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tab

1.树莓派3安装archlinux通用配置部分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4 09:23:41
本文永久地址:https://my.oschina.net/bysu/blog/1560594 安装过程请参考:https://my.oschina.net/bysu/blog/1557801 树莓派3安装archlinux配置web、samba和aria2请参考 买了个树莓派3主要是想用来当家用NAS和学习编程。由于树莓派性能有限,故此分两种环境配置。现在先配置通用环境部分。 强插入: 虚拟内存 分区 (该节点未验证,网上看到,记录为日后不时之需) 创建交换文件 交换文件可以在物理内存不足的时候将部分内存暂存到交换文件中,避免系统由于内存不足而完全停止工作。 之前我们通常采用单独一个分区的方式作为交换分区,现在更推荐采用交换文件的方式,更便于我们的管理。 分配一块空间用于交换文件,执行: fallocate -l 512M /swapfile (请将512M换成需要的大小,只能以M或G为单位) 更改权限,执行:交换文件的大小可以自己决定,推荐4G以下的物理内存,交换文件与物理内存一致,4G以上的物理内存,交换文件4-8G。 chmod 600 /swapfile mkswap /swapfile 设置交换文件,执行: 启用交换文件,执行: swapon /swapfile vim /etc/fstab 最后我们需要编辑 /etc/fstab 为交换文件设置一个入口,使用 vim

企业级自动化运维工具应用实战ansible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3 17:32:40
公司计划在年底做一次大型市场促销活动,全面冲刺下交易额,为明年的上市做准备。公司要求各业务组对年底大促做准备,运维部要求所有业务容量进行三倍的扩容,并搭建出多套环境可以共开发和测试人员做测试,运维老大为了在年底有所表现,要求运维部门同学尽快实现,当你接到这个任务时,有没有更快的解决方案? 一、简单介绍 1、定义:   ansible是新出现的自动化运维工具, 基于Python开发 ,集合了众多运维工具(puppet、chef、func、fabric)的优点,实现了 批量系统配置、批量程序部署、批量运行命令 等功能。   ansible是基于 paramiko(框架) 开发的,并且基于 模块化 工作,本身没有批量部署的能力。真正具有批量部署的是ansible所运行的模块,ansible只是提供一种框架。ansible 不需要在远程主机上安装client/agents ,因为它们是 基于ssh 来和远程主机通讯的。ansible目前已经 已经被红帽官方收购 ,是自动化运维工具中大家认可度最高的,并且上手容易,学习简单。是每位运维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2、ansible 特点 1)部署简单, 只需在主控端部署Ansible环境 ,被控端无需做任何操作,没有agent; 2) 默认使用 SSH协议 对设备进行管理; 3) 有大量常规运维操作模块,可实现日常绝大部分操作。 4)

加密和安全

易管家 提交于 2019-12-03 10:18:04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原话: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 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主要内容: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安全机制 信息安全防护的目标 保密性 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 Integrity:数据确定完好,不能被篡改 可用性 Usability:read5(高可用性)系统的总体运行时间占全部时间的百分比,百分比越 高,可用性越高,百分比按年计算,%99.9 当机10小时 可控制性Controlability 不可否认性 Non-repudiation 安全防护环节 物理安全:各种设备/主机、机房环境 系统安全:主机或设备的操作系统 应用安全:各种网络服务、应用程序 (文件共享) 网络安全:对网络访问的控制、防火墙规则(iptables -vnL iptables -F) 数据安全:信息的备份与恢复、加密解密 管理安全:各种保障性的规范、流程、方法 安全攻击: STRIDE 1 Spoofing 假冒 (钓鱼网站,可以通过看域名辨别) 2 Tampering 篡改 (发邮件给tom mail -s test tom .或者ctrl

/etc/fstab,/etc/mtab,和 /proc/mounts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3 08:32:35
现在的 Linux 系统里一般都有这么三个文件:/etc/fstab,/etc/mtab,和 /proc/mounts,比较容易让人迷惑。简单解释一下。 /etc/fstab 是只读不写的,它提供的是系统上挂载设备的静态信息,比如 mount -a 就会挂载 /etc/fstab 里面指定的文件系统。 /etc/mtab 是供 mount/umount 进行读写的,是相对动态的。读的话,比如你在挂载一个文件系统时缺少一个参数,它就会自动去/etc/mtab 或者 /etc/fstab 里去查,如果找到的话,只要一个参数也够。写的话,比如你umount了一个文件系统,umount 就会删掉/etc/mtab 里面的相关记录。 看似上面的这两个文件已经够用了,但是新的情况出现了。Linux 内核引入了一个 mount namespace,是给container用的。因为这个的出现,Linux 不得不引入 /proc/mounts。为什么呢?因为记录 mount 信息的 /etc/mtab 是全局的,也就是说,就算你的某个进程有自己的 namespace,但只要还和外面共享同一个 /etc/mtab,那么,里面进行umount/mount操作的信息也会被记录到/etc/mtab里,外面也会看到!凌乱了!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有全局的mtab,肿么办呢?/proc/mounts 出来了

