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kubeadm快速安装k8s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06 03:35:07
1. 安装 net-tools [root@localhost ~] # yum install -y net-tools 2. 关闭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Remov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firewalld.service. Remov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dbus-org.fedoraproject.FirewallD1.service. [root@localhost ~] # setenforce 0 [root@localhost ~] #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安装 Docker 如今 Docker 分为了 Docker-CE 和 Docker-EE 两个版本, CE 为社区版即免费版, EE 为企业版即商业版。我们选择使用 CE 版。 1. 安装 yum 源工具包 [root@localhost ~] #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

CDN: trunk Repo update failed - CocoaPods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2-06 03:07:11
解决方案: 1、podfile文件中添加source源: source 'https://github.com/CocoaPods/Specs.git' 2、执行 pod repo remove trunk 移除trunk源。 问题解决 详细如下: 由于项目是用CocoaPods管理,CocoaPods 1.8将CDN切换为默认的spec repo源,并附带一些增强功能!CDN支持最初是在1.7版本中引入的,最终在1.7.2中完成。 它旨在大大加快初始设置和依赖性分析。 目前项目使用pods的是1.8.4版本 Ribers-Mac:ZNB_Country2.0 Riber$ pod --version 1.8.4 最近使用pods,却出现了一下错误! [!] CDN: trunk Repo update failed - 17 error(s): CDN: trunk URL couldn't be downloaded: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coaPods/Specs/master/Specs/1/d/4/CocoaAsyncSocket/0.0.1/CocoaAsyncSocket.podspec.json, error: Operation timed out - SSL_connect ... 按照官方文档

redis5.0.3配置文件详解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6 02:49:22
Redis最新版本5.0.3配置文件详解 单位 #当你需要为某个配置项指定内存大小的时候,必须要带上单位, #通常的格式就是 1k 5gb 4m 等: #1k => 1000 bytes #1kb => 1024 bytes #1m => 1000000 bytes #1mb => 1024 1024 bytes #1g => 1000000000 bytes #1gb => 1024 1024*1024 bytes 文件引入 #引入其他的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模块加载 #启动时加载模块 #loadmodule /path/to/my_module.so #loadmodule /path/to/other_module.so 网络 #指定 redis 只能接受来自此IP绑定的网卡的请求,注意此默认值默认外网是不可访问的 bind 127.0.0.1 #是否开启保护模式。如果没有指定bind和密码,redis只会本地进行访问,拒绝外部访问。 protected-mode yes #默认端口,建议生产环境不要使用默认端口避免被恶意扫描到 port 6379 #TCP连接中已完成队列(完成三次握手之后)的长度 tcp-backlog 511 #配置unix

mysql远程单向实时同步数据库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6 02:40:05
因为我要同步的数据是实时数据,每日更新,所以选择用这个方式 确保要连接的两台服务器上安装的mysql版本差不多 这里我使用了navicat工具 1.分别给两个数据库创建一个用户名密码都一致的账户,主机填所在服务器的ip 2.在作为主库(master)的服务器上打开命令行,进入mysql。赋予所有权给从服务器。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用户名l'@'从库ip' identified by '密码'; 然后刷新 flush privileges; 3.修改主库所在服务器的配置文件my.ini、xxx.ini 等等 ① 修改server-id项的值,只要不是1都可以,确保值唯一 ② 配置文件中没有就添加下列项 日志文件以mysql-bin开头 4.配置好之后,重启mysql 5.查看master的状态 show master status; 第一次出错,是因为有一个配置文件的值没有修改,和其他配置文件起了冲突。 File和position两个值在配置slave时会用到 6.修改从库(slave)所在服务器的mysql配置文件 ①server-id = (除1之外的任意值) ②replicate-do-db = (从库被同步的数据库) 7.配置好之后,重启mysql 8.在slave服务器上打开命令行编辑器,或者直接用navicat打开命令行。

