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ongoDB Multiple Masters in ReplicaSet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2-06 01:42:41
问题 I've got a question concerning multiple masters in a replicaSet with MongoDB. I have the following layout: Server A --> with MongoDB & several applications Server B --> with MongoDB & several applications Both instances of MongoDB are organised in the same replica Set (Server A as Primary, Server B as Secondary). But now there is the problem. Both databases should contain data from the applications on the server. Is it possible to deploy a replica Set with two masters so that the data from

Mysql之配置双主热备+keeepalived.md

﹥>﹥吖頭↗ 提交于 2019-12-05 22:25:01
准备 1 1. 双主 master1 192.168.199.49 2 master2 192.168.199.50 3 VIP 192.168.199.52 //虚拟IP 4 2.环境 master:nginx + php + mysql + keepalived 5 VIP:只要和master在一个局域网内即可。 6 3. 服务器之间网络通畅,可以互相ping通。 7 4. 2个服务器的mysql版本要一致。数据库密码一致 8 5. 防火墙增加允许组播和允许VRR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通信,这样主服务器在故障恢复后才能抢回资源 9 -A INPUT -s 182.148.15.0/24 -d 224.0.0.18 -j ACCEPT 10 -A INPUT -s 182.148.15.0/24 -p vrrp -j ACCEPT 11 重启生效:service iptables reload 配置服务器 1 服务器1: 2 3 在my.cnf文件的[mysqld]配置区域添加下面内容: 4 log-bin=mysql-bin #记录二进制文件 5 binlog_format=mixed #mysql默认采用的二进制格式 6 server-id = 2 #服务号,必须是唯一的,一般取IP的后8位 7 expire_logs_days = 10 #binlog过期清理时间 8 9

pacemaker和keepalived的区别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5 22:22:31
1.pacemaker Pacemaker 是一款开源的高可用资源管理软件,适合大集群或者小集群。 Pacemaker 由Novell支持,SLES HAE就是用Pacemaker来管理集群,并且Pacemaker 得到了 来自Redhat,Linbit等公司的支持。 Pacemaker是Heartbeat 3.0的crm,它可以使用所有的Heartbeat的资源脚本,升级无忧。 当故障发生时, Pacemaker 会自动的开始恢复,比保证你的程序在集群的其他节点上提供服务, 接管故障的机器。你的用户甚至不会知道有故障发生! 什么是Pacemaker? Pacemaker是一个集群资源管理者。他用资源级别的监测和恢复来保证集群服务(aka. 资源)的最 大可用性。它可以用你所擅长的基础组件(Corosync或者是Heartbeat)来实现通信和关系管理。 Pacemaker包含以下的关键特性: 监测并恢复节点和服务级别的故障存储无关,并不需要共享存储资源无关,任何能用脚本控制的 资源都可以作为服务支持使用STONITH来保证数据一致性。支持大型或者小型的集群clusters 支持 quorate(法定人数) 或 resource(资源) 驱动的集群支持任何的 冗余配置自动同步各个节 点的配置文件可以设定集群范围内的ordering, colocation and anti

docker下MySQL的主从复制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5 22:16:46
MySql的主从复制 sudo docker pull MySQL:5.7 拉取MySQL的镜像文件(版本号为 5.7) sudo docker run -p 3339:3306 --name master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d mysql:5.7 主数据库 sudo docker run -p 3340:3306 --name slave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d mysql:5.7 从数据库 执行完 俩个命令 创建的容器默认启动 docker ps 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 容器 docker exec -it master bash 进入master容器 cd etc/mysql 切换到 MySQL所在的路径 vi my.cnf 对my.cnf 进行编辑 可能会报错 原因是 没有 容器本身没有安装 vim 安装 vim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vim 安装成功后 vim my.cnf 对文件进行编辑 [mysqld] ## 同一局域网内注意要唯一 server-id=100 ## 开启二进制日志功能 log-bin=mysql-bin 配置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容器 service mysql restart 重启mysql服务时会使得docker容器停止

看完这篇还不会用Git,那我就哭了!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05 22:15:55
你使用过 Git 吗?也许你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但它的许多奥秘仍然令人困惑。 Git 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是任何软件开发项目中的主要内容。通常有两个主要用途:代码备份和代码版本控制。你可以逐步处理代码,在需要回滚到备份副本的过程中保存每一步的进度! 常见的问题是 Git 很难使用。有时版本和分支不同步,你会花很长时间试图推送代码!更糟糕的是,不知道某些命令的确切工作方式很容易导致意外删除或覆盖部分代码! 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原因,从而学习到如何正确使用 Git,以便在开发中共同进行编码! 安装和配置 Git 安装 首先,我们必须安装 Git 才能使用它!这里分 Linux 和 Windows 来演示: 在 Linux 上安装 Git 我们可以使用 yum 轻松快速地做到这一点: sudo yum install git 在 Windows 上安装 Git 直接在 https://git-scm.com/downloads 里面,下载最新版的 Git,默认安装就可以了。 安装完成后,在开始菜单里找到 Git->Git Bash ,点击后出现一个类似命令行窗口的东西,就说明 Git 安装成功。 Git 配置 可以保存 Git 用户名和电子邮件,这样就不必在以后的 Git 命令中再次输入它们。 在命令行中配置本地仓库的账号和邮箱: $ git config --global user

