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后台服务部署小案例(git+环境+数据库)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3-01 19:32:13
1.Git代码同步 常用用法: 1.切换到工作文件夹/root/gitlab/kubernetes 2.git checkout dev # 切换到dev分支 3.拷贝文件/文件夹到工作文件夹 4.git pull #拉取最新的下来 5.git add 文件/文件夹 6.git commit -m “add micro service” # 添加修改信息 7.git push -u origin dev#再推上去 示例: # 代码拉取及推送 [ root@node ~ ] # mkdir gitlab && cd gitlab [ root@node gitlab ] # git clone - b dev https : / / git . example . org . cn / shenzhen / kubernetes . git [ root@node gitlab ] # cd kubernetes [ root@node kubernetes ] # cp - r / root / captain / . [ root@node kubernetes ] # git add . [ root@node kubernetes ] # git commit - m "upload file" [ root@node kubernetes ] # git push

我的linux学习之路(第八节)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3-01 19:06:31
( 一)存储结构与磁盘划分 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是根据以往无数Linux系统用户和开发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是用户在Linux系统中存储文件时需要遵守的规则,用于指导我们应该把文件保存到什么位置,以及告诉用户应该在何处找到所需的文件。 1 、一切从“/”开始 Linux 系统中的一切文件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另外,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且文件名称中不得包含斜杠(/)。 Linux 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Linux系统中,最常见的目录以及所对应的存放内容如下表所示。 目录名称 放置文件的内容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服务配置文件 /home ★用户主目录 , 也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 。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 命令 , 普通用户执行的命令,存放系统外部命令 。 /lib 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不要动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系统管理员执行的命令,存放系统内部命令 。 /media 、/mnt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安装第三方的软件

linux一些命令的记录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03-01 17:49:25
最近主要在学习Python,所以用到Linux系统比较多,LInux系统区别于常用的windows系统来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主要使用命令来控制, 所以现在记录下一些常用命令,方便以后查看使用 文件和目录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cp

修复Ubuntu的引导

蓝咒 提交于 2020-03-01 14:48:47
重装 win7 后如何恢复 ubuntu 引导 在重装系统之后,开机启动界面的 ubuntu 引导不见了,直接进入新安装的 window 系统中。下面是如何恢复 ubuntu 引导的方法: 1) 准备一张 ubuntu 系统安装盘; 2) 将 ubuntu 系统安装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 BIOS ,将开机启动设置为光驱 (CD/ROM) 启动方式; 3) 然后保存设置退出,等待片刻就进入到 ubuntu 的安装界面,此时有两个选择 1. 在该光盘上试用 ubuntu 系统 2. 将 ubuntu 系统安装到计算机上 选择 " 在该光盘上试用 ubuntu 系统 " ,进入到 ubuntu 系统之后,打开终端 ( 快捷键组合是 Ctrl+Alt+T) ; 4) 在终端下输入 sudo -i( 获得管理员权限 ) 5) 在终端下输入 fdisk -l( 是小写的字母 'L' ,查看盘符列表 ) 会出现类似下面的信息 :      Disk /dev/sda: 320.1 GB, 32007293337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8913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装多系统删除某个系统后,如何恢复ubuntu引导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03-01 14:48:26
在重装系统或者再装多个系统后可能会出现ubuntu的引导文件不存在的情况,windows系列的引导文件可以用winpe修复,但是ubuntu就不可以,虽然网上很多种修复ubuntu的引导文件 方式,但是bcd等方式比较麻烦,本人觉得还是输入代码的方式较为方便(纯属个人意见), 如果你 的 开机启动界面的ubuntu引导不见了,直接进入新安装的window系统中。下面是如何恢复ubuntu引导的方法: 1)准备一张ubuntu光盘或者写入ubuntu的u盘(wubi安装),然后 bois界面下选择u盘启动后进入ubuntu界面, 选择"在该光盘上试用ubuntu系统",进入到ubuntu系统之后,打开终端(快捷键组合是Ctrl+Alt+T); 2)在终端下输入sudo -i(获得管理员权限) 3)在终端下输入fdisk -l(是小写的字母'L',查看盘符列表) 会出现类似下面的信息:     Disk /dev/sda: 320.1 GB, 32007293337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8913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70f7ab9c     Device Boot Start

