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敏捷历程 —— 兼评《敏捷整洁之道
我个人最早接触敏捷是在上大学时,在《程序员》杂志上看到一本书——《解析极限编程》——的推介。当时我只是“幼稚”的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极限编程就是一种新式的编程方法(其实这么说也没错,对了一半)。 工作后,非常幸运,所在团队的 leader 对敏捷开发推崇备至。在技术层面, 单元测试 、 结对编程 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常采用的两项敏捷实践,在项目管理层面,我们并没有采用任何敏捷实践(我有点记不清了)。过了一段时间,团队 leader 在某次技术大会上接触到了 Scrum 且被成功洗脑(他原话 😁)。之后,我们团队就走上了实践 Scrum 的康庄大道。 Product backlog 、 Sprint 、 站立会议 、 燃尽图 、 计划扑克 、 演示会议 、 回顾会议 被我们“玩”的风生水起。我有幸被 Leader 指定为 Scrum Master,但不幸的是,我对 Scrum Master 的理解太肤浅,导致自己最后变成了“站立会议 Master”😂。这个阶段的敏捷实践加深了我对敏捷开发的认知,变成了敏捷开发的坚定拥趸。 之后,我进入第二家公司,试图将敏捷开发的理念带入团队。但,无果。 而后,我进入第三家公司,并成为一个小型团队的 Leader。推进团队敏捷转型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在团队内,我主要的推动实践是 Scrum,而想要推行 Scrum ,必然对技术团队的合作方——QA 团队、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