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Linux系统引导过程及修复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03-01 07:04:56
目录 一. bios 初始化 二. 磁盘引导 三. grub2文件引导 四. 内核加载 五. 系统初始化镜像 六. 系统启动级别 七. 超级用户密码忘记 通电 一. bios 初始化 对硬件检测 初始化硬件时钟 二. 磁盘引导 mbr主引导记录 位置:0磁道1扇区446字节 作用:记录grub2引导文件的位置 当mbr数据丢失,系统会因找不到启动分区而停止启动 问题模拟方式 系统磁盘 /dev/nvme0n1 dd if=/dev/zero of=/dev/nvme0n1 bs=446 count=1 ##清空系统/dev/nvme0n1上的mbr数据 恢复方式: 用光盘进入系统挽救模式 chroot /mnt/sysimag grub2-install /dev/xxxxxx ##重新安装grub2到系统硬盘上 三. grub2文件引导 rhel7中: 文件位置: /boot/grub2/grub.cfg 作用: 指定/boot位置 指定系统启动时加载文件名称 rhel8中: /boot/grub2/grub.cfg /boot/loader/entries/xxxxxx.conf 模拟问题 rhel7中: rm -rf /boot/grub2/grub.cfg rhel8中: rm -rf /boot/loader/entries/xxxxxx.conf 修复: rhel7:

Mac OS X Lion 10.7.4上安装GTK+心得,兼谈如何解决fink的“could not determine XFree86 version number”错误。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3-01 02:02:43
作者: zyl910 。 折腾了好几天,终于在Mac OS X Lion 10.7.4上装好GTK+了。其中走了不少弯路,于是将经验教训总结了一下。 一、系统环境(OS X与XCode)   操作系统:Mac OS X Lion 10.7.4(11E53)   编程工具:Xcode 4.4.1(1448),并装好了它的“Command Line Tools”。   安装过程可参考这些帖子—— 在virtualbox上安装Mac OS X Lion 之 配置过程 http://www.crifan.com/install_mac_os_x_lion_on_virtualbox_config_process/ 给VirtualBox上的Mac Lion安装Xcode http://www.crifan.com/install_xcode_for_mac_on_virtualbox/ Mac OS X Lion下找不到GCC http://blog.csdn.net/qinjienj/article/details/7456193 二、尝试GTK+官网方法   对于mac系统,官网上主要是以下这几个页面—— Download for Mac OS X http://www.gtk.org/download/macos.php Building GTK-OSX https://live

Linux saltstack的return和job_cache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3-01 01:40:20
文章目录 1. SaltStack组件之return 1.1 return流程 2. job cache 2.1 job cache流程 2.2 job管理 1. SaltStack组件之return return组件可以理解为SaltStack系统对执行Minion返回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或者返回给其他程序,它支持多种存储方式,比如用MySQL、MongoDB、Redis、Memcache等,通过return我们可以对SaltStack的每次操作进行记录,对以后日志审计提供了数据来源。目前官方已经支持30种return数据存储与接口,我们可以很方便的配置与使用它。当然也支持自己定义的return,自定义的return需由python来编写。在选择和配置好要使用的return后,只需在salt命令后面指定return即可。 1.1 return流程 在所有minion上安装Mysql-python模块 [root@master ~]# salt '*' pkg.install MySQL-python 192.168.69.202: ---------- MySQL-python: ---------- new: 1.2.5-1.el7 old: [root@master ~]# salt '*' cmd.run 'rpm -qa|grep MySQL-python' 192.168

Android文件系统编译出错记录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3-01 01:28:39
错误1: 注意:external/protobuf/java/src/main/java/com/google/protobuf/GeneratedMessageLite.java 使用了未经检查或不安全的操作。 注意:要了解详细信息,请使用 -Xlint:unchecked 重新编译。 注意:external/protobuf/java/src/main/java/com/google/protobuf/micro/CodedInputStreamMicro.java 使用了未经检查或不安全的操作。 注意:要了解详细信息,请使用 -Xlint:unchecked 重新编译。 Generated: (out/target/product/generic/android-info.txt) host C: acp <= build/tools/acp/acp.c host C++: libhost <= build/libs/host/pseudolocalize.cpp host C: libhost <= build/libs/host/CopyFile.c <命令行>:0:0: 警告: “_FORTIFY_SOURCE”重定义 [默认启用] <built-in>:0:0: 附注: 这是先前定义的位置 <命令行>:0:0: 警告: “_FORTIFY_SOURCE”重定义