CentOS删除fstab的恢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6:01
CentOS删除fstab的恢复 需要光盘进入救援模式 CentOS6怎么进入救援模式: https://blog.51cto.com/14012942/2433449 一、先拿CentOS6开刀 由于这个CentOS6使用了逻辑卷,所以进去之后要先激活逻辑卷,不懂的百度“救援模式 逻辑卷” vgchange -ay 然后查看lvs,lvdisplay 这样就知道我的root分区设备在/dev/VolGroup/lv_root 我的swap分区在/dev/VolGroup/lv_swap 然后就可以挂载root到某个临时目录下 然后就可以chroot切根了 然后就可以手动编写fstab文件就可以了 比较简单,fstab误删了就这么来吧,,可以参考这篇大哥的文章: https://blog.51cto.com/11886307/2377515 CentOS7误删fstab 重复性的操作不写了 同样参考: https://blog.51cto.com/11886307/2377515 来源:51CTO 作者: USCWIFI 链接:https://blog.51cto.com/14012942/2433459

Sed 用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5:01
sed   常用选项     -n:不输出模式空间中的内容至屏幕     -e:多点编辑(可以多个命令进行)     -f:每行一个编辑命令     -r:支持使用扩展正则表达式     -i:直接编辑原文件   地址定界     1、空地址:对全文进行处理     2、单地址:       #:指定行       /pattern/:被此模式所匹配到的每一行     3、地址范围       #,#:       #,+#:       #,/pat1/       /pat1/,/pat2/     4、步进:~       1~2:所有的奇数行       2~2:所有偶数行   编辑命令:     d:删除     p:显示模式空间中的内容     a \text:在行后面追加文本,支持使用\n实现多行追加     i \text:在行前面插入文本,支持使用\n实现多行插入     c \text:把匹配到的行替换为此处指定的文本     w /PATH/TO/SOMEFILE:保存模式空间匹配到的行至指定的文件中     r /PATH/FROM/SOMEFILE:读取指定文件的内容至当前文件被模式匹配到的行后面;文件合并     =:为模式匹配到的行打印行号(sed '/^UUID/=' /etc/fstab)     !:条件取反(sed '/^#/!d' /etc

Step by step―3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1,列出当前系统上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重复的只显示一次 who | cut -d\ -f1 | uniq 2,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id $(who | cut -d\ -f1 | tail -1) 3,取出当前系统上被用户当作其默认shell的最多的shell cat /etc/passwd | cut -d: -f7 | uniq -c | sort -n |tail -1 4,将/etc/passwd中的第三段数值最大的10个用户的信息改为大写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cat /etc/passwd | sort -t: -k3 -n| tail -10 |tr [a-z] [A-Z] >/tmp/maxusers.txt 5,取出当前主机的ip地址 (1)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grep IPADDR | cut -d= -f2 (2)ifconfig ens33 | grep inet\ 6,列出/etc下所有以.conf结尾的文件名,并将其字母转换为大写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ls /etc/*.conf |tr [a-z] [A-Z] >/tmp/maxusures.txt 7,显示/var目录下的一级子目录或文件总个数 ll

RAID之中的RAID5的创建及示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RAID 1)RAID支持动态扩容 2)RAID支持磁盘加速 3)RAID支持冗余 RAID 5:需三块硬盘以上,磁盘容量为多块磁盘-1,提供部分磁盘速度及冗余效果(致命缺点:生成校验和时占用额外计算资源)、允许损坏一块硬盘 新增4块30G硬盘 创建raid了使用的命令是 mdadm ,如果没有请先安装 mdadm 软件包 [root@Centos_01 ~]# mdadm -Cv /dev/md0 -a yes -n3 -l5 -x1 /dev/sd[c-f] //创建raid5 参数解释: [root@Centos_01 ~]# mdadm --detail --scan>/etc/mdadm.conf //全部追加到配置文件中 [root@Centos_01 ~]# vim /etc/mdadm.conf //编辑配置文件 [root@Centos_01 ~]# vim /etc/fstab //编辑配置文件 在里面加上一行 /dev/md0 /raid ext4 defaults 0 0 模拟磁盘损坏 [root@Centos_01 ~]# mdadm /dev/md0 -f /dev/sdd //模拟磁盘损坏 [root@Centos_01 ~]# cat /proc/mdstat //查看修复 raid5恢复了 [root@Centos_01 ~]# mdadm

fstab文件参数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root@vm1 ~]# cat /etc/fstab # /etc/fstab Created by anaconda on Thu Aug 31 01:06:48 2017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UUID=7c3ce752-a668-4e12-95dc-714ad05f7ff9 / ext4 defaults 1 1 UUID=1bd6ddcb-b763-4de2-8f18-a0a197f172f5 /boot ext4 defaults 1 2 UUID=3aaa9991-ea3f-4885-ac22-eda291aea408 /opt ext4 defaults 1 2 UUID=755ff7d2-bcf6-41f4-9bfc-df9b22cc67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