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2-01 08:38:45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包含的协议:     物理层: 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传输单位为bit,主要包括的协议为:IEE802.3 CLOCK RJ45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传输单位为帧,主要包括的协议为MAC VLAN PPP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传输单位为包,主要包括的协议为IP ARP ICMP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传输单位为报文,主要包括的协议为TCP UDP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传输单位为S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RPC NFS     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传输单位为P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JPEG ASII     应用层: 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传输单位为APDU,主要包括的协议为FTP HTTP DNS TCP/IP 四层模型   TCP/IP 四层模型包括的协议:     网络接口层:MAC VLAN     网络层:IP ARP ICMP     传输层:TCP UDP     应用层:HTTP DNS SMTP 图片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wkflf11/p/9190309.htm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angyu0331

osi七层简介(通俗易懂)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1-30 18:57:27
OSI七层 在以前不同的公司都会推出属于自己公司的私有网络协议,相互之间不能兼容 用了那家公司的网就相当于上了那家公司的贼船 。 后来呢由一家名叫iso的组织制作了一个叫osi的协议 相当于给大家设定了一 个标准 便于相互之间的通信。 osi的七层是从下到上分别是 :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osi模型采用的是封装与解封装的机制 从应用层向下进行封装从物理层向上进行解封装 物理层 是能够让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之间提供传输媒体和互联设备,能为数据传 提供可靠的环境 数据链路层 负责将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格式化为可以进行传输的适当格式 网络层 负责向数据中添加路由和寻址信息 数据包里有原IP地址和 目标IP地址 传输层 负责管理链接的完整性并控制会话 传输层会接收到一个叫 PUD 的 东西 并将里面的东西转换为数据段 并控制其寻址和引用方式 同时定义 会话的规则 会话层 负责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维护和终止通信会话 如果传输层的PDU 丢失或失败会话层会进行从新传输 表示层 负责将从应用层接收的数据转换为遵从OSI模型的任何系统能够理解 的格式 它还可以将数据加密和压缩 通常图片视频音频文档都会出现在这一 层 应用层 负责将协议与用户的应用程序 网络服务和操作系统链接在一起 他能确定远程的连接方式并判断是否可用和可访问 还能确保有足够的资源

OSI七层模型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1-30 18:10:19
OSI七层模型介绍 : OSI参考模型其实就是讨论通信问题,所不同其针对的是计算机通过网线或无线网去通信。为了容易理解,首先用一个例子来形容: 我写一封信给朋友,首先,是我写信,讲往事如风,说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老故事,这些东西只要我两之间懂就OK了。好写完后,我就寄信去了。。具体的寄信跑腿等工作,则属于下一层了。那么下一层是谁呢?对,邮政局。邮政局把信纸装进固定格式的信封中,信封上有固定格式的要求。那么邮政局不需要知道信到底写了什么,他们不关心,只管捯饬信封就可以,让对方拿到信封后知道那是给我朋友的就OK了。好,这个层次结束。。那么是不是没其他层次了呢??错,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最底层。邮递员层。。他们负责跑腿,例如骑马,骑车或者开火车开飞机,随便,反正是具体的跑腿工作。。。好,回过头来看,写一封信进行通信,分了三个层次:我和朋友,属于用户层,负责信内容的书写和阅读;邮政局,属于类似于OSI的运输层,负责信封的格式书写和阅读。。邮递员,最底层,类似于OSI的物理层,负责具体的传输方式。 好,回到OSI,这个以计算机为原始设备的通信模型,考虑的要复杂一些而已,分成了7个层次。最底层,物理层:负责具体的传输媒介以及其对应的传输方式,解决的问题是实现比特流的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相邻两个节点间比特流的识别,即以字节为单位去找出“每页信纸”。网络层:实现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连通和数据转发。

pytho——OSI七层模型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30 18:04:12
OSI七层模型图 从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OSI七层分为:物理层;数据连接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七层各层的讲解: 1.物理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层通常又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子层。

OSI七层模型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30 17:58:21
七层模型 ,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起源 编辑 OSI的大部分设计工作实际上只是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 公司的一个小组完成的,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是Charlie Bachman。在70年代中期,这个小组主要是为了开发一些原型系统而成立的,主要关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70年代中,为了支持数据库系统的访问,需要一个结构化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于是这个小组研究了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IBM公司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ARPANET(Internet的前身)的协议、以及为标准化的数据库正在研究中的一些表示服务(presentation services)的相关概念,在1977年提出了一个七层的体系结构模型,他们内部称之为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DSA)。   与此同时,1977年英国标准化协会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议,为了定义分布处理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需要一个标准的体系结构。结果,ISO就开放系统互联(OSI)问题成立了一个专委会(TC 97,

osi七层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30 17:57:16
一、OSI参考模型 1、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3、各层功能定义 这里我们只对OSI各层进行功能上的大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一层实际都是一个复杂的层。后面我也会根据个人方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入学习。这里我们就大概了解一下。我们从最顶层——应用层 开始介绍。 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一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子进行讲解。 <1>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我们常见应用层的网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网络协议及osi模型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1-30 10:18:09
osi模型:由高到底 应用层:最高一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前三层表示高层:负责主句之间的数据传输 中二层中层:负责网络传输 后二层:负责介质传输 OSI 整个模型层次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层面来看 |.............主机...............| 操作系统和软件等 应用、表示、会话 |.............网络...............| 互联网络和相关协议 传输、网络 (TCP/IP) |.............介质...............| 物理介质相关 数据链路、物理 相关协议: tcp与ud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是在传输数据上面,ip是网络层协议,TCP和UDP使用Ip协议从一个网络传送数据包到另一个网络。可以理解ip协议为高速公路,那么tcp与udp就是卡车,负责运输网络数据,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但是这‘二车’还是有区别的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的协议,稳定可靠。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传输一般有三次握手,连接上才可以传输。 http以及https,ftp,telnet、ssh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族0.0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29 22:25:02
---恢复内容开始---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 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并在两个相邻节点的线路上,将网络层传送下来的信息包组成帧传送,每一帧包括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定义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定义帧的顺序控制,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或非连接的通讯类型。 3、网络层: 网络层功能包括定义逻辑源地址和逻辑目的地址,提供寻址的方法,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层等。 4、传输层: 传输层可以为主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的通讯服务。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下层网络的细节,保证通信的质量,消除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流量控制,以及对分散到达的包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等。 5、会话层: 会话层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组织并协商两个表示层进程之间的会话,并管理他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6、表示层: 表示层处于OSI模型的第六层,它就是为不同的通信系统制订一种相互都能理解的通信语言标准。 7、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由用户终端的应用软件构成,如我们常见的Telnet、FTP、SNMP等协议都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 ---恢复内容结束--- 来源:

OSI七层模型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1-29 17:18:53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借口。#协议有:HTTP、FIP、TF、SMIP、SNMP、DNS、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

034 计算机网络的面试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1-29 16:04:57
一:OSI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 1.七层   物理层: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用于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错误纠正,保证数据的正确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二:TCP/IP 1.说明   OSI的是实现 2.OSI与TCP/IP的对应关系    三:TCP的三次握手 1.说明 2.TCP Flags 四:抓包 1.wireshark 五:TCP的四次挥手 六: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uncaoit/p/1152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