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网络编程~~~osi五层协议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3 15:24:05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一 物理层 物理层指的就是网线,光纤, 双绞线等物理传输介质 物理层发送的是数据(比特流) 二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分组 以太网协议: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 一组数据构成一个数据报,又叫一帧 每一个数据报分为: 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 源地址(6个字节) 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 数据报的具体内容(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mac地址: 计算机网卡上标注的地址,12位16进制数组成(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计算机的通信方式: 同一个局域网内,通过广播的形式通信. 消息一经广播发出,局域网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接收到消息,分析消息,是否是找我的,不是就丢弃 计算机只能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 范围大了就会造成广播风暴,效率极低 交换机的mac地址自主学习功能: 同一局域网内: 第一次发送数据, 需要广播的形式,获取对方的mac地址,将mac地址与网口写入交换机的对照表; 第二次发送数据(计算机与网口没更换),单播发送,直接从mac对照表寻找对方的地址 三 网络层 3.1 IP协议 IP协议: 确定局域网(子网)的位置. IP字段: 四分段十进制 192.168.0.12 取值范围:0~255.0~255.0~255.0~255

OSI七层协议大白话解读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3 11:33:40
OSI七层协议大白话解读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 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这个协议就叫OSI协议(一系列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工不同,人为的分层七层。实际上这个七层是不存在的。没有这七层的概念,只是人为的划分而已。区分出来的目的只是让你明白哪一层是干什么用的。 七层 划分为: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物理层: 字面意思解释:物理传输、硬件、物理特性。中间的物理链接可以是 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 。中间传的是电信号,即010101...这些二进制位。 底层传输的010010101001...这些二级制位怎么才能让它有意义呢? 要想让底层的电信号有意义,必须要把底层的电信号做分组。我做好8位一组,那么我收到数据,我就知道这几个8位做一组,这几个8位做一组。那么每个8位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数。 分组是谁干的活呢?物理层干不了,这个是数据链路层干的。 数据链路层 早期的时候, 数据链路层就是来对电信号来做分组的 。以前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组方式,非常的乱,后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标准就是协议),即以太网协议Ethernet。 Ethernet规定 一组电信号称之为一个数据包,或者叫做一个 “帧”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族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03 04:54:15
1、OSI参考模型是由于多种协议并存,于1984年提出的OSI-RM参考模型系统,OSI成为各大厂商网络设备可兼容可信赖的设备。 2、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分为七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划分的原则:   1.网络中各节点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有相同的节点。   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4、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与OSI参考模型一样,TCP/IP协议也分为不同的层次开发,但TCP/IP有分为4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两种协议都有相同点,都是分层结构,并且工作模式一样,都要层与层之间很密切的协作关系。 5、TCP建立三次握手才可以建立连接:   由A向B发出SYN=1,并选择序号seq=x,表明传送第一个数据字节是x,   B的TCP收到链接请求文段后,同意,则发回确认,ACK=1,确认号为ack=x+1,向A发起请求,应使SYN=1,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   A收到此报文后向B给出确认,其ACK=1,确认号ack=y+1.A的TCP通知上层应用进程,建立连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123456qq/p/11778634.html

Networking: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port layer and Networking Layer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03 02:22:23
问题 In Internet Model there are four layers: Link -> Networking -> Transport -> Application. I don't really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tworking layer and transport layer. As I read: Transport layer: include congestion control, flow control, reliability ... Networking layer: route data from A to B So, base on above properties, I see that there are some overlaps between those two layers. 1) Networking layer decides to move data from A to B. But, when data has known how to moved from A to B, what

