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的流程
接口测试也是属于功能测试,所以跟我们以往的功能测试流程并没有太大区别,测试流程依旧是:1.测试接口文档(需求文档) 2.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用例编写完全可以按照以往规则来编写,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等设计方法) 3. 执行测试,查看不同的参数请求,接口的返回的数据是否达到预期。
接口测试和功能测试一样,流程也大致遵守V模型,请看下图
为什么要写用例
- 理清思路,避免漏测和重复测
- 提高测试效率
- 跟进测试进度
- 告诉领导做过
- 跟进重复性工作
- 更好的记录问题,发现问题,复现问题
- 同时这也是是接口测试流程中的一个产物(测试用例)
上面七点,结合自己测试实际经验,应该来说是很好理解和认同的。有用例,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一个测试点重复测好多次,就有思路,避免漏掉测试点。跟着用例测试,避免随机测试那种没有目的性的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有用
例,上级问你完成的进度,你好用数据回答。有用例,用来标记你执行的结果,证明你做过测试。避免将来发生问题,人家说你没有测试,有数据和证据说话。有用例,测出问题你可以根据用例将问题轻而易举的浮现出来,不至于等你反馈或
者复现的问题时,你忘记是如何操作才回出现问题。接口测试也需要重复跑,跑几轮,或者用自动化天天跑。这样的重复性工作,用例可以保证每次重复做的是一样的情况。
接口主要设计用例点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设计接口用例:功能,逻辑业务,异常,安全
功能:
1)功能是否正常;
2)功能是否按照接口文档实现
逻辑业务:是否依赖业务;
异常:参数异常和数据异常
参数异常:关键字参数,参数为空,多,少参数,错误参数
数据异常:关键字数据,数据为空,长度不一致,错误数据
安全测试用例设计:
1)cookie:有cookie才能获取数据,如果不带cookie还有信息返回,说明有问题
2)header:正常接口带header信息,删除header看是否能够返回数据。
3)唯一识别码:app手机识别码,一般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