MySQL 学习笔记 (一)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5 20:39:18
1.InnoDB and Online DDL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PRIMARY KEY ( column ) , ALGORITHM =INPLACE , LOCK = NONE ; 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innodb-online-ddl.html 2.T RUNCATE TABLE后可用空间的使用 在innodb_file_per_table=on的条件下,可用空间释放给了操作系统。而在innodb_file_per_table=OFF(system tablespace)或( general tablespaces)情况下,空间可以从新利用,没有物理释放。 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innodb-truncate-table-reclaim-space.html 3.复制状态查看 * 从库查看slave_master_info表:select * from mysql.slave_master_info; * 从库查看slave_relay_log_info表:select * from mysql.slave_relay_log_info; * 从库查看slave_worker_info表:select * from mysql

Git学习笔记3-分支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2-05 20:06:49
参考链接廖雪峰git教程: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896043488029600/900388704535136 1.分支创建 $ git branch testing  #创建一个分支,并命名为testing 2.分支切换 $ git switch master  #切换到testing分支,即HEAD指向testing分支(在Git2.23及以上的版本中使用) $ git checkout testing   3.分支创建及切换 $ git switch -c dev  #创建dev分支,然后切换到dev分支(在Git2.23及以上的版本中使用) $ git checkout -b dev 4.合并分支 $ git merge dev  #合并指定的dev分支到当前分支 5.删除分支 $ git branch -d [branch name]  #删除分支,git branch --merged结果中的分支可以进行删除 $ git branch -D [branch name]  #强制删除分支,git branch --no-merged结果中的分支可以进行强制删除 6.查看 $ git branch  #查看所有分支及当前分支 $ git branch -v  #查看每一个分支的最后一次提交 $ git branch -

Keepalived简介及其配置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05 19:46:38
1.1、Keepalived简介 ​ Keepalived是Linux下一个轻量级别的高可用解决方案。高可用(High Avalilability,HA),其实两种不同的含义: 广义来讲,是指整个系统的高可用行,狭义的来讲就是之主机的冗余和接管 。它与HeartBeat RoseHA 实现相同类似的功能,都可以实现服务或者网络的高可用,但是又有差别,HeartBeat是一个专业的、功能完善的高可用软件,它提供了HA 软件所需的基本功能,比如:心跳检测、资源接管,检测集群中的服务,在集群节点转移共享IP地址的所有者等等。HeartBeat功能强大,但是部署和使用相对比较麻烦,与HeartBeat相比,Keepalived主要是通过虚拟路由冗余来实现高可用功能,虽然它没有HeartBeat功能强大,但是Keepalived部署和使用非常的简单,所有配置只需要一个配置文件即可以完成。 1.2、Keepalived是什么 ​ Keepalived起初是为LVS设计 专门 用来 监控集群系统 中各个 服务节点的状态 ,它根据TCP/IP参考模型的第三、第四层、第五层交换机制检测每个服务节点的状态,如果某个服务器节点出现异常,或者工作出现故,Keepalived将检测到,并将出现的故障的服务器节点从集群系统中剔除,这些工作全部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工干涉

Git的基本使用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05 19:41:03
Git的基本使用 1、git的四个工作区域 2、git四种状态 3、git基础命令 3.1、查看工作区状态 [root@git git_data]# git status # 位于分支 master # 初始提交 无文件要提交(创建/拷贝文件并使用 "git add" 建立跟踪) [root@git git_data]# touch a b c [root@gitlab git_test]#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 # Initial commit # # Untracked files: # (use "git add <file>..." to include in what will be committed) # # a # b # c nothing added to commit but untracked files present (use "git add" to track) 3.2、 git add 将改动过的目录或文件 提交到暂存区 [root@git git_data]# git add a [root@gitlab git_test]#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 # Initial commit # # Changes to be committed: # (use "git

使用kubeadm搭建高可用k8s v1.16.3集群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05 19:39:28
目录 1、部署环境说明 2、集群架构及部署准备工作 2.1、集群架构说明 2.2、修改hosts及hostname 2.3、其他准备 3、部署keepalived 3.1、安装 3.2、配置 3.3、启动和检查 4、部署haproxy 4.1、安装 4.2、配置 4.3、启动和检查 5、安装docker 5.1、安装 5.2、配置 5.3、启动 6、安装kubeadm,kubelet和kubectl 6.1、添加阿里云k8s的yum源 6.2、安装 6.3、配置kubectl自动补全 7、安装master 7.1、创建kubeadm配置文件 7.2、初始化master节点 7.3、按照提示配置环境变量 7.4、查看集群状态 8、安装集群网络 8.1、获取yaml 8.2、安装 8.3、检查 9、其他节点加入集群 9.1、master加入集群 9.2、node加入集群 9.3、集群后续扩容 10、集群缩容 11、安装dashboard 11.1、部署dashboard 11.2、创建service account并绑定默认cluster-admin管理员集群角色 11.3、使用token登录到dashboard界面 1、部署环境说明 本文通过kubeadm搭建一个高可用的k8s集群,kubeadm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搭建k8s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