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

详解交换机对不同类型数据帧的转发过程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12 04:09:32
搭建实验拓扑图,这里以cisco设备为例 地址规划为172.16.0.0/24网段 名词解释: a.MAC地址表:是一张目的MAC地址及其所连接的出接口的地址对应表。记录老化时间默认为300s。 b.洪范行为:是交换机对未知单播帧的处理方式, 是将此帧向所有端口(除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进行转发。 c.广播: 是指交换将帧目的MAC 为FF:FF:FF:FF:FF:FF的数据帧转发到除收到该帧之外的所有端口的动作。 d.组播地址表:是一张VLAN ID+组播ip+出端口的地址对应表。组播地址表对应的出口端口不是一个,而是一组端口列表。 一.单播 1.未知单播 现在使用PC0去ping PC1,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由于开机后未进行任何配置MAC地址表为空: ①交换机将帧中 源MAC 和 进入接口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②再基于MAC地址表中自上而下查看 目标MAC 的 出接口 ③因未能查询到目标MAC和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则进行洪范 ④当PC1回复PC0时,交换机同样记录下帧中 源MAC 和 进入接口 ⑤查询MAC地址表 目标MAC ,基于 出接口 转发 ⑥交换机MAC地址表的每条记录达到其老化时间还未刷新,删除该条目。 2.已知单播 注:上一个实验PC0 ping PC1后MAC地址表已存在两者MAC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①交换机将帧中 源MAC 和 进入接口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组播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2-06 04:40:27
D类多播地址 多播地址是从224.0.0.0-239.255.255.255 224 oct: 1110 0000 239 oct:1110 1111 IP多播地址的有效位为28位 以太网地址为48位,IANA组织把00- 00- 5e开始的地址分配了用于多播的地址,以太网多播地址的最高二位必须为01, 也就变成了01- 00- 5e,以太网用于多播地址的范围也就变成了 01- 00 – 5e – 00 – 00 - 00 到 01 – 00 – 5e – ff – ff – ff。 前24位最高位必须为1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pylovely/p/11962242.html

什么是组播(rip2例子解析)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6 02:16:06
播技术的初衷是在IP网络中,以"尽力而为"的形式发送信息到某个目标组,这个目标组称为组播组,这样在有源主机向多点目标主机发送信息需求时,源主机只发送一份数据,数据的目的地址是组播组地址,这样,凡是属于该组的成员,都可以接收到一份原主机发送的数据的拷贝,此组播方式下,只有真正信息需要的成员会收到信息,其他主机不会收到。 因此组播方式解决了单播情况下数据的重复拷贝及带宽的重复占用,也解决了广播方式下带宽资源的浪费。 组播和广播的区别: 广播:广播指在IP 子网 内 广播数据包 ,所有在 子网 内部的 主机 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广播意味着网络向子网每一个 主机 都投递一份数据包, 不论这些主机是否乐于接收该数据包。所以广播的使用范围非常小,只在本地 子网 内有效,通过 路由器 和 网络设备 控制广播传输。 组播 :组播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相同的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我就用rip2协议来举例子 使用了rip2协议的交换机就会不断发送一个目的地址224.0.0.9的数据包 只要加入了组网就会相应并且加入到一起转发的过程 那怎么加入呢? 那就需要在network x.x.x.x 来加入到组网中,那这样他就会应答并转发 当然这个只是在rip2的一个组网应用的例子 来源:

多播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06 00:26:53
  IP 多播(也称多址广播或组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多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 TCP/IP 网络技术。多播是 IPv6 数据包的 3 种基本目的地址类型之一,多播是一点对多点的通信, IPv6 没有采用 IPv4 中的组播术语,而是将广播看成是多播的一个特例。   多播作为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数据的收发仅仅在同一分组中进行,是节省网络带宽的有效方法之一。   IP 多播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点对多点应用,多点对点应用和多点对多点应用。 点对多点应用是指一个发送者,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这是最常见的多播应用形式。典型的应用包括:媒体广播、媒体推送、信息缓存、事件通知和状态监视等。 多点对点应用是指多个发送者,一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通常是双向请求响应应用,任何一端(多点或点)都有可能发起请求。典型应用包括:资源查找、数据收集、网络竞拍、信息询问等。 多点对多点应用是指多个发送者和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通常,每个接收者可以接收多个发送者发送的数据,同时,每个发送者可以把数据发送给多个接收者。典型应用包括:多点会议、资源同步、并行处理、协同处理、远程学习、讨论组、分布式交互模拟(DIS)、多人游戏等。 多播地址   IP 多播通信必须依赖于 IP 多播地址,在 IPv4 中它是一个 D 类 IP 地址,范围从 224.0.0.0 到 239.255

组播地址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5 23:35:23
组播 报文 的目的地址使用 D类IP地址 , D类地址不能出现在IP 报文 的源IP地址字段。 单播 数据传输过程中,一个 数据包 传输的路径是从源地址 路由 到目的 地址 ,利用“逐跳”的原理在IP网络中传输。然而在ip 组播 环中, 数据包 的目的地址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形成组地址。所有的信息接收者都加入到一个组内,并且一旦加入之后,流向组地址的数据立即开始向接收者传输,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能接收到 数据包 。 组播 组中的成员是动态的, 主机 可以在任何时刻加入和离开组播组。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597lyq/p/11950688.html

