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文件

Oracle的重做日志和归档日志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4 13:46:53
一、 重做日志文件把对数据文件的修改在写入数据文件之前记录下来。日志文件以一种循环的方式被写入信息。当一个日志组被写满时,回自动向另一个日志组写入。管理员可以手工切换当前日志组。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可以切换当前的日志组。当日志组发生切换时, oracle 向新的重做日志组分配一个日志序列号。当存在大量的事务时必须调整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以避免频繁的日志切换发生。重做日志文件被顺序的写在磁盘上,如果磁盘没有其他活动, I/O 将会很快。应该把重做日志文件保存在 单独的磁盘上,以获取良好的性能。尤其不要把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的 SYSTEM,UNDOTBS,SYSAUX 的表空间或索引表空间文件保存到同一块磁盘上。因为只有在事务的请求被写到重做日志后,请求才能被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重做日志的吞吐量是 oracle 性能优化首先考虑的因素。当发生重做日志切换而生成 一个新的检查点时 ,DBWn 就会写脏缓冲器块。这样会影响 oracle 的性能。可以通过 fast_start_mttr_target 初始化参数来调整检查点。 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联机重做日志组,一个联机重做日志组有多个重做日志成员,每个日志成员有单独的操作系统文件。在一个 rac 配置(这种配置中单个数据库装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有一个联机重做日志线程,每个实例的 lgwr

SSM中如何上传图片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4 11:31:59
1、文件配置 2、jsp页面 文件的name值不能跟数据库列名一致 3、控制层收集数据转发到逻辑层 4、逻辑层处理把用户信息存到数据库 5、注册成功后跳到jsp页面进行展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xue1314/p/11858367.html

02-model设计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2-04 11:28:36
一、项目依赖包安装 1、安装Django(2.2.7) pip3 install django 2、安装DjangoRestFramework 因为 DjangoRestFramework 是基于 Django 开发的,因此安装之前必须安装 Django pip3 install djangorestframework 3、安装markdown和django-filter pip3 install markdown django-filter 4、Pycharm创建项目   更换虚拟环境,这样便于开发所安装特定的包,然而包环境都有特定的,便于管理。 5、测试项目是否正常   一定要将MxShop下的urls.py中的文件中的admin注释掉,因为我们没有注册admin所以一定会报错,说是没有定义admin,因此需要注释在运行。 测试成功,说明项目没出现问题,接下来开始整个项目最重要的一环啦,项目中的设置。 6、settings.py中的数据库设置(第一个是默认的,第二个是配置的) # Database # 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n/2.2/ref/settings/#databases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sqlite3', 'NAME': os

数据库版本管理工具dbdeploy(ant+hsqldb篇)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4 10:10:25
注意:jdk版本必须是1.5或者更高版本 1、下载dbdeploy-dist-3.0M3-distribution.zip文件 2、解压改文件,随便在哪 3、打开命令面板,切换目录到example下 4、确定你安装了ant,并且配置好了环境变量。 5、执行ant命令 6、你将看到下面的输出信息 例如,为简单起见,使用一个HSQLDB,包括在分配本地文件的版本。dbdeploy支持其他数据库包含Oracle,MySQL和微软SQL服务器。 删除和创建新目录使例子每次都以一个干净的库开始。 上面表明:创建了一个新的目录 dbdeploy使用数据库中的某个表称为“changelog”来跟踪哪些脚本已经成功的执行。 上面表明:dbdeploy执行了createSchemaVersionTable.hsql.sql文件,并且有2/2个执行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扫描脚本目录 当前脚本应用到修改数据库(无) 有效的脚本有1、2、3 执行脚本1、2、3 最后执行成功完毕。 当再次执行:ant update-database 如下: 发现当前脚本应用到修改数据库(1、2、3) 有效的脚本有1、2、3 执行脚本(无)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60244/blog/322691

学习笔记:oracle学习一:oracle11g体系结构之服务器结构、数据字典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4 09:48:03
目录 1、服务器架构 1.1 系统全局区SGA 1.1.1 高速数据缓冲区(database buffer cache) 1.1.2 重做日志缓冲区(redo log buffer cache) 1.1.3 共享池(shared pool) 1.1.4 大型池(large pool) 1.1.5 Java池 1.1.6 流池 1.2 程序全局区(PGA) 1.3 前台进程 1.3.1 用户进程 1.4 后台进程 1.4.1 数据写入进程(DBWR) 1.4.2 检查点进程(CKPT) 1.4.3 日志写入进程(LGWR) 1.4.4 归档进程(ARCH) 1.4.5 系统监控进程(SMON) 1.4.6 进程监控进程(PMON) 1.4.7 锁进程(LCKN) 1.4.8 恢复进程(RECO) 1.4.9 调度进程(DNNN) 1.4.10 快照进程(SNPN) 2、数据字典 2.1 Oracle数据字典简介 2.2 Oracle常用数据字典 2.2.1 基本数据字典 2.2 常用动态性能视图 本系列是作为学习笔记,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加深学习印象,以及自己重新回顾学习内容只用,参考书籍为《oracle 11g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版)》,如果需要深入学习,请购买原书籍,谢谢! 1、服务器架构 Oracle服务器主要由实例、数据库、程序全局区和前台进程组成,如下图所示 实例:即例程

