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解决方案调研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3:02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解决方案调研 ժҪ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被人们视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农业以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安防、智慧能源等各个领域。早在2009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将物联网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并纷纷提出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核心技术及产业重点,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对有关问题迅速做出了部署,尤其在近几年,国务院、工信部和发改委发布了一系列主要政策以加强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但是,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威胁。文章通过对物联网组成架构、特性及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对物联网所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分析,并在关键技术、政策法规、管理标准等方面总结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威胁、应对措施、传感器网络、智慧城市 一、引言: 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及物联网的概念以来,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被各界广泛接受的定义,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物联网的争议很大,我国对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为基本构架,是一个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泛在网络,它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通信和实时智能管理控制

75-76应用层-FTP协议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安装和配置FTP服务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5:01
FTP协议 主动模式:ftp客户端告诉ftp服务器使用什么端口侦听。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的这个端口建立连接,源端口为20。 被动模式:FTP服务器打开一个新端口,等待FTP客户端的连接 ftp服务器端 如果有防火墙 需要在防火墙上开20和21端口,通信使用主动模式 安装和配置FTP服务 来源:51CTO 作者: 手捧日月摘星晨 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1627390/article/details/100826436

初识华为防火墙应用层过滤技术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博文目录 一、应用层过滤有哪些? 1、文件类型过滤 2、内容过滤 3、URL过滤 一、应用层过滤有哪些? 文件类型过滤:主要针对不同类型(扩展名不同)的文件过滤,USG防火墙可以识别数据包携带的应用层文件类型。其检查过程并非只查询文件的扩展名,而是基于文件内容进行识别,如果发送方将a.exe文件改为a.docx,防火墙根据内容将识别为EXE文件。 内容过滤:基于HTTP中发送博客内容、论坛发送帖子内容、SMTP中的发送邮件主题及正文内容、FTP中上传和下载文件的名称,文件共享服务中的文件名称等过滤,可以基于特定的文本过滤,也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过滤。 URL过滤:主要针对用户访问的互联网页面URL进行过滤,允许或拒绝用户访问某些类型的URL网站资源,以控制用户对互联网资源的使用。 1、文件类型过滤 文件类型过滤是根据文件的类型对通过防火墙的文件数据进行过滤的安全机制。文件类型过滤功能可以基于以下内容识别: 应用:承载文件传输的应用协议,如HTTP、FTP、SMTP、POP3、NFS、SMB、IMAP。 方向:文件传输的方向,如上传或下载。 类型:文件的实际类别,如一个可执行文件(EXE扩展名)被gong~击者e~意将扩展名修改为PDF,防火墙通过对内容分析依然判定为可执行文件。 扩展名:文件的扩展名类型,如DOC、PPT等。 防火墙的文件类型过滤允许指定若干条规则进行匹配

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与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分别有哪些?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4:01
版权声明:转载请声明原文链接地址,谢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859280/article/details/90379437 参考: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37954440.html 基于TCP的有FTP、Telnet、SMTP、HTTP、POP3与DNS 基于UDP的有TFTP、SNMP与DNS 其中DNS既可以基于TCP,也可以基于UDP。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859280/article/details/90379437

网络编程七层模型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4:01
1.实体,对等实体,对等层,SAP,接口 实体: 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角色。 对等实体: 根据示意图,不同体系的两个军长称为对等实体。 对等层: 不同体系的两个军长所在的层称为对等层。 SAP: (访问服务点)同一个体系中,相邻的两个实体之间通讯的地方,相当于参谋部。 接口: 相当于参谋,保证通讯正常。 计算机网络体系中,下层为上层服务。 2.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通讯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 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基于OSI七层参考模型。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各层中的接口的集合。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网络拓扑提供标准。 网络通讯协议: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分布式系统中互相通讯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3.OSI参考模型出现的意义以及OSI参考模型的层次 OSI参考模型出现的意义: ISO(国际化标准组织)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的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讯,提出了一个标准框架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 (7) 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的介绍 1.OSI参考模型的特点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结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计算机设备或者网络 任何两个参考OSI模型的网络体系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OSI参考模型描述的是通讯软件的结构

