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2544吞吐量测试详细步骤-Renix软件操作演示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关键词:RFC1242;RFC2544;吞吐量;吞吐率。 吞吐量概述: 吞吐量即吞吐率,这个词首先在RFC1242中被提出,是评估网络设备性能的首要指标,其定义是 在设备没有丢帧的情况下的最大的转发速率 ,通常使用每秒钟通过的最大的数据包数(PPS/FPS)或者bit数来衡量(bit/s, Kbit/s, Mbit/s,Gbit/s…) ,测试公式为: 速率 = 总长度/帧长度 ,简单来说,就是从源发送方,到目的接收方可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对于一个以太网系统,绝对的最大吞吐率应该等同于接口速率。而实际上,由于不同的帧长度具有不同的传输效率,这些绝对的吞吐率是无法达到的,越小的帧由于前导码和帧间隔的原因,其传输效率就越低。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测量速率的公式:速率 = 总长度/帧长度,在看这个公式前首先有几个变量大家要清楚: ①速率:FPS(frame per second); ②帧长度包括前导、开始符和帧间隔; ③帧长度=64 + 7+1 +12 =84Bytes = 84x8=672 bits; ④速率=1000x106/672=1,488,095; ⑤帧间隔为12bytes;2个frame之间的间隔。 而在帧长的选择上,RFC 2544测试标准建议选取以下7种,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和1518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