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

用VLC与GNS3模拟组播实验问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8:01
实验拓扑图如下: VMware虚拟器的Linux(Ubuntu)系统中安装了VLC模拟组播源,R1,R2,R3均已配置ipv6地址并实现了组播通信,PC端为本人电脑,同样安装VLC播放器。 虚拟机端的VLC已经生成相应组播源,求教如和通过路由器传到PC端。 文章来源: 用VLC与GNS3模拟组播实验问题

UDP组播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多播(组播) 组播组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临时的。组播组地址中,有一部分由官方分配的,称为永久组播组。永久组播组保持不变的是它的ip地址,组中的成员构成可以发生变化。永久组播组中成员的数量都可以是任意的,甚至可以为零。那些没有保留下来供永久组播组使用的ip组播地址,可以被临时组播组利用。 224.0 . 0.0 ~ 224.0 . 0.255 为预留的组播地址(永久组地址),地址 224.0 . 0.0 保留不做分配,其它地址供路由协议使用; 224.0 . 1.0 ~ 224.0 . 1.255 是公用组播地址,可以用于 Internet ;欲使用需申请。 224.0 . 2.0 ~ 238.255 . 255.255 为用户可用的组播地址(临时组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 239.0 . 0.0 ~ 239.255 . 255.255 为本地管理组播地址,仅在特定的本地范围内有效。 可使用ip ad命令查看网卡编号,如: itcast$ ip ad 1 : lo : < LOOPBACK , UP , LOWER_UP >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link / loopback 00 : 00 : 00 : 00 : 00 : 00 brd 00 : 00 : 00 : 00 : 00 : 00

IGMP基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IGMP基础 IG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IG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且TTL字段值为1,表示IGMP消息只在本地网段传播。 IGMP版本: 1、 IGMPv1 版本(由 RFC 1112 定义) 2、 IGMPv2 版本(由 RFC 2236 定义) 3、 IGMPv3 版本(由 RFC 3376 定义) IGMPv1报文类型: 1、 普遍组查询报文(General Query): 查询器向共享网络上所有主机和路由器发送的查询报文,用于了解哪些组播组存在成员。 2、 成员报告报文(Report): 主机向组播路由器发送的报告消息,用于申请加入某个组播组或者应答查询报文。 IGMPv1查询器选举: 当一个网段内有多个组播路由器时,需要选举出一个 IGMP 查询器,由查询器发送查询报文,负责该网段的组成员关系查询。 在 IGMPv1 中,由组播路由协议 PIM 选举出唯一的组播信息转发者(Assert Winner 或 DR)作为 IGMPv1 的查询器。 PIM选择DR规则: 1、 DR优先级较高者获胜(网段中所有PIM路由器都支持DR优先级)。 2、 如果DR优先级相同或该网段存在至少一台PIM路由器不支持在Hello报文中携带DR优先级,则IP地址较大者获胜。 IGMPv1查询和响应过程: 1、 查询器每隔60s 向网络中发起查询,目的地址为224.0.0.1(所有设备)

OSPF总结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1 18:38:17
OSPF概念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RFC 2328中描述。Open意味着开放、公有,任何标准化的设备厂商都能够支持OSPF。 与RIP的区别 ※ RIP: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周期性的泛洪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路由的交互,每台路由器都从相邻(直连)的路由器学习到路由,并且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中,而对于这个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而言,他们并不清楚网络的拓扑,他们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目的应该从哪里走,距离有多远。 ※ OSPF: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交互的是LSA(链路状态通告),而非路由信息,路由器将网络中泛洪的LSA搜集到自己的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中,这有助于OSPF理解整张网络拓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SPF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以自己为根的、到达网络各个角落的、无环的树,最终,路由器将计算出来的路由装载进路由表中。 OSPF特性  OSPF链路状态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支持VLSM(变长子网掩码),CIDR(无类路由协议),支持安全认证  采用SPF算法(Dijkstra算法)计算最佳路径,快速响应网络变化  网络变化是触发更新  以较低频率(每隔30分钟)发送定期更新,被称为链路状态刷新  与距离矢量相比,链路状态协议掌握更多的网络信息 OSPF三张表 1. 邻居表

合法的mac地址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30 12:52:26
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由ieee统一分配给网卡制造商,每个网卡的地址都必须是全球唯一的。共6个字节的长度 字节 5 4 3 2 1 0 位 47。。40 39。。32 31。。24 23。。16 15。。8 7。。0 例子 08 00 09 A0 4A B1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太网地址的第32位是组播地址的标志位: 位 47。。33 32 31。。24 23。。0 制造厂商标识 组播标志位 制造厂商标识 系列号 共6个字节,其中前面3个字节(除了第32位),组成制造厂商的标识,每个制造厂商的前3个字节是不同的,如果两个网卡的前面3个字节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卡是同一个公司制造的。同时通过该3个字节就可以反过来知道这个卡是哪个厂制造的。后面3个字节为系列号,由制造厂商给自己生产的网卡分配一个号码,不同网卡的号码必须不同, 网卡地址的制造厂商的3个字节的标识中,例如上面的08:00:09 ,080009 是惠普公司的标识,表示这个卡是惠普公司制造的。3个字节的第一个字节,必须为偶数,上面的08是一个偶数,是因为第32位,就是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是组播标识,必须为0。 以下 X0:XX:XX:XX:XX:XX X2:XX:XX:XX:XX:XX X4:XX:XX:XX:XX:XX X6:XX:XX:XX:XX:XX X8:XX:XX:XX:XX:XX XA:XX:XX:XX:XX:XX XC

