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2 15:42:27
一、OSI参考模型 1、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3、各层功能定义 这里我们只对OSI各层进行功能上的大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一层实际都是一个复杂的层。后面我也会根据个人方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入学习。这里我们就大概了解一下。我们从最顶层——应用层 开始介绍。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一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子进行讲解。 <1>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我们常见应用层的网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网络OSI七层协议(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02 14:34:54
转: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01704/answer/393216656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435663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807507 首字母:Please Do Not Tell Stupid People Anything OSI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宏观理论模型;而TCP/IP(参考)模型,更加侧重的是互联网通信核心(也是就是围绕TCP/IP协议展开的一系列通信协议)的分层,因此它不包括物理层,以及其他一些不想干的协议;其次,之所以说他是参考模型,是因为他本身也是OSI模型中的一部分,因此参考OSI模型对其分层。 1物理层: Physical 打个比方,淘宝卖家利用火车或船运,汽车等把货物送到你手里。而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货物)的传输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靠的光纤,双绞线等介质,同时计算机底层是识别二进制数据的,光纤等设备通过电信号(光信号)来表示这些二进制数据,比如大家都用10V表示1 0V表示0,并且规定统一了传输介质的特性,只要各个厂家共遵循这些特质就能正确传递数据了。 即,电脑之间(准确来说网络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介质,以及网络 设备与 网络 终端之间数据传递的规则 称之为物理层,其中的数据是以比特的形式传递的。 单位:比特 2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详解v1.0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2 08:09:35
OSI参考模型详解v1.0 1.协议的分层 ISO在制定标准化OSI之前,对网络体系结构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终提出了作为通信协议设计指标的OSI 参考模型。这一模型将通信协议中必要的功能分成7层。通过这些分层,使得那些比较复杂的网络协议更加简单化。 在这一模型中,每个分层都接收由它下一层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并且负责为自己的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时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口”。同一层之间的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协议”。 2.OSI参考模型 (2)OSI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OSI协议是为了让异构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有ISO和ITU-T推进其标准化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将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分层,称作OSI参考模型。OSI协议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界定了每个阶层的协议和每个阶层之间接口相关的标准。 3.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分层的作用 (7)应用层: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相关的细节。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虚拟终端)等协议。 (6)表示层: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因此它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具体来说,就是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传输格式

[转帖]100 个网络基础知识普及,看完成半个网络高手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02 07:44:16
100 个网络基础知识普及,看完成半个网络高手 2019-09-23 11:38:54 华为云 阅读数 58626 更多 分类专栏: 技术交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B_onHhnn14hp5_3i2145g 欢迎添加华为云小助手微信(微信号:HWCloud002 或 HWCloud003),输入关键字“加群”,加入华为云线上技术讨论群;输入关键字“最新活动”,获取华为云最新特惠促销。华为云诸多技术大咖、特惠活动等你来撩! 1)什么是链接? 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 有 7 个 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 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 LAN? 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 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内核里获得系统版本,与系统滴答时间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01 22:21:26
获得系统版本号。内核编程难免使用硬编码,以及使用一些高版本系统才出现的函数。为了使得驱动能在低版本的系统上正常运行,就需要根据不同系统做不同处理了。 VOID GetVersion() { ULONG NtBuildNumber; RTL_OSVERSIONINFOW osi; osi.dwOSVersionInfoSize=sizeof(RTL_OSVERSIONINFOW); RtlFillMemory(&osi,sizeof(RTL_OSVERSIONINFOW),0); RtlGetVersion(&osi); NtBuildNumber=osi.dwBuildNumber; DbgPrint("NtBuildNumber: %ld\n",NtBuildNumber); return NtBuildNumber; } 获得系统时间。在内核里获得系统时间的是标准时间(GMT+0),转换成本地时间还需要进行转换。此功能在发布测试版软件的时候特别有用,限制人们只能在指定时间之前使用。 VOID MyGetCurrentTime() { LARGE_INTEGER CurrentTime; LARGE_INTEGER LocalTime; TIME_FIELDS TimeFiled; // 这里得到的其实是格林威治时间 KeQuerySystemTime(&CurrentTime)