D类IP地址和组播传输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5 23:34:51
在224.0.0.0~239.255.255.255范围内的地址称为D类IP组播地址。其中,224.0.0.0~224.0.0.255为预留的组播地址(永久组地址),地址224.0.0.0保留不做分配,其他地址供路由协议使用。224.0.1.0~238.255.255.255为用户可用的组播地址(临时组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239.0.0.0~239.255.255.255为本地管理组播地址,仅在特定的本地范围内有效。 组播(Multicast)传输是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它解决了单播和广播方式效率低的问题。当网络中的某些用户需求特定信息时,组播源(即组播信息发送者)仅发送一次信息,组播路由器借助组播路由协议为组播数据包建立树型路由,被传递的信息在尽可能远的分叉路口才开始复制和分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597lyq/p/11950584.html

D类IP地址和组播传输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05 22:53:39
在224.0.0.0~239.255.255.255范围内的地址称为D类IP组播地址。其中,224.0.0.0~224.0.0.255为预留的组播地址(永久组地址),地址224.0.0.0保留不做分配,其他地址供路由协议使用。224.0.1.0~238.255.255.255为用户可用的组播地址(临时组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239.0.0.0~239.255.255.255为本地管理组播地址,仅在特定的本地范围内有效。 组播(Multicast)传输是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它解决了单播和广播方式效率低的问题。当网络中的某些用户需求特定信息时,组播源(即组播信息发送者)仅发送一次信息,组播路由器借助组播路由协议为组播数据包建立树型路由,被传递的信息在尽可能远的分叉路口才开始复制和分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724795211qqq/p/11949279.html

ipv6 转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2-05 17:20:14
单播地址 IPv6单播地址与IPv4单播地址一样,都只标识了一个接口。为了适应负载平衡系统, RFC 3513允许多个接口使用同一个地址,只要这些接口作为主机上实现的IPv6的单个接口出现。单播地址包括四个类型:全局单播地址、本地单播地址、兼容性地址、特殊地址。 一、全球单播地址:等同于IPv4中的公网地址,可以在IPv6 Internet上进行全局路由和访问。这种地址类型允许路由前缀的聚合,从而限制了全球路由表项的数量。 二、本地单播地址: 链路本地地址和唯一本地地址都属于本地单播地址,在IPv6中,本地单播地址就是指本地网络使用的单播地址,也就是IPV4地址中 局域网 专用地址。每个接口上至少要有一个链路本地单播地址,另外还可分配任何类型(单播、任播和组播)或范围的IPv6地址。 (1)链路本地地址(FE80::/10):仅用于单个链路(链路层不能跨VLAN),不能在不同子网中路由。结点使用链路本地地址与同一个链路上的相邻结点进行通信。例如,在没有路由器的单链路IPv6网络上,主机使用链路本地地址与该链路上的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2)唯一本地地址(FC00::/7):唯一本地地址是本地全局的,它应用于本地通信,但不通过Internet路由,将其范围限制为组织的边界。 (3)站点本地地址(FEC0::/10,新标准中已被唯一本地地址代替) 三、兼容性地址

基于udp组播技术的行情转发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5 15:40:32
现阶段通常采用的行情转发方式是基于tcp点播的机制。tcp点播机制下主机之间是“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在此情况下,如果n个客户机需要相同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逐一传送,重复n次相同的工作。随着客户机数量的不断增长,行情转发服务器将不堪重负,同时造成大量的网络带宽消耗。因此为了 保证行情 转发的公平性,优化行情转发速度,节约带宽资源,进一步探索了基于udp组播技术的行情转发机制。 组播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的相同数据包。组播方式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组播源:信息的发送者,不是组播组成员。 组播组:接收者的集合,使用一个组播IP地址来标示。 二层组播:组播报文在L2层传输,称为“二层组播”,相应的组播协议称为“二层组播协议”,包括IGMPSnooping/MLD Snooping。 三层组播:组播报文在L3层传输,称为“三层组播”,相应的组播协议称为“三层组播协议”,包括IGMP/MLD、PIM等。 组播地址:标准组织将D类地址空间分配给IPv4组播使用,范围224.0.0.0 ~239.255.255.255。 组播地址表:交换机在转发组播数据时是根据组播地址表来进行的。由于组播数据不能跨越VLAN传输

H3C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转载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5 11:34:13
一.用户配置: <H3C>system-view [H3C]super password H3C 设置用户分级密码 [H3C]undo super password 删除用户分级密码 [H3C]localuser bigheap 123456 1 Web网管用户设置,1(缺省)为管理级用户,缺省admin,admin [H3C]undo localuser bigheap 删除Web网管用户 [H3C]user-interface aux 0 只支持0 [H3C-Aux]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Aux]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user-interface vty 0 只支持0和1 [H3C-vty]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vty]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vty]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123456 设置telnet密码,必须设置 [H3C-vty]undo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取消密码 [H3C]display users 显示用户 [H3C]display user-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