WebLogic组播测试工具MulticastTest的使用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1-29 22:43:38
When you have servers in one cluster, the server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using multicast messaging mode. But a lot of times you see the messages in the log files of the servers like “Lost Multicast Messages”. This mean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the servers communication. At this point of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 network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p addresses where the clusters are running. Syntax : java utils.MulticastTest -n name -a address [-p portnumber] [-t timeout] [-s send] -N : Name of the server so that you can identify the communication. -A : Multicast address on which

Linux rp_filter配置引起的组播断流问题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1-29 00:58:04
引子   前一段时间处理一个线上问题,服务器拉组播码流,但是每隔3-4分钟就断流一次,引起服务异常。排除了交换机和组播网络的问题后, 确认问题还是在服务器侧。 组播为什么断流?   前方工程人员抓包确认,交换机发送了igmp general query报文,但是服务器没有响应组播report报文,交换机上igmp条目超时退出,导致断流。   抓包分析如下:    rp_filter配置对入向报文的影响   具体的排查过程就不再赘述了,这里只写结论:rp_filter配置影响了系统响应IGMP general query查询,当rp_filter设置为0后, 系统正常响应交换机GIMP general query报文,组播码流没有再出现断流。   即使系统中配置了策略路由,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rp_filter模块在做反向路径检查时,还是认为源地址校验失败。这比较 令人费解,看了只能从rp_filter机制和内核代码中找答案了。 rp_filter简要说明   关于rp_filter详细描述,可以参考Lninux内核Documentation\networking\ip-sysctl.txt描述,以及本文末尾的博文链接。      rp_filter - INTEGER     0 - No source validation.     1 - Strict mode as

Vxlan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1-28 22:42:05
来自: http://www.h3c.com/cn/d_201811/1131076_30005_0.htm 解读VXLAN 1 起源-Origin 传统的交换网络解决了二层的互通及隔离问题,这个架构发展了几十年已经相当成熟。而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却渐渐暴露出了一些主要的缺点。 Ÿ 多租户环境和虚拟机迁移 为了满足在云网络中海量虚拟机迁移前后业务不中断的需要,要求虚拟机迁移前后的IP不能变化,继而要求网络必须是大二层结构。传统的二层网络技术,在链路使用率、收敛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需要。 Ÿ VLAN的局限 随着云业务的运营,租户数量剧增。传统交换网络用VLAN来隔离用户和虚拟机,但理论上只支持最多4K个标签的VLAN,已无法满足需求。 2 竞争-Competition 为了解决上述局限性,不论是网络设备厂商,还是虚拟化软件厂商,都提出了一些新的Overlay解决方案。 网络设备厂商,基于硬件设备开发出了EVI(Ethernet Virtualization Interconnect)、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SPB(Shortest Path Bridging)等大二层技术。这些技术通过网络边缘设备对流量进行封装/解封装,构造一个逻辑的二层拓扑,同时对链路充分利用、表项资源分担

rabbitmq消息组播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1-27 16:56:05
import pika import sys credentials = pika.PlainCredentials('alex', 'alex123')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 '192.168.14.52',credentials=credentials))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exchange_declare(exchange='direct_logs',type='direct') severity = sys.argv[1] if len(sys.argv) > 1 else 'info' #严重程度,级别 message = ' '.join(sys.argv[2:]) or 'Hello World!' channel.basic_publish(exchange='direct_logs', routing_key=severity, body=message) print(" [x] Sent %r:%r" % (severity, message)) connection.close() direct_send.py import pika import sys credentials = pika

[资料] IPv6主机地址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7 07:38:35
在IPv4中,如果一台主机安装一张网卡,那么典型的情况是该主机有一个分配给网卡的IPv4地址。但IPv6则不同,通常一台IPv6主机有多个IPv6地址,即使该主机只有一个单接口。一台IPv6主机可同时拥有以下几种单点传送地址: ● 每个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 ● 每个接口的单点传送地址(接口的单点传送地址可以是一个站点本地地址和一个或多个可聚集全球地址) ● 环路(loopback)接口的环路地址(::1) 一台典型的IPv6主机至少有两个地址:1、接收本地链路信息的链路本地地址 2、可路由的站点本地地址或全球地址。 此外,每台主机还需要时刻保持收听以下多点传送地址上的信息流: ● 节点本地范围内所有节点组播地址(FF01::1) ● 链路本地范围内所有节点组播地址(FF02::1) ● 请求节点(solicited-node)组播地址(如果主机的某个接口加入请求节点组) ● 组播组多点传送地址(如果主机的某个接口加入任何组播组) IPv6路由器地址 一台IPv6路由器可被分配以下几种单播地址: ● 每个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 ● 每个接口的单点传送地址(接口的单点传送地址可以是一个站点本地地址和一个或多个可聚集全球地址) ● 子网-路由器任意点传送地址 ● 其他任意点传送地址(可选) ● 环路接口的环路地址(::1) 此外,路由器需要时刻保持收听以下多点传送地址上的信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