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类型

Redis系列四:redis持久化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20-01-20 15:20:43
redis支持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持久化可以避免因进程退出而造成数据丢失。 两种持久化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但更多情况下是将二者结合使用。 一、RDB持久化 RDB持久化把当前进程数据生成快照(.rdb)文件保存到硬盘的过程,有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redis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快照。 a)根据配置规则进行自动快照; b)用户执行save或bgsave命令; c)执行flushall命令; d)执行复制(replication)时; 1、根据配置规则进行自动快照 允许用户自定义快照条件,当符合快照条件时,redis会自动执行快照操作。进行快照的题哦啊键可以由用户在配置文件中自定义,由两个参数构成:时间窗口M和改动的键的个数N。每当时间M内被更改的键的个数大于N时,即符合自动快照条件。 如redis安装目录中包含的样例配置文件中预置的3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每条快照条件占一行,并且以save参数开头,同时可以存在多个条件,条件之间是“或”的关系。上例中,save 900 1的意思是在15分钟(900秒)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键被更改则进行快照,同理,save 300 10表示子啊300秒内至少有10键被修改进行快照。 2、手动触发有save和bgsave两命令 除redis自动进行快照外,服务重启

服务器raid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1-18 11:29:25
Raid磁盘阵列是一种将多块物理硬盘整合成一个虚拟存储的技术,raid模块相当于一个存储管理中间层,上层接收并执行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的数据读写指令,下层管理数据在各个物理硬盘上的存储及读写,相对于单独的物理硬盘,raid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独立存储空间,更快的读写速度,更高的数据存储安全及更方便的统一管理模式。Raid磁盘阵列的正常运转是保障服务器中数据正常读写的关键所在。 服务器raid损坏的常见特征: 1.Raid磁盘阵列中有多快物理硬盘指示灯报警。 2.磁盘阵列中显示多块硬盘呈离线状态或丢失状态 3.Raid信息丢失、所有物理硬盘不再是online状态 4.无法进入raid管理界面或查看raid相关信息时死机。 磁盘阵列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分析: 1.磁盘阵列中的单块硬盘出现物理故障,可能导致服务器内数据出现一定损坏。 2.Raid数据传输通道不畅或者数据传输模块老化,可能导致服务器内数据出现不一致情况。 3.因服务器系统更新、重启或服务器意外断电导致raid信息丢失或raid模块损坏。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服务器数据受到一定破坏。 4.Raid模块升级或重装系统导致raid信息丢失或被重新创建,可能导致服务器数据受到严重破坏。 5.错误插拔磁盘阵列中的物理硬盘或者强制硬盘online/rebuild可能导致服务器数据遭到完全损坏。 数据恢复解决方案:

计算机存储器

≯℡__Kan透↙ 提交于 2020-01-17 05:14:29
一、什么是计算机存储器? 计算机存储器(英语:Computer memory)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磁性介质等技术制成的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其电子电路中的数据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不同存储器产品中基本单元的名称也不一样。 二、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 1、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 计算机存储器可分为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CPU缓存和外部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其中内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计算机内存的特点是访问速率快,容量小,价格高。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数据产生后不断地由内存向外存进行刷写。就好比在一个书房里,存放书籍的书架和书柜相当于电脑的外存,而我们工作的办公桌就是内存。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外部存储器是指处理内存和CPU以外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除此之外还具有访问速率慢,容量大,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常见的外存设备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CPU高速缓存(英语:CPU Cache,简称缓存