入门linux基础之存储管理篇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3-01 00:23:13
磁盘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 IDE为并口 /dev/hdv /dev/hde STAT为串口 /dev/sda /dev/sdb (注:/dev是设备文件目录 sda为设备文件 s代表sata就是串口 d代表磁盘 a为第一块。) 分区方式 MBR:MBR支持最大的磁盘容量是 <2TB。设计时分配4个分区 如果希望超过4个分区,需放弃主分区,改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GPT:支持大于2T的硬盘,支持128个分区。 分区步骤:分区(MBR或者GPT) ---->格式化/文件系统 Filesystem ----> 挂载mount 查看磁盘信息: 方法一:ll /dev/sd* 方法二:lsblk 1.创建分区 fdisk /dev/sd* 进入会话模式 partprobe /dev/sdb 刷新分区表 fdisk -l /dev/sdb 查看分区结果 2.格式化 mkfs.ext4 /dev/sd 1 3.创建挂载点 mkdir /mnt/disk1 挂载mount -t ext4 /dev/sd 1 /mnt/disk1 4.查看挂载信息 df -Th 或者 mount 逻辑卷LVM 准备物理磁盘

hp raid配置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2-29 23:23:54
http://www.cnblogs.com/zhangxinglong/p/5585139.html [root@192e168e100e27 ~]# fdisk -l Disk /dev/nvme0n1: 1601.2 GB, 1601183940608 bytes, 3127312384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dev/nvme1n1: 1601.2 GB, 1601183940608 bytes, 3127312384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dev/sdm: 480.1 GB, 480070426624 bytes, 937637552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关于之前Komodo IDE、Perl Dev Kit注册问题补充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2-29 22:22:48
之前在 http://my.oschina.net/huidate/blog/36661 、http://my.oschina.net/huidate/blog/38198 中提及对Komodo IDE、Perl Dev Kit注册内容做些补充。大家有些会问 ,那些注册机都是exe程序,在windows运行获取注册文件的,而在Linux怎么办呢?如何在Linux一样可以获取注册文件?其中的解决办法是跟之前提及的没什么异样,将在Windows中注册成功的 ActiveState.lic 文件复制到Linux的 /home/username/.ActiveState下,试试运行linux下的Komodo IDE、Perl Dev Kit看看,注册成功了~~~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93105/blog/39323

git 命令常用总结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20-02-29 18:40:22
详细git教程可参考: 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39516305929606dd18361248578c67b8067c8c017b000 基础命令 用户设置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example.com" 初始化仓库 $ git init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Users/learngit/.git/ 把文件添加到仓库 git add filename 把文件提交到仓库 git commit -m "comment message" 初始化一个Git仓库,使用git init命令。 添加文件到Git仓库,分两步: 第一步,使用命令git add ,注意,可反复多次使用,添加多个文件; 第二步,使用命令git commit,完成。 运行 git status 命令看看结果 git status 但如果能看看具体修改了什么内容 git diff filename 要随时掌握工作区的状态,使用git status命令。 如果git status告诉你有文件被修改过,用git diff可以查看修改内容

如何理解Linux文件系统中的 挂载 的概念?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20-02-29 17:33:23
使用 df -h 命令, 如下, 最后一列会显示 挂载点, 心存疑惑的我, 一直在想这个挂载点是什么意思?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tmpfs 5.8G 0 5.8G 0% /dev tmpfs 5.8G 0 5.8G 0% /dev/shm tmpfs 5.8G 12M 5.8G 1% /run tmpfs 5.8G 0 5.8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50G 24G 27G 47% / /dev/mapper/centos-home 74G 473M 73G 1% /home /dev/sda1 1014M 193M 822M 19% /boot cm_processes 5.8G 1.9M 5.8G 1% /run/cloudera-scm-agent/process tmpfs 1.2G 0 1.2G 0% /run/user/0 Emmmm, 什么挂载点? 是不是只有 Linux 系统有 挂载点? 挂载是什么概念? 查阅了一番资料后, 最终领悟出如下结论: 我们知道, 在计算机系统中, 文件是存储在不同的路径下的, 同时计算机可能会拥有多个磁盘设备,或者是多个磁盘分区, 那么如何确定哪个路径对应那个具体的磁盘或者分区呢? 这就是挂载的目的. 用一句话来说,

我的linux学习之路(第七节)

你。 提交于 2020-02-29 16:26:00
===接第六节=== ( 五)文件的特殊权限 chmod -R + 权限 文件或目录赋予权限 //权限=数值 chmod -R - 权限 文件或目录减少权限 //权限=数值 chown -R 所有者: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 //指定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及所属组 参数:-R表示对目录执行递归操作。 1 、SUID SUID 是一种对Linux系统内置或开发的二进制程序或命令添加所有者位具有特殊权限s的命令,让二进制程序或命令的执行者(普通用户)临时拥有属主(所有者)的权限(仅对拥有执行权限的二进制程序或命令有效)。 命令格式:chmod u+s 命令或程序 说明:命令执行后二进制程序或命令所有者的权限由rwx中的x变成了s,原先权限位上没有x执行权限的被赋予特殊权限后将变成大写的S。 举例1: // 查 看 passwd 程序 权 限 为 -rwxr-xr-x ,passwd 没 有 s 权 限 。 [root@linuxprobe home]# ll -l /usr/bin/passwd -rwxr-xr-x. 1 root root 27832 Jan 30 2014 /usr/bin/passwd // 切 换 到普通用 户执 行修改密 码 的命令 。 [root@linuxprobe home]# su – linuxprobe Last login: Sat Feb 2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