简述TCP/IP参考模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目前使用的互联网大都是基于TCP/IP协议栈的,TCP/IP参考模型包含四层结构: 1.接入层:对应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实现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技术细节,也成为承载层; 2.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它提供了端到端的可达性、最佳路径的选择及数据的转发; 3.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它负责传输可靠性的保证,包含TCP协议和UDP协议。 4.应用层:对应于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主要是应用层面的协议栈。 文章来源: 简述TCP/IP参考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包含的协议:     物理层: 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传输单位为bit,主要包括的协议为:IEE802.3 CLOCK RJ45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传输单位为帧,主要包括的协议为MAC VLAN PPP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传输单位为包,主要包括的协议为IP ARP ICMP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传输单位为报文,主要包括的协议为TCP UDP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传输单位为S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RPC NFS     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传输单位为P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JPEG ASII     应用层: 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传输单位为A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FTP HTTP DNS TCP/IP 四层模型   TCP/IP 四层模型包括的协议:     网络接口层:MAC VLAN     网络层:IP ARP ICMP     传输层:TCP UDP     应用层:HTTP DNS SMTP https://www.cnblogs.com/awkflf11/p/9190309.html 来源:博客园 作者: 一场雨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

osi七层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9:02
互联网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则tcp/ip五层或tcp//四层 每层运行常见的物理设备 五层协议 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例如光纤和双绞线 数据链路层 单纯的电信号没有意义,必须规定电信号多少位一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形成的标准协议,即以太网协议ethernet,它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报,叫做'帧',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字节 接受者/目标地址,6字节 数据类型,6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 = 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ethernet规定接入internrt的设备必须都具有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世界上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机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网络内的两台主机就可以通信了(一台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取另一台主机的mac地址) etnernet采用原始的方式,广播的方式进行通信

网络编程-osi七层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8:02
CS---> client客户端(应用程序)/serve服务端(应用程序) 服务端和客户端是应用程序,两者都可以存储数据,其优缺点: 服务端:可以多用户用,它更新一次,其他用户还是可以直接拿,并且数据安全性高(数据一般存储在服务端) 客户端:读取数据非常快,数据安全性差,且客户端不联网就不能更新 BS--->browser浏览器/服务端serve服务端 BS也是属于CS的一种,只是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 客户端、服务端、负责接收/发送数据 传输网络的设备、路由、基站、负责数据的传输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物理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1和0(电信号) 设备:客户端、网线、光缆等 功能:定义1和0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产生(帧) 以太网协议:规定物理层中传输的0和1的格式 帧的组成: head:(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原地址(mac地址):6个字节 接受者/目标地址(mac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设备:交换机 交换机工作原理: 发送者地址就是mac地址,每台电脑都有自己固定的mac地址,并且是唯一的,这个地址是固定不变的;交换机是通过广播方式来与设备交互。 广播:当交换机接收到发送者发送的数据后,会获取数据帧的头部中目标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的OSI七层模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7:01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 1.OSI的七层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而计算机的五层协议体系结构是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合并为应用层。 2.每层的主要作用? 应用层: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主要的协议有http ftp 表示层:简单来说就是win系统想给QQ发短信给linux的QQ的规范标准,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会话层: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 运输层:主要的协议有tcp和udp,tcp将数据封装成用户数据报或者说是报文,然后分段传输,udp将数据封装成用户数据报直接传输。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传输层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网络层:主要的协议有ip,主要是将报文封装成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 ip数据报封装成帧,传给物理层。 物理层:主要是将比特或者说是0和1转化为强弱电流,然后到接受方在将强弱电流转化为01.主要定义光纤的接口,网线的接口。 转载请标明出处: 计算机网络的OSI七层模型 文章来源: 计算机网络的OSI七层模型

Networking: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port layer and Networking Layer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2 15:52:21
In Internet Model there are four layers: Link -> Networking -> Transport -> Application. I don't really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tworking layer and transport layer. As I read: Transport layer: include congestion control, flow control, reliability ... Networking layer: route data from A to B So, base on above properties, I see that there are some overlaps between those two layers. 1) Networking layer decides to move data from A to B. But, when data has known how to moved from A to B, what does it means for term "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ow and What does it control wh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