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中科院软件所发布中国首个量子程序设计平台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8 02:49:10
  IT 之家 12 月 25 日消息据中新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于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较为完整的量子程序设计平台,且期望同我国量子硬件团队合作,尽快将该量子程序设计平台配置在我国自研的量子计算机上。   据报道,此次发布的量子程序设计平台名为“isQ”。其中“is”是“Institute of Software(软件研究所)”的缩写,“Q”则来自“Quantum(量子)”的首字母。   报道称,这一平台包括量子程序设计、编译、模拟、分析与验证等系列工具。编译器、模拟器、模型验证工具、定理证明器四部分主要功能已经上线。 来源: 51CTO 作者: amdne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3398631/2462226

量子物理提纲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19 02:25:44
量子物理 &14.1 黑体辐射和普朗克量子假设 黑体(绝对黑体) 吸收率为1的物体,能吸收投射到表面的所有辐射 温度辐射或热辐射:单位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它的温度 吸收率:吸收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值 黑体辐射 空腔黑体:在空心容器上开一个孔,空腔内壁打毛、涂黑 单色辐射出射度(单色辐出度): \[m=\frac{dM}{d\lambda}\quad [\lambda为波长,M为介于\lambda和\lambda+d\lambda之间波长辐射的能量] \] 辐射出射度: \[M(T)=\int ^\infty_0m(\lambda,T)d\lambda \] 吸收比A:被物体吸收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之比 单色吸收率a:dA与d \(\lambda\) 之比 基尔霍夫定律 定义:m与a的比值与材料和表面性质无关,是一个只取决于温度和波长的衡量 \[\frac{m_1(\lambda,T)}{a_1(\lambda,T)}= \frac{m_1(\lambda,T)}{a_1(\lambda,T)}= …… =m_0(\lambda,T) \] 黑体为 \(m_0(\lambda,T)\) ,因为a=1 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公式发展史: graph TB style a fill:#FD4,stroke:#000000,stroke-width:2px style b fill:

Global Quantum Software Market 2019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13 19:49:19
近日,小编在网络上看到了来自芝加哥的一家媒体报道了全球量子软件市场的发展行情,那么出于好奇心,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该报道中提到了全球量子软件行业的一些主导企业,包括本源量子、D-Wave、Intel、Microsoft、IBM、Ion Q、Google等全球量子技术一流企业,小编带你重点了解一下国内的这家科技公司——本源量子。 经小编地毯式搜索获悉该公司目前在量子软件方向的成果有:量子软件开发套件QPanda,量子化学应用软件ChemiQ,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本源溯知量子教育平台,量子语言指令集OriginIR,量子虚拟机EmuWare等都是国内最早的,其次我还在哔哩哔哩上看到了他们的教学视频,从基础科普板块到进阶算法及应用软件的讲解,看上去挺丰富哒。 https://space.bilibili.com/399256736/video 除此之外,小编也看到了本源公司在硬件方向的一些研究进展,早在2018年的时候本源公司就发布了国内第一款量子测控一体机,另外还有半导体量子芯片和超导量子芯片等,还看了近期的一个采访,据本源公司创始人郭国平教授透露该公司预计在2020年底推出一款6比特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可实时接入网络访问。(嚯,这就厉害了哦) 其实小编也做了一些调研的,2017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本源量子、清华大学和阿里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几乎同时间发布。也正是这一年,中国从北向南

