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git - IDEA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6 07:04:16
Annotate 在我本地的项目 java-demo 中是建立了一个 git 仓库,每次提交代码都会在里面建立了一个快照,使用 IDEA 打开这个项目,在代码行处右键打开 Annotate 选项就看到对这份文件每次修改的代码和时间戳,点击里面的某一行还能看到提交这个 commit 的同时整个项目有哪些文件进行修改。 使用 git checkout [SHA-1] 可以返回某个状态的 commit。 接下来我做了一些实验: # 第一次,查看 git log ~/leetcode (master) $ git log commit ce96adc13c17d6cb58c8d9574569a311d1bc7d38 (HEAD -> master, origin/master) # 回到之前提交的某一个 commit ~/leetcode (master) $ git checkout bd25 Note: checking out 'bd25'. # 第二次,查看可知,已经跳到了 'bd25' 的 commit 了,此时 commit 只有 HEAD 指针 ~/leetcode ((bd2512a...)) $ git log commit bd2512a86fe3da8ddfa6a35db9a105e950fbd83d (HEAD) # 回到 master 所在的 commit 编号

kubernetes v1.14.0版本集群搭建(centos7)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6 06:50:56
一.主机环境配置(centos7.6) 1.主机名设置 1 #所有主机分别设置如下 2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aster 3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1 4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2 2.主机名绑定hosts #所有主机设置相同 # cat /etc/hosts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 192.168.11.111 master 192.168.11.112 node1 192.168.11.113 node2 3.静态ip设置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IPADDR="192.168.11.111" PREFIX="24" GATEWAY="192.168.11.253" ​ #

MySQL高可用方案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6 06:36:00
最近整理了目前的MySQL高可用方案。 MySQL 高可用方案包括3大类: 共享存储 同步复制 基于复制的冗余 下面分别看下每种方案。 1.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实现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解耦。 比较典型的是SAN共享存储和DRBD磁盘复制。 1.1 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如图所示。 SAN共享存储中,如果主库发生宕机,备库可以挂载相同的文件系统,保证主库和备库使用相同的数据。 1.2 DRBD DRBD(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是Linux内核模块实现的块级别的同步复制技术,可以与SAN达到相同的共享存储效果。 2.同步复制 同步复制的基本原理是,要求数据在集群中所有节点或大多数节点上提交。 同步复制的数据库高可用方案,主要包括3种: MySQL Cluster Galera Cluster MGR 2.1 MySQL Cluster MySQL Cluster 或NDB Cluster 是MySQL 官方集群部署方案,基于NDB(Network DataBase) 存储引擎的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MySQL cluster主要由3部分组成: SQL 层的 SQL 服务器节点 Storage 层的 NDB 数据节点 负责管理各个节点的 Manage 节点 2.2 Galera

Master Note: Undo 空间使用率高 (Doc ID 1578639.1)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6 06:24:18
Master Note: High Undo Space Usage (Doc ID 1578639.1) APPLIES TO: Oracle Database Cloud Schema Service - Version N/A and later Oracle Database Exadata Cloud Machine - Version N/A and later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 Database Service - Version N/A and later Oracle Database Backup Service - Version N/A and later Oracle Database Exadata Express Cloud Service - Version N/A and later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applies to any platform. PURPOSE This troubleshooting guide is to identify high undo usage and correct them. This also lists various known issues on high undo usage and their workarounds

MariaDB主从备份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6 05:28:37
MariaDB主从备份 修改my.ini的参数 # 注释第30行左右的bind-address bind-address=127.0.0.1 # 注释61行左右的log-bin=mysql-bin并添加以下内容 #开启binlog功能 log-bin=binlog log-bin-index=binlog.index sync_binlog=0 修改第67行左右server-id 主数据库为 server-id = 1 从数据库为 server-id = 2 # 与主服务器不重复即可 主数据库 进入数据库bin目录 mysql -h 10.1.22.34 -uroot -p 输入数据库密码 # 用户名huanuback,密码huanu1234#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huanuback'@'%' identified by 'huanu1234#'; flush privileges;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show master status; 执行完show这一步骤,请记住几个参数,一个是File字段的文件名称,以及Position数值,在后续需要使用 unlock tables; 从数据库 命令行进入数据库bin目录mysql -h 10.1.22.35 -uroot -p输入数据库密码 #