Java网络编程: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介绍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01 18:32:59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主要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伴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其本身所采用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nss/p

网络编程简介(OSI七层协议,TCP协议原理,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01 17:18:57
目录 软件开发架构 # 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简介(OSI七层协议,TCP协议原理,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软件开发架构 软件开发架构分为两种: ​ C/S架构 ​ B/S架构 ### C/S架构 ​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C/S架构: Client: 客户端 Server: 服务端 优点: 软件的使用稳定,并且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缺点: 1.若用户想在同一个设备上使用多个软件,必须下载多个客户端。 2.软件的每一次更新,客户端也必须跟着重新下载更新。 C/S架构的软件: 例如: 电脑上的QQ、Pycharm等...手机端(移动端)的微信、王者荣耀等...  c: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的电脑上,对用户的电 脑操作系统环境依赖较大。 s:服务端:只要访问服务端就会不间断的给我们返回数据。 ### B/S架构 ​ 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是从用户层面来划分的。 Browser: 浏览器(客户端) Server: 服务端 优点: 以浏览器充当客户端,无需用户下载多个软件,也无需用户下载更新软件版本, 直接在浏览器上访问需要使用的软件。 缺点: 消耗网络资源过大,当网络不稳定时,软件的使用也会不稳定。   b:浏览器:其实也是一种Client客户端

开发架构+osi七层协议+socket(day26)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2-01 17:13:34
目录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B/S架构 网络编程 互联网协议/OSI七层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连接层 socket 什么是socket 为什么用socket 如何使用 软件开发架构 客户端+服务端 服务端:24小时提供服务 客户端:寻找服务 C/S架构 Client:客户端 server:服务端 优点:软件的使用稳定,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缺点: 若用户想在同一个设备上使用多个软件,必须下载多个客户端 软件的每一次更新,客户端也必须重新下载更新 C/S架构的软件 例如:电脑上的QQ,pycharm,手机端的微信,王者荣耀等 B/S架构 Browser:浏览器(客户端) Server:服务器 优点 以浏览器充当客户端,无需用户下载多个软件,也无需用户下载更新软件版本,直接在浏览器访问需要使用的软件 缺点 消耗网络资源过大,当网络不稳定时,软件使用也会不稳定 B/S架构的软件 例如在浏览器上输入某个域名的地址 网络编程、并发编程、数据库开发可以开发C/S架构的软件(仿优酷系统) 前端html、css、js、web框架(网络编程、并发编程)可以开发B/S架构的软件(BBS系统) 网络编程 要实现远程通信必须具备: 物理连接介质:比如网卡 互联网协议:计算机沟通的介质,就好比人类交流的语言 互联网协议/OSI七层协议 互联网协议又称为网络七层协议/OSI七层协议

OSI七层模型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1 16:15:27
互联网通信原理: 物理层: 计算机之间要想一起玩,就必须接入 internet ,言外之意就是计算机之间必须完成组网 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数据链路层: 单纯的电信号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电信号多少位一组,每组什么意思 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组方式,后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即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 ethernet 规定接入 internet 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网络内的两台主机就可以通信了(一台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取另外一台主机的mac地址)

OSI七层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1 09:38:32
网络中的七层协议为: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那么介绍一下在网络七层协议中传输数据时的工作原理是: 在数据的实际传输中,发送方将数据送到自己的应用层,加上该层的控制信息后传给表示层;表示层如法炮制,再将数据加上自己的标识传给会话层;以此类推,每一层都在收到的数据上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并传给下一层;最后到达物理层时,数据通过实际的物理媒体传到接收方。接收端则执行与发送端相反的操作,由下往上,将逐层标识去掉,重新还原成最初的数据。由此可见,数据通讯双方在对等层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定义同一种数据标识格式,这样才可能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OSI协议模型: 七层结构记忆方法:应、表、会、传、网、数、物 应用层协议需要掌握的是: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FTP(file transfer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TCP/IP四层模型 应用层:对应OSI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物理链路层:对应OSI中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也有叫网络接口层) 数据包说明: IP层传输单位是IP分组,属于点到点的传输;TCP层传输单位是TCP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