2018星际AI大赛冠军诞生!一个个机器学习算法,都输给不会学习的韩国bot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8 11:24:13
夏乙 问耕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刚刚,星际争霸AI大赛新王诞生! 二十多个掌握了机器学习技能的AI,全都在一个不会学习、只会基于规则机械行动的bot面前,俯首称臣。 包括三巨头之一Yann LeCun治下的Facebook AI团队。他们的AI获得亚军,但在与新王的100回合大战中,战绩是83负17胜,劣势明显。 其他AI更不是对手。 新霸主与全部对手的2600场厮杀中,胜率达到了95.91%。而往届比赛中,冠军胜率最高的一次,也不过89%。 到底是谁?哪个团队的人工规则,能如此碾压人工智能? 答案是: 赛达(SAIDA) 。 △ SAIDA对战第二名CherryPi 来自三星,首次参赛的赛达,完全基于规则,在这个机器学习大爆炸的时代,一个如此“复古”的系统,俾睨一众AI。 赛达之所以如此厉害,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韩国职业星际选手助力。要知道,星际一度被称为韩国的国技。 这次星际争霸AI大赛的组织者戴夫·丘吉尔(Dave Churchill)总结说,今年的比赛成了两家巨头之间的争夺。 第一名三星赛达,代表顶级人类玩家的经验总结;第二名Facebook CherryPi,有顶级程序员坐镇,3位顶尖bot作者都在麾下。 目前,三星职业选手组更胜一筹。 这还不是赛达的全部成就。在另一个星际赛事——星际AI锦标赛(SSCAIT)上

开源的“谷歌AutoML杀手”来了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4 01:11:05
夏乙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让神经网络自己设计神经网络,大降机器学习门槛的Google AutoML,最近终于开始了Beta测试。 不过,很快就有同行纷纷跳出来表示不服。最新的一波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助理教授胡侠和他的两名博士生:金海峰、Qingquan Song。 下图从左到右,依次就是这三位: 他们不仅吐槽了Google AutoML的问题,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Auto-Keras ,一个基于Keras的 开源 自动机器学习Python软件库。 胡老师和学生们所列出的Google AutoML三大缺陷,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来源: CSDN 作者: 量子位 链接: https://blog.csdn.net/yH0VLDe8VG8ep9VGe/article/details/81396337

波函数坍缩 - 玻姆力学

馋奶兔 提交于 2019-12-03 13:18:30
波函数坍缩 - 玻姆力学 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86387023 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193425 “Solipsism may be logically consistent with present Quantum Mechanics, Monism in the sense of Materialism is not.” “唯我论或许可以逻辑上能够与量子力学兼容,但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显然不能。” - 魏格纳 1956年,也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去世后的第二年,一个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休.艾弗莱特(Hugh Everett)想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量子力学中,观察导致波函数坍缩。那么在薛定谔猫实验中,猫的观察到底有没有同样的功能呢?我们没有办法向猫求证这件事,因为猫没有办法告诉我们它的感受,但是如果是一个人呢?”于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把薛定谔猫实验给改动了一下: 比如说,还是在薛定谔猫的实验中,为了便于对猫的监控,我们把一个朋友和猫一起关进盒子。当然,为了这个可怜的朋友免于被毒死的厄运,我们可以给他一副防毒面具。我们的朋友向我们保证,他绝不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在全部的实验过程中,他只在那儿静静地观察,不论猫死还是或,他都会保持冷眼旁观,而不会采取任何对实验的干涉行为。然后,实验开始了

量子力学理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力学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同时,波函数也被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幅。这样,粒子性和波动性就统一在同一个解释中。 一个微观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完全描述,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波函数的模平方代表作为其变量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密度。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普朗克的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普朗克公式,正确地给出了黑体辐射能量分布。 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的问题。 玻尔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在轨道上运动时候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