redis——集群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6 02:37:04
现实中redis需要若干台redis服务器的支持: (1)从结构上,单个Redis服务器会产生单点故障,同时一台服务器需要承受所有的请求负载。这就需要为数据生成多个副本并分配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2)从容量上,单个Redis服务器的内存非常容易成为存储瓶颈,所以需要进行数据分片。 同时拥有多个Redis服务器后就会面临如何管理集群的问题,包括如何增加节点,故障恢复等操作。 1. 复制 通过持久化功能,Redis保证了即使在服务器重启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失(或少量损失)数据。 但是由于数据是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的,如果这台服务器出现硬盘故障等问题,也会导致数据丢失。为了避免单点故障,通常的做法是将数据库复制多个副本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样即使有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依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为此, Redis提供了复制(replication)功能,可以实现当一台服务器中的数据更新后,自动更新的数据同步到其他数据库上 。 2. 哨兵 在一个典型的一主多从的Redis系统中,从数据库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数据冗余备份和读写分离的作用。当主数据库遇到异常中断服务后,开发者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选择一个从数据库升级为主数据库,以使得系统能够继续提供服务。然而整个过程相对麻烦且需要人工介入,难以实现自动化。为此, Redis2.8中提供了哨兵工具来实现自动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功能 。 3. 集群:

stal 安装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6 02:27:11
1.1 准备实验环境: 安装系统   1)硬件配置如下          2) 先把光标放到”install CentOS 7”,按 Tab键编辑内核参数,添加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作用:使网卡名称为 eth0 这样的格式        3) 建议安装语言改成 简体中文,其他保持默认即可          4)设置完root密码等待安装完成重启即可完成系统安装   5)配置 VMware NAT 模式默认地址池       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        1.2 克隆一台虚拟机完成使用环境 返回顶部   1)配置网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   2)设置主机名       vi /etc/hostname         linux-node1.example.com   3)设置主机名解析       vi /etc/hosts         192.168.56.11 linux-node1 linux-node1

六、部署master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06 02:04:30
1、下载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blob/master/CHANGELOG-1.16.md 这个二进制包中包含了master和node的所有组件 2、创建对应的目录,并将二进制包中对应的可执行文件拷贝到对应目录 [root@k8s-master01 master]# tree kubernetes/ kubernetes/ ├── bin │ ├── kube-apiserver │ ├── kube-controller-manager │ ├── kubectl │ └── kube-scheduler ├── cfg ├── logs └── ssl 3、创建对应的配置文件 [root@k8s-master01 master]# cat kubernetes/cfg/kube-apiserver.conf KUBE_APISERVER_OPTS="--logtostderr=false \ --v=2 \ --log-dir=/opt/kubernetes/logs \ --etcd-servers=https://10.16.8.161:2379,https://10.16.8.162:2379,https://10.16.8.163:2379 \ --bind-address=10.16.8.150

Redis Sentinel机制与用法(一)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06 01:51:45
Sentinel spring 集群配置: 见下方留言代码。 概述 Redis-Sentinel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当用Redis做Master-slave的高可用方案时,假如master宕机了,Redis本身(包括它的很多客户端)都没有实现自动进行主备切换,而Redis-sentinel本身也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进程,它能监控多个master-slave集群,发现master宕机后能进行自懂切换。 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不时地监控redis是否按照预期良好地运行; 如果发现某个redis节点运行出现状况,能够通知另外一个进程(例如它的客户端); 能够进行自动切换。当一个master节点不可用时,能够选举出master的多个slave(如果有超过一个slave的话)中的一个来作为新的master,其它的slave节点会将它所追随的master的地址改为被提升为master的slave的新地址。 Sentinel支持集群 很显然,只使用单个sentinel进程来监控redis集群是不可靠的,当sentinel进程宕掉后(sentinel本身也有单点问题,single-point-of-failure)整个集群系统将无法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所以有必要将sentinel集群,这样有几个好处: 即使有一些sentinel进程宕掉了

Redis高可用方案之Sentinel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6 01:51:33
很多网站都使用Redis作为自己的缓存系统,网站要做到高可用,它使用的缓存系统自然也必须支持高可用,这里就介绍一下Redis的高可用方案Sentinel。 Sentinel是Redis官方提供的一种高可用方案(除了Sentinel,Redis Cluster是另一种方案),它可以自动监控Redis master/slave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master无法访问了,就会启动failover把其中一台可以访问的slave切换为master,并且通过pub/sub事件通知Redis客户端新的master的ip地址。 支持Sentinel的Redis客户端(例如java得Jedis)会在连接Redis服务器的时候向Sentinel询问master的ip,并且会在收到master切换的pub/sub事件后自动重新连接到新的master。 对调用Redis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来说,这些都是完全透明的。 下图是redis sentinel的部署和运行机制 下图是master宕机后,failover的发起流程 现在我们来实战一下,我们的例子中有3台server,3个sentinel,1个master和2个slave。由于我们只有3台server,所以每个sentinel和一个master或者slave放在一个server上。采用的部署结构如下图所示 安装Redis Redis安装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