重装win7后如何恢复ubuntu引导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3-01 14:47:59
在重装系统之后,开机启动界面的ubuntu引导不见了,直接进入新安装的window系统中。下面是如何恢复ubuntu引导的方法: 1)准备一张ubuntu系统安装盘; 2)将ubuntu系统安装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将开机启动设置为光驱(CD/ROM)启动方式; 3)然后保存设置退出,等待片刻就进入到ubuntu的安装界面,此时有两个选择 1.在该光盘上试用ubuntu系统 2.将ubuntu系统安装到计算机上 选择"在该光盘上试用ubuntu系统",进入到ubuntu系统之后,打开终端(快捷键组合是Ctrl+Alt+T); 4)在终端下输入sudo -i(获得管理员权限) 5)在终端下输入fdisk -l(是小写的字母'L',查看盘符列表) 会出现类似下面的信息:     Disk /dev/sda: 320.1 GB, 32007293337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8913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70f7ab9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627

ubuntu用livecd修复grub2引导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3-01 14:46:52
首先用livecd启动,然后在终端下切换到root权限:(你不嫌麻烦的话可以跳过这一步,在一下的每一步前面加sudo) sudo -i 接下来找一找你ubuntu所在分区,用: fdisk -l 我的部分输出如下: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914 7341673+ 12 Compaq diagnostics /dev/sda2 * 915 4967 32554359 7 HPFS/NTFS /dev/sda3 4968 8006 24410767+ 83 Linux /dev/sda4 8007 19457 91980126+ 5 Extended /dev/sda5 8007 14085 48829536 83 Linux /dev/sda6 14086 14328 1951866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7 14329 14344 128488+ 83 Linux /dev/sda8 18485 19457 7815591 b W95 FAT32 /dev/sda9 14345 18308 31839232 83 Linux /dev/sda10 18308 18484 141312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内容有点多,因为我是3系统-

webpack-dev-server 和webpack-hot-middleware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3-01 10:15:17
webpack-dev-server webpack-dev-server 实际上相当于启用了一个 express 的 Http服务器+调用webpack-dev-middleware 。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伺服资源文件。这个 Http服务器 和 client 使用了 websocket 通讯协议,原始文件作出改动后, webpack-dev-server 会用webpack实时的编译,再用webpack-dev-middleware将webpack编译后文件会输出到内存中。适合纯前端项目,很难编写后端服务,进行整合。 webpack-dev-middleware webpack-dev-middleware输出的文件存在于内存中。你定义了 webpack.config,webpack 就能据此梳理出entry和output模块的关系脉络,而 webpack-dev-middleware 就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文件映射系统,每当应用程序请求一个文件,它匹配到了就把内存中缓存的对应结果以文件的格式返回给你,反之则进入到下一个中间件。 因为是内存型文件系统,所以重建速度非常快,很适合于开发阶段用作静态资源服务器;因为 webpack 可以把任何一种资源都当作是模块来处理,因此能向客户端反馈各种格式的资源,所以可以替代HTTP 服务器。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 webpack-dev-server

如何配置webpack-dev-server远程访问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3-01 09:50:18
下面的package.json文件中配置的webpack-dev-server为开发模式,可以使用http://localhost:8080或http://127.0.0.1:8080进行访问 "scripts": { "dev": "cross-env NODE_ENV=development webpack-dev-server --open --hot", "build": "rimraf dist &&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webpack --progress --hide-modules" }, 当需要远程访问时,需要在package.json中进行修改 "scripts": { "dev": "webpack-dev-server --host 192.168.31.79 --devtool eval --progress --colors --hot --content-base build", "build": "rimraf dist &&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webpack --progress --hide-modules" }, 此时,仅可以通过http://192.168.31.79:8080进行访问,但是http://localhost:8080或http://127.0.0

ubuntu+Nginx + PHP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3-01 07:39:35
OS:ubuntu14.04 WEB Server:nginx1.7.5 PHP-5.9.4 wget http://cn2.php.net/distributions/php-5.5.9.tar.gz tar zvxf php-5.5.9.tar.gz cd php-5.5.9 apt-get install curl apt-get install php5-curl apt-get install libcurl4-gnutls-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jpeg-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mcrypt-dev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hp --enable-fpm --with-mcrypt \ --enable-mbstring --disable-pdo --with-curl --disable-debug --disable-rpath \ --enable-inline-optimization --with-bz2 --with-zlib --enable-sockets \ --enable-sysvsem --enable-sysvshm --enable-pcntl --enable-mbregex \ --with-mhash --enable-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