上周热点回顾(10.21-10.27)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02 14:27:46
热点随笔: · 要不要赶个时髦,去建设一个「 中台 」? ( 不止思考 ) · 阿里云 RDS 数据库又发 CPU 近 100% 的“芯脏病” ( 博客园团队 ) · 这可能就是你苦苦寻找免费、高颜值、功能强大的 Markdown 编辑器(共5款) ( 削微寒 ) · .NET Core 3.0 ,WTM 2.3.9发布 ( liuliang79 ) · 在web端使用html5访问远程桌面 ( 蓝建荣 ) · 树莓派搭建个人服务器 ( 农码一生 ) · 什么是整洁的架构 ( xybaby ) · 造轮子了!NETCore跨平台UI框架,CPF ( DSkin ) · .NET Core 3.0 里新的JSON API ( solenovex ) · 如何通过个人博客赚钱,走上财务自由? ( 程序新视界 ) · 为程序员节日献礼--2019中国.NET开发者峰会主题内容发布 ( 张善友 ) · 程序员成长的四个简单技巧,你 get 了吗? ( 平头哥的技术博文 ) 热点新闻: · Deepin 20,外媒称它是最漂亮的操作系统 · 在10000米高空,以肉身穿过狂暴的积雨云是怎样一种体验? · 腾讯低调发布Linux QQ更新,版本2.0 Beta · 双子码农 · 一句f**k代码自动纠错,美女程序员教你建一个狂拽酷炫的终端 · 1024,秃如其来的码农图鉴 · AWS 败了

谷歌打出量子计算的 hello world,他们到底在谦虚什么?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2 11:07:06
谷歌一小步,量子计算…… 当地时间 10 月 23 日,谷歌在《自然》(Nature)上发布论文,再次向外界证明公司团队已经通过实验实现「量子优越性」(Quantum Supremacy,此前习惯称作「量子霸权」)。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一个月之前,谷歌曾经和 NASA 联合在网上泄露类似的实验成果,声称取得了「量子优越性」。消息曝光,各界反响不一。论文中,谷歌设计了一个实验问题,用其团队的 53 量子计算机破解只需要 200 秒,而用传统计算机则需要一万年——这也是「优越性」之所在。 耐人寻味的是,另一家在量子计算领域投入力度很大的巨头,IBM 在三天前公司曾经发布公开信,驳斥谷歌的论文「带偏舆论」,甚至将「量子霸权」这个用法本身也进行了质疑。谷歌并未回应,直到昨天。 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 也在当天发布 Bolg,表达对公司量子计算团队取得成绩的欣喜。皮查伊称团队算是实现了量子计算的「hello world」时刻。 10 月 24 日,谷歌量子团队的三位科学家 Yu Chen、Andrew Dunsworth 和 Anthony Megrant 接受了极客公园(id: geekpark)的采访,向媒体解释了其实验的细节,以及其后的发展和应用可能性。 「优越性」何来 Quantum Supremacy,这个词汇来自 John Preskill 教授,指的是在某些任务上

Shor 量子算法原理浅析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2 02:09:25
学习这个算法时候网上介绍不多,只能硬啃论文; 本片文章是对Shor算法原理的一个简单描述,以及它用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最关键的部分(关于QFT 量子傅里叶变换的内容)我并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以数论的现有知识来学习理解这个算法。 背景 众所周知,RSA体制的安全性是建立在大数分解这一难题基础上的,严格说来,也只是涉及到两个大质数相乘所得到的合数。自RSA 诞生伊始,人们对其安全性的理论论证就 一直未停止过。由于 RSA 中指数运算保持了输入的乘积结构,这一点令人甚为担忧。 1994年,AT&T公司研究人员Shor发现了分解两个大质因数相乘合数的量子算法(质数就是素数),对RSA公钥密码体制产生强烈冲击;它不仅给量子计算机研究注入了活力,引发了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研究的热潮。 原理 设n 1 、n 2 为两个奇质数(大于2的素数),而N = n 1 ·n 2 ,Shor算法概述如下: (1)随机取正整数y,要求y<N且与N互素,用量子计算机和相关算法求r = ord N (y),即y是关于N的阶数,r是使得y r Ξ 1 mod N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也就是说,函数f(t) = y t mod N的最小正周期为r)。 (2)若r为奇数,则返回(1)重新取y。并重新求r,直到r为偶数为止。 (3) r为偶数,取 x Ξ y r/2 mod N。        故 x 2 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