SqlServer脱机和分离的区别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4 07:55:36
脱机和分离的区别: 分离和脱机都可以使数据库不能再被使用,但是分离后需要附加才能使用,而脱机后只需联机就可以用了。 附加数据库报错: 无法打开物理文件 XXX.mdf"。操作系统错误 5:"5(拒绝访问。)"。 (Microsoft SQL Server,错误:5120) 解决方法: 找到xxx.MDF与xxx_log.LDF文件和所在的文件夹 右键-属性-安全-在组或用户名处添加Authenticated Users 更改该组权限为完全权限,再次附加成功。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enqi/p/11846752.html

MyBatis Generator 超详细配置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04 07:55:05
想快速开始,请直接拉到最后,看整体配置。 MyBatis Generator 是 MyBatis 提供的一个代码生成工具。可以帮我们生成 表对应的持久化对象(po)、操作数据库的接口(dao)、CRUD sql的xml(mapper)。 MyBatis Generator 是一个独立工具,你可以下载它的jar包来运行、也可以在 Ant 和 maven 运行。 使用环境 我是在 maven 中配置并使用的。这篇文章也是基于 maven 环境来讲解。 既然使用了 MyBatis Generator ,那么你的项目一定使用了 MyBatis, 并且一定使用了某一种数据库,并且这些依赖应该已经在 maven 中配置好了。 例如 1 62.3 KB 接下来需要在 pom 中引入 MyBatis Generator 插件 引入 MyBatis Generator 插件 在 pom 的根节点下添加以下配置 <build> <plugins> <plugin> <groupId>org.mybatis.generator</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generator-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1.3.7</version> </plugin> <plugins> </build> 复制代码 配置 MyBatis

SqlServer 开篇简介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04 07:32:02
实例: 我们的电脑中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SqlServer实例,每一个SqlServer实例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库。 架构: 数据库中,又有一个或者多个架构。架构里面包含:表,视图,存储过程。 文件与文件组: SqlServer数据库存储在文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文件分为若干个组。 数据库权限: 通常我们会创建用户角色,通过分配给不同角色的用户不同的权限,来限定各个角色的用户对数据的操作。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igbosscyb/p/11821251.html

学习笔记:oracle学习一:oracle11g体系结构之物理存储结构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4 07:26:18
目录 1、物理存储结构 1.1 数据文件 1.2 控制文件 1.3 日志文件 1.3.1 重做日志文件 1.3.2 归档日志文件 1.4 服务器参数文件 1.4.1 查看服务器参数 1.4.2 修改服务器参数 1.5 密码文件、警告文件和跟踪文件 1.5.1 密码文件 1.5.2 警告文件 1.5.3 跟踪文件 本系列是作为学习笔记,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加深学习印象,以及自己重新回顾学习内容只用,参考书籍为《oracle 11g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版)》,如果需要深入学习,请购买原书籍,谢谢! 1、物理存储结构 物理存储结构用于描述oracle数据在磁盘上的物理组成情况,oracle数据在逻辑上存储于表空间中,在物理上存储在表空间所包含的物理文件(即数据文件)中。 物理文件主要有: 数据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 归档日志文件 参数文件 口令文件 警告日志文件 如下所示: 1.1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用于保存用户应用程序数据和oracle系统内部数据。逻辑存储表空间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但是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oracle系统通过高速缓存区来存取数据,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系统性能,过程如下: 1)、读取数据 从数据文件读取数据--》》将数据存储在内存的高速缓存区--》》对于新读取的数据若不在高速缓存区,则系统从相应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缓存在高速缓存区 2)

技术微感悟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4 06:57:30
# 待补充 多线程,是为了充分利用 CPU Redis ,充分利用了内存的特性 MySQL,充分利用了磁盘的特性 没有数据库应用的话,我们可以直接把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但是那样增删改查都不方便 于是数据库应用帮我们优化了这件事 JDBC 是利用了依赖倒置原则,实现了对数据库使用的接口规约 我之前相关的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stone94/p/10591472.htm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one94/p/1184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