硬盘电路板故障的数据恢复方法分析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1-11 04:06:58
硬盘电路板损坏会导致电脑无法识别硬盘、硬盘连接电脑没有任何反应,是数据恢复工作中遇到的一种很常见的硬盘故障表现,针对这一故障情况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硬盘故障检测和数据恢复。 首先给硬盘加电,观察硬盘加电后的状态是否为无法识别。然后仔细观察硬盘的电路板是否完好,如果电路板内的ROM芯片、驱动芯片等重要模块没有损坏的话只需更换损坏的其他模块尝试修复即可,如果ROM芯片或者驱动芯片等重要模块已经损坏则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根据电路板的匹配要求全面更换和修复电路板,这个过程就会更加复杂一些。 电路板修复完成后需要将检测设备连接硬盘对修复后的硬盘进行测试,然后借助数据恢复设备控制磁头将硬盘相关信息读取出来并且进行导出。如果加电后硬盘依然不能正确获取相关信息或者发出异常的响声那就说明硬盘的故障情况并不是单纯的电路板损坏,应该还有其他物理损伤,这类损伤包括固件区、磁头、坏道、电机、盘片等位置的损伤,如果有这些故障还需要根据相应故障的处理方案进行物理修复。 通常情况下如果硬盘的故障类型为单一的电路板损坏并且ROM芯片正常则数据恢复成功率可以达到98%,如果电路板损坏且ROM芯片也被损坏或者缺失则恢复的成功率在80%左右,所需时间在1-3个工作日不等。如果硬盘的故障并非单一的电路板损坏,还存在其他物理故障但盘片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80%的成功率,不过数据恢复的时间则随着物理故障的繁杂程度需要2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X86 Boot loader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20-01-11 01:57:52
真正一小步,编写属于你自己的X86 Boot loader 前言 参考资料 环境和工具 工具安装 编写Boot Loader 编写用户程序 运行 汇编 创建硬盘镜像 编写Bochs配置文件bochsrc 将Boot loader和用户程序写入磁盘映像 Bochs运行和调试 前言 笔者一直对操作系统非常感兴趣,一直希望能够编写一款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过各种事情让我一直抽不开身。现在大四了,终于有时间好好搞一搞自己喜欢的东西。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还是从Boot Loader做起。国内各种网站和博客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东西不是特别多,我在编写Boot Loader的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大部分博客所写的,如”编写一个最简单的操作系统“,”编写一个基本的Boot Loader“之类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只是完成了一个Boot sector,在裸机上啪啪打出一串字符就完了。 对于一个Boot Loader, 它的基本功能肯定是要从硬盘上读取出操作系统内核(或是用户程序),再将其搬运到内存中,最后跳转到操作系统内核。 本文中的Boot Loader是一个最简单的Boot Loader,能够从硬盘中读取到用户程序并将其放到内存中指定的位置。 参考资料 《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非常好的一本书,详细地介绍了X86汇编语言。在编写一个Boot loader之前所需了解的知识

LINUX 第十八天 学习笔记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1-07 17:48:03
一、学习内容提炼 第17章 使用iSCSI服务部署网络存储 17.1 iSCSI技术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升硬盘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和性能,人们一直在努力改进物理硬盘设备的接口协议。当前的硬盘接口类型主要有IDE、SCSI和SATA这3种。 IDE是一种成熟稳定、价格便宜的并行传输接口。 SATA是一种传输速度更快、数据校验更完整的串行传输接口。 SCSI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硬盘、光驱等设备之间系统级接口的通用标准,具有系统资源占用率低、转速高、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不论使用什么类型的硬盘接口,硬盘上的数据总是要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总线与CPU、内存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这种物理环境上的限制给硬盘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各种不便。后来,IBM公司开始动手研发基于TCP/IP协议和SCSI接口协议的新型存储技术,这也就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这是一种将SCSI接口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存储技术,可以用来在网络中传输SCSI接口的命令和数据。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SCSI接口设备的物理局限性,实现了跨区域的存储资源共享,还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扩展存储容量。 下面将讲解一下iSCSI技术在生产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首先,iSCSI存储技术非常便捷,在访问存储资源的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U盘硬盘复活器】HDD LLF 硬盘低格工具单文件汉化注册版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20-01-06 22:09:43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英文原版来源: http://hddguru.com 硬盘 (相机卡、U盘等也可以) 坏道多?卡顿?一直死读盘?喀咔喀咔喀....?甚至无法读盘,来一次低级格式化吧!一次复活他们!简单的说就是可以替换屏蔽坏道,让硬盘恢复正常! 下载地址: https://www.90pan.com/b1589740 密码:q015 官方介绍: @ 支持的制造商: 迈拓、日立、希捷、三星、东芝、富士通、IBM、昆腾、西部数据以及几乎任何其他未在此处列出的制造商。 @支持的接口: S-ATA (SATA)、IDE (E-IDE)、SCSI、SAS、USB、FIREWIRE。 @支持大驱动器 (LBA-48)。 @还支持使用读卡器对 FLASH 卡 (SD、MMC、记忆棒和 CompactFlash) 进行低级格式化。 @此硬盘低级别格式实用程序是免费的家庭使用。它可以擦除和低格 SATA, IDE, SAS, SCSI 或 SSD 硬盘驱动器。还将与任何 USB 和外部驱动器以及 SD、MMC、内存棒和 CompactFlash 介质配合使用。 @快速擦除分区和 MBR 数据的选项可用。 警告: 运行此低级格式工具后, 整个磁盘表面将被擦除。 使用此实用程序后, 是不可能恢复数据的! 什么是低级格式化?