深入浅出 TCP/IP 协议栈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02 23:33:46
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onepixel/p/7092302.html TCP/IP 协议栈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和,是构成网络通信的核心骨架,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传输。TCP/IP 协议采用4层结构,分别是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由于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应用层,下层的事情不用我们操心;其次网络协议体系本身就很复杂庞大,入门门槛高,因此很难搞清楚TCP/IP的工作原理,通俗一点讲就是, 一个主机的数据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发送到对方的主机上 。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过程。 0、物理介质 物理介质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常见的有光纤、双绞线,以及无线电波,它决定了电信号(0和1)的传输方式,物理介质的不同决定了电信号的传输带宽、速率、传输距离以及抗干扰性等等。 TCP/IP协议栈分为四层,每一层都由特定的协议与对方进行通信,而 协议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要转化为 0 和 1 的电信号,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才能到达对方的电脑 ,因此物理介质是网络通信的基石。 下面我们通过一张图先来大概了解一下TCP/IP协议的基本框架: 当通过http发起一个请求时,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的相关协议依次对该请求进行包装并携带对应的 首部 ,最终在链路层生成

深入理解TCP/IP应用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09:29
TCP/IP四层模型分为: 应用层,传输层(只关注起点(发送者)和终点(接收者)),网络层(规划出一条或几条路线),数据链路层(关注两个相邻点之间怎么传输) 协议 应用层 DNS,URI,HTML,HTTP,SSL,SMTP,POP,IMAPTELNET,SSH,FTP,SNMP 应用程序相关 传输层 TCP,UDP,UDP-Lite,SCTP,DCCP 操作系统内核负责 网络层 ARP,IP,ICMP 操作系统内核负责 数据链路层 网卡层(以太网协议) 设备驱动程序及 网络接口负责 一、应用层: 1、HTTP协议(主要协议)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当前最流行也是最典型的应用层协议 HTTP还衍生出了封装 SSL 协议的“安全版”,HTTPS是HTTP协议的安全版,从2015年以后,基本上采用HTTPS,其更为安全,加密 2、HTTP协议的格式 : HTTP协议格式又分为其请求和相应模式 请求模式: 1)首行:方法(GET/POST/HEAD/PUT/DELETE/...)+URL+版本号(HTTP1.1为多数场景下) Content-Length 表示body部分的长度(字节) Session 是服务器进行描述用户身份信息的方式(服务端的概念) 搭配3xx状态码使用, 告诉客户端接下来要去哪里访问; 空行:表示header结束的标记 3)body正文:即协议正文

Linux应用层读写i2c从设备(eeprom)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 i2c读函数,参数1:从设备地址,参数2:寄存器地址,参数3:读取数据缓冲区,参数4:读取数据大小 ******************************************************************************/ unsigned char _i2c_read( unsigned char device_addr, unsigned char sub_addr, unsigned char *buff, int ByteNo) { int fd, ret; unsigned char buftmp[ 32 ]; struct i2c_rdwr_ioctl_data i2c_data; const char *i2c_dev = "/dev/i2c-0" ; //---------------------------------- device_addr >>= 1 ; //init fd = open(i2c_dev, O_RDWR); if (fd< 0 ) { printf ( "not have /dev/i2c-0 t\r\n" ); return - 1 ; } i2c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2 15:42:27
一、OSI参考模型 1、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3、各层功能定义 这里我们只对OSI各层进行功能上的大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一层实际都是一个复杂的层。后面我也会根据个人方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入学习。这里我们就大概了解一下。我们从最顶层——应用层 开始介绍。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一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子进行讲解。 <1>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我们常见应用层的网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你好 世界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02 15:24:14
!/usr/bin/python3 ftp:文件传输协议,使用应用层tcp协议,监听在tcp协议的21端口。 C/S架构,两种连接方式,命令连接(文件管理命令(比如cat),始终在线连接(持续连接)),数据连接(数据传输(上传下载),按需创建及关闭连接(临时创建,不用拆除)) --------------------------------------------------------------------------- Nam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13-0a9ee61a125b> in <module> ----> 1 ls /etc/fstab NameError: name 'etc' is not defined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ao-ran/p/1175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