MSYQL主从复制-Gtid方式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6 05:04:08
目录 1、MYSQL主从复制-Gtid方式 1、环境准备 2、 Master 配置 3、 Slave 配置 4、报错&解决 我叫张贺,贪财好色。一名合格的LINUX运维工程师,专注于LINUX的学习和研究,曾负责某中型企业的网站运维工作,爱好佛学和跑步。 个人博客: 传送阵 笔者微信:zhanghe15069028807 1、MYSQL主从复制-Gtid方式 Gtid方式的主从复制方式与传统方式的原理一致,配置大部分相同,仅有一小部分的配置不同。 Gtid主从复制如下,如想实现多从,将下述的从再配置一次即可。 1、环境准备 数据库主从复制如下,如需实现多从,将以下实验从案例再配置一次即可。 操作系统 MYSQL版本 IP 角色 centos7 5.7 192.168.70.160 Master centos7 5.7 192.168.70.161 Slave /etc/hosts 文件解析(两台机器一样) 192.168.70.160 master1 192.168.80.161 slave1 2、 Master 配置 //打开二进制日志 [root@master1 ~]# cat /etc/my.cnf [mysqld] datadir=/mysql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log-bin #打开二进制日志 server-id=160

mysql主从架构搭建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6 05:03:06
1.配置文件,开启二进制日志   vim /etc/my.cnf 在mysql下增加如下内容 1 server-id= 1 2 log-bin=mysql- bin 3 relay-log=mysql-relay 2.登录到本地mysql上,给从slave主机授权,同步日志的权限 1 mysql -uroot -p 2 3 4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tom'@'%' identified by '123'; 5 flush privileges; #刷新权限 6 7 show master status; 8 9 stop slave; 10 change master to 11 master_host='ip', 12 master_user='tom', 13 master_password='123', 14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15 master_log_pos=331; 16 17 start slave; 18 19 show slave status \G; # 查看slave状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ecurity-guard/p/11963195.html

记一次git merge 事故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06 04:38:46
  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矬事儿,一不小心把matser上别人的代码给冲掉了,事后追溯了下原因。   1、准备三个分支,分别从master拉取 realease/v1.0分支 和 realease/bugfix 分支,再从realease/v1.0 分支拉取feature分支,如下:   2、切换到realease/bugfix分支,分别对其中两个文件进行修改,并且commit push 两次   3、将realease/bugfix分支合并到 master   4、将master 合并到 realease/v1.0上,此时realease/v1.0代码和release/bugfix分支是一致的。   5、修改feature/v1/0 中的DemoController文件,commit push   6、将master 合并到feature/v1.0上,此时会提示冲突,解决冲突后,此时feature/v1.0会有一些待commit的合并文件,而此时我又天真的revert了一下,恢复到feature/v1.0第一次提交后的状态   7、继续修改其它文件,完成feature/v1.0的第二次commit ,然后push   8、将远程feature/1.0的代码往realease/1.0合并,因为两者都刚刚把master往本分支合过代码,所以不会冲突,此时realeas/v1

git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6 03:53:52
安装git完成后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example.com" 把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 git init 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库 把文件添加到仓库(可以多次add不同的文件) $ git add readme.txt 把文件提交到仓库,-m后面输入的是本次提交的说明(历史记录) $ git commit -m "wrote a readme file" 版本回退 查看提交的历史记录 git log HEAD表示当前版本,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上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 当然往上100个版本写100个^比较容易数不过来,所以写成HEAD~100 $ git reset --hard HEAD^ 恢复未来的版本/commit id 版本号没必要写全 $ git reset --hard 1094a 查看每一次的指令(忘记commit id的话) git reflog 工作区和暂存区 工作区:就是你在电脑里能看到的目录 版本库:工作区有一个隐藏目录.git,这个不算工作区,而是Git的版本库 Git的版本库里存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称为stage(或者叫index)的暂存区,

Nginx 进程管理,你需要了解哪些?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6 03:38:13
Nginx 是一个多进程的程序,多进程之间进行通讯可以使用共享内存、信号等。当做进程间管理的时候,通常只使用信号。 今天就来看一下 Nginx 进程管理中的信号是怎样使用的。 Nginx 进程管理:信号 从上图可以看出,能够发送和处理信号的有 master 进程、worker 进程、Nginx 命令行。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 Master 进程。 Master 进程 因为 master 进程会启动 worker 进程,所以它管理 worker 进程的方式首先是监控 worker 进程有没有发送 CHLD 信号,因为 Linux 操作系统中规定当子进程终止的时候会向父进程发送 CHLD 信号,所以如果 worker 进程由于一些模块代码 bug 导致 worker 进程意外终止,那么 master 进程可以立刻通过 CHLD 发现这样一个事件,然后重新把 worker 进程拉起。 Master 进程还会通过接受一些信号,来管理 worker 进程。 Master 进程可以接受的信号有: TERM、INT:立刻停止 Nginx 进程 QUIT:优雅停止 Nginx 进程,不会对用户立刻发送结束连接请求(比如像 TCP 中的 reset 复位请求这样的报文) HUP:表示重载配置文件 USR1:表示重新打开日志文件,做日志文件的切割 USR2:专门针对做热部署使用 WI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