Kali Linux系统安装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1-06 17:30:48
1.打开VirtualBox,选择新建主机 2.填写虚拟主机的名称,选择系统类型和版本,确认下一步 3.为虚拟主机配置内存大小,建议最少2G,点击下一步 4.为虚拟主机创建新的硬盘,点击创建 5.选择默认格式,点击下一步 6.选择动态分配大小,点击下一步 7.根据物理机硬盘大小,动态调整虚拟硬盘大小,点击创建 8.右边列表会出现,一个kali的虚拟主机 9.挂载kali系统镜像,点击确认,启动虚拟主机 10.Kali系统的安装方式,这里我们选择图形化安装 11.选择系统语言,为中文简体,点击continue 12.选择区域,点击继续 13.选择键盘,点击继续 14.等待系统安装 15.输入主机名,点击继续 16.如果有内网的域名可以填入,如果没有直接点击继续 17.设置系统root密码,点击继续 18.磁盘分区,选择使用整个磁盘,点击继续 19.选择创建的硬盘,点击继续 20.默认选项,点击继续 21.选择结束分区,点击继续 22.选择是,点击继续 23.等待系统的安装 24.选择继续是,点击继续 25.选择将GRUB安装到硬盘,点击继续 26.选择安装位置,点击继续 27.系统安装完成,点击继续 28.安装完成,进入系统 来源: 51CTO 作者: Eric_张子豪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3723701/2444669

用VMWARE安装Mac OSX Tiger 10.4.4 X86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30 12:59:33
首先说明,这个版本是FOR X86的,绝对不需要用虚拟机什么的来安装,PEARPC也可以退休了,因为,APPLE终于把MAC移到PC上来了,至于原因,网上说,APPLE跟IBM合作出现了问题,所以,APPLE两手准备,把MAC移到INTEL的X86处理器上来.不过,确实到时候了,要是微软的VISTA出来了,而界面效果方面要是比MAC好的话,估计到时候,MAC想打入PC市场就更难了.不过,现在,不管怎么说,MAC的UI确实是顶尖的,无论你是怀着什么心情去看,它确实够酷够炫而且用户体验非常棒 在以前,我为了装上MAC,曾经折腾过N回,都是失败了,PEARPC是能装MAC,可是,又怎么样呢,速度那个慢呀 这回我拿到的是MAC OSX TIGER 10.4.4 X86,没错,确实是X86版 首先,这个ISO镜像这回可以直接用DAEMON加载为虚拟光驱了,我拿到的光盘镜像为4,588,544KB大小,就是4G,由于我没有DVD光驱,所以,只能用虚拟光驱,然后用VMWARE来安装了 我用的VMWARE是WORKSTATION 5.5.1版本,如果你想用GSX SERVER 3.2也行,不过,我觉得,没必要了 首先,在装之前,要清点一下: 1,MAC OSX 10.4.4 X86版 ISO镜像一张 2,DAEMON TOOL虚拟光驱软件 3,VMWARE WORKSTATION 5.5.1 4

树莓派挂载硬盘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30 00:39:42
第一步将你的硬盘/U盘插进树莓派 第二步查看一下U盘是否有被识别到,及识别的U盘是在哪个位置 sudo fdisk -l 第三步开始对这个硬盘进行操作 sudo fdisk /dev/sda 输入P查看现有分区,删除现有磁盘输入d,划分新区域输入n 选择新分区是主分区还是拓展分区,主分区输入p拓展分区输入e 选择分区起始位置,默认开始位置是2048MB,按enter确认 因为只需要一个分区,所以默认结束位置为磁盘末尾。 如果你要分很多的区,可以在结束位置加上你想要的分区大小,然后在输入n分第二个区就可以了。 再输入p查看一下分区 可以看到我们分区的id是83,83代表的是linux分区 Linux分区在windows上是无法识别的,如果你的硬盘想在树莓派以及你的win电脑上使用就需要改变分区类型 输入t,再输入b,就更改成了win95 fat32类型了,fat32可以被windows和linux识别 输入w保存退出 第四步格式化磁盘 sudo mkfs.ext4 /dev/sda1 第五步挂载磁盘到系统 系统虽然已经识别到了磁盘分区,但是还没有把磁盘分区加入到系统中去,所以我们要把磁盘分区挂载到系统 挂载磁盘一般是在/mnt 或 /media目录 sudo mkdir /mnt/disk sudo mount -o uid=pi,gid=pi /dev/sda1 /mnt/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