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mgr安装-启动主节点报错-[ERROR] [MY-011735] [Repl] Plugin group_replication reported: '[GCS] Unable to ...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20-04-27 12:11:06
mysql> START GROUP_REPLICATION; ERROR 3092 (HY000): The server is not configured properly to be an active member of the group. Please see more details on error log. mysql> 查看日志: 2019-10-24T08:33:41.605526Z 7 [Note] [MY-011546] [Repl] Plugin group_replication reported: '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is set to 7' 2019-10-24T08:33:41.605545Z 7 [Note] [MY-011547] [Repl] Plugin group_replication reported: 'auto_increment_offset is set to 1' 2019-10-24T08:33:41.605631Z 12 [Note] [MY-010581] [Repl] Slave SQL thread for channel 'group_replication_applier' initialized, starting replication in log 'FIRST' at

容器开放接口规范概述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4-27 10:15:47
  云原生(CNCF)很火, 容器开放接口规范 CRI CNI OCI CRI - 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容器运行时接口)    CRI中定义了容器和镜像的服务的接口 ,因为容器运行时与镜像的生命周期是彼此隔离的,因此需要定义两个服务,该 接口使用Protocol Buffer(序列化) ,基于gRPC Container Runtime实现了CRI gRPC Server,包括RuntimeService和ImageService 。该gRPC Server需要监听本地的Unix socket, 而kubelet则作为gRPC Client运行 启用CRI 除非集成了rktnetes,否则CRI都是被默认启用了,kubernetes1.7版本开始旧的预集成的docker CRI已经被移除。 要想启用CRI只需要在kubelet的启动参数重传入此参数: --container-runtime-endpoint 远程运行时服务的端点 。当前Linux上支持unix socket,windows上支持tcp。例如: unix:///var/run/dockershim.sock(socket) 、 tcp://localhost:373(tcp) ,默认是 unix:///var/run/dockershim.sock

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程序设计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4-27 08:44:42
  写博客的目的是发现虽然网上有许多深度学习资源可供使用,但是要独立的完成一个程序,如何恢复调用模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踩过许多坑。幸运的是最终完成了设计和论文。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     用到的基础工具:Anaconda,pytq5库,image库,TensorFlow(GPU版)     ps:由于篇幅有限,关于用到的各种神经网络知识部分可以参考我的论文中介绍。     完整代码已放入 [github仓库]   首先解决GUI的问题。网上参考了一些别人的半成品,在自己的加工下凑合能用,基于python的pyqt5库开发。 先展示下成品:稍后会将代码放出。  这里我使用了四个py文件:DigitalMnistNum.py,MainWindowC.py,UI_MainWindow.py,run.py DigitalMnistNum.py定义了clear,save,recog,以及result事件的操作。初始化时设置保存画布中图像为png格式,以及设置大小为28*28pixel。 1 # 定义手写数字面板类 2 from PyQt5 import QtCore, QtGui, QtWidgets 3 from PyQt5.QtGui import QColor 4 5 6 class DigitalMnistNum(QtWidgets.QWidget): 7 def _

『PyTorch』第九弹_前馈网络简化写法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4-27 06:37:50
『PyTorch』第四弹_通过LeNet初识pytorch神经网络_上 『PyTorch』第四弹_通过LeNet初识pytorch神经网络_下 在前面的例子中,基本上都是将每一层的输出直接作为下一层的输入,这种网络称为前馈传播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对于此类网络如果每次都写复杂的forward函数会有些麻烦,在此就有两种简化方式,ModuleList和Sequential。其中Sequential是一个特殊的module,它包含几个子Module,前向传播时会将输入一层接一层的传递下去。ModuleList也是一个特殊的module,可以包含几个子module,可以像用list一样使用它,但不能直接把输入传给ModuleList。下面举例说明。 一、nn.Sequential()对象 nn.Sequential()对象是类似keras的前馈模型的对象,可以为之添加层实现前馈神经网络。 1、模型建立方式 第一种写法: nn.Sequential()对象.add_module(层名,层class的实例) net1 = nn.Sequential() net1.add_module('conv', nn.Conv2d(3, 3, 3)) net1.add_module('batchnorm', nn.BatchNorm2d(3)) net1.add

PyTorch如何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4-27 02:28:47
简介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深度学习库被开发,这些深度学习库往往可以改变深度学习领域的景观。Pytorch就是这样一个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研究了Pytorch,我惊叹于它的操作简易。Pytorch是我迄今为止所使用的深度学习库中最灵活的,最轻松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实践的方式来探索Pytorch,包括基础知识与案例研究。我们会使用numpy和Pytorch分别从头开始构建神经网络,看看他们的相似之处。 提示:本文假设你已经对深度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想深入学习深度学习,请先阅读本文。 内容目录 Pytorch概述 深层技术 在Numpy和Pytorch中构建神经网络 与其他深度学习库的比较 案例研究——使用Pytorch解决图像识别问题 Pytorch概述 Pytorch的创作者说他们有一种理念——他们希望工具能够即时运作,这也就以为这我们必须及时进行运算。这也非常适用于python的编程方式,因为我们不必去等到程序都编完而确定整个代码是否有效。我们可以轻松得运行部分代码并且可以实时检查。这个神经网络的软件,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用的。 PyTorch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库,旨在提供灵活性作为深度学习开发平台。PyTorch的工作流程也尽可能接近python的科学计算库——numpy。 现在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会使用PyTorch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面试常见问题——计算机网络(一)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4-26 22:26:54
面试常见问题——计算机网络(一) 目录: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数据报和虚电路的比较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DHCP协议 ARP协议工作流程 HTTP协议的请求类型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端口号作用,以及常用的端口号 TCP和UDP的区别以及分别的使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1)TCP/IP四层模型(见OSI七层模型描述) 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际层 传输层 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OSI七层模型 通信子网(低三层) 物理层(Physical Link Layer) 传输单位:比特(bit) 主要功能: 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定义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与逻辑连接方法 规定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常见的物理媒体: 有线: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激光 典型协议: EIA-232C CCITT的X.21协议 物理层设备(不能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 中继器:信号整形放大再转发,消除信号的失真及衰减问题,具有5-4-3规则 5-4-3规则:10BASE5以太网规范中

