,后面有介绍新添加功能。 首先下载AD17: Altium Designer 17 (AD17) 首先下载AD16: Altium Designer 16.0.6 Build 282 安装教程: Altium designer14.x /15.x软件安装与破解 按流程一步步安装ok! 一、 软件优化设置 1. 打开PCB,使用快捷键 T+P,如下图设置: 2. 取消HTM文件 3. 禁止检查 4. 单层显示无阴影 5. 笔记本布线换层 台式机有小键盘,可以 * - +来换层,笔记本该如何换层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CTRL+SHIFT+鼠标滑轮 第二种方法:如,将 * 快捷键改为 = 首先打开一个PCB文档,之后依次选择DXP >> Customize,在Command中修改以下几个命令的快捷方式: Next Layer

Altium Designer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8 21:17:32
抗干扰设计原则: 1.电源线的设计 选择合适的电源 尽量加宽电源线 保证电源线、底线走向和数据传输方向一致 使用抗干扰元器件(磁珠、电源滤波器等) 电源入口添加去耦电容 2.底线的设计 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 尽量采用单点接地 尽量加宽地线 将敏感电路连接到稳定的接地参考源 对PCB板进行分区设计,把高带宽的噪声电路与低频电路分开 尽量减少接地环路的面积 3.元器件的配置 不要有过长的平行信号线 保证PCB的时钟发生器、晶振和CPU的时钟输入端尽量靠近,同时远离其他低频器件 元器件应围绕核心器件进行配置,尽量减少引线长度 对PCB板进行分区布局 考虑PCB板在机箱中位置和方向 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引线 4.去耦电容的配置 每10个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 引线式电容用于低频,贴片式电容用于高频 每个集成芯片要布置一个0.1uF的电容 对抗噪声能力弱、关断时电源变化大的器件要加高频去耦电容 电容之间不要共用过孔 去耦电容引线不能太长 5.降低噪声和电磁干扰的原则 尽量采用45度折线而不是90度折线 用串联电阻的方法来降低电路信号边沿的跳变速率 电源线和地线,越粗越好 横平竖直 布线宽度和电流 一般宽度不宜小于 0.2mm(8mil) 10mil 在高密度高精度的PCB行,间距和线宽一般 0.3mm(12mil) 当铜箔的厚度在50um左右时,导线宽度1-1.5mm(60mil)=2A

关于Altium Designer更改原理图默认表格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7 15:57:50
版本:14.3.15 方法:1.自建原理图表格2.修改默认表格模板。这里选择直接修改默认表格模板。 以下为大体方法: 1.打开参数选择 2.看下模板选择,这里我们选的是最常用的A4模板,不过这个模板带Altium图标,并且文件名带路径。看下说明,要在数据管理选项里更改,OK,继续操作。 3.这里我们就找到模板文件位置了。打开这个A4文件 4.这里就可以随意更改了,我们删掉图标,并且把文件名路径去掉! 5.清爽很多了!!!!!最终版: 6.关于更新页面编号: 来源: https://blog.csdn.net/coderdd/article/details/99695019

altium designer 20.0.8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1-26 13:04:03
altium designer 20.0.8 download : http://dl3.downloadly.ir/Files/Software/Altium_Designer_20.0.8_Beta.part1_Downloadly.ir.rar http://dl3.downloadly.ir/Files/Software/Altium_Designer_20.0.8_Beta.part2_Downloadly.ir.rar http://dl3.downloadly.ir/Files/Software/Altium_Designer_20.0.8_Beta.part1_Downloadly.ir.rar ******************************* altium designer 20.0.8 下载 baidu: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3cHQ9JEYicMO6--T-WoXg 提取码:yrl7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tmd/p/1193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