[pytorch] PyTorch Hook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4-26 18:51:01
PyTorch Hook ¶ 为什么要引入hook? -> hook可以做什么? 都有哪些hook? 如何使用hook? 1. 为什么引入hook? ¶ 参考: Pytorch中autograd以及hook函数详解 在pytorch中的自动求梯度机制(Autograd mechanics)中,如果将tensor的requires_grad设为True, 那么涉及到它的一系列运算将在反向传播中自动求梯度。 In [0]: x = torch . randn ( 5 , 5 ) # requires_grad=False by default y = torch . randn ( 5 , 5 ) # requires_grad=False by default z = torch . randn (( 5 , 5 ), requires_grad = True ) a = x + y b = a + z print ( a . requires_grad , b . requires_grad ) False True 但是自动求导的机制有个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自动求导机制中只保存叶子节点,也就是中间变量在计算完成梯度后会自动释放以节省空间. 所以下面代码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只得到了z对x的梯度,而y和z的梯度都在梯度计算后被自动释放了,所以显示为None. In [0]: x =

基于Winform三层架构+WCF+ORM模型的快速开发框架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4-26 17:05:52
基于Winform三层架构+WCF+ORM模型的快速开发框架 Winform简介: WinForm是.Net开发平台中对Windows Form的一种称谓,Windows窗体可用于设计窗体和可视控件,以创建丰富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 参考: Winform 框架 。 Winform三层架构: Winform三层架构是指基于Winform桌面应用程序采用逻辑分层设计的软件架构,既 三层逻辑架构 ,分别 是指界面层(UI-User Interface),业务逻辑层(BLL-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L-Data Access Layer),通常结合数据模型ORM以及通信架构如WCF多维度多层次组成。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次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设计思路,目的是实现“高内聚,低耦合”设计思想。 以下是三层逻辑架构图: 所谓三层逻辑架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介于界面层与数据层中间部分的逻辑处理。通常用于处理界面的数据,如数据采集、数据合法性检验、基本数据运算,或界面组件生成、组件状态管理等。基于处理过程封装而成的中间层称为业务逻辑层(BLL - 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没有严格定义和规范,采用三层结构设计符合高内聚,低耦合设计理念,也是研发软件产品最常见的设计方式一。 WCF简介:

想要快捷轻巧的转换矢量图形?CAD .NET基础操作示例演示来啦!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4-26 15:19:01
CAD .NET 一款在CAD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控件,可以快速准确的阅读DWG和DXF文件,并且通过Windows GDI+方法绘制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括DWG、DXF、Gerber、光栅图像等,并支持部分编辑功能。 CAD .NET本身就是一款快捷方便的CAD文档浏览转换控件,为了让大家更快上手使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CAD .NET基础操作指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兴趣下载尝试 CAD .NET v14最新版 吗? 读取DWG文件 using CADImport; using CADImport.DWG; using CADImport.DXF; using CADImport.RasterImage; private void Read_DWG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DWGImage class is used only for reading DWG. To read other formatsuse the corresponding classes. //E.g. for DXF: CADImage class, for PLT/HPGL: HPGLImage class. DWGImage vDrawing = new DWGImage(); vDrawing.LoadFromFile(@"..\..\..

[半翻] 设计面向DDD的微服务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4-26 13:21:27
这篇文章行文结构对照微软博客, 结合本人意译和多年实践的回顾思考形成此次读书笔记。 Domian-driven Design 领域-驱动-设计(DDD)提倡 基于(用例相关的现实业务)进行建模 。 1. DDD的视角 DDD将 现实问题视为领域 ; DDD将 独立的问题描述为有界限的上下文 (一个有界上下文对应一个微服务),并强调通用语言讨论这些问题 2. DDD提出的概念 许多技术概念和模式,例如充血模型(对应我们常写贫血模型)、值对象、聚合和聚合根规则。 3. 目前实施DDD的现状 有时DDD技术规则和模式被视为障碍/啰嗦,对于实施DDD方法而言,学习曲线比较陡峭。 不要为了实施而实施,最重要的是 使用通用语言编写与业务问题一致的领域代码 。 此外仅当您要实现具有复杂业务规则的微服务时,才应使用DDD方法,诸如CRUD服务之类的简单职责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进行管理。 DDD模式可以协助 划分微服务边界 在已经确定的界限上下文,您可以为领域建模:实体模型、值对象和聚合,DDD与边界有关,微服务也与边界有关。 尽量保持小型微服务 划分界限上下文,要平衡两个目标: 创建尽可能小的微服务(这一点不应该成为主要动力) 要避免微服务之间过密的通信 这两个目标可能彼此矛盾,两者通过演进的方式达到平衡: 尽可能分解系统,直到在下次分解时感到服务通信迅速增加。 DDD微服务中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