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Module build failed: Error: Cannot find module 'node-sass'报错问题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20-02-29 09:45:24
由于重新装了一个系统,很多环境配置要重新配置。在想run 一个项目时,出现下面的错误: error in ./src/page/Index.vue Module build failed: Error: Cannot find module 'node-sass' at Function.Module._resolveFilename (internal/modules/cjs/loader.js:581:15) at Function.Module._load (internal/modules/cjs/loader.js:507:25) at Module.require (internal/modules/cjs/loader.js:637:17) at require (internal/modules/cjs/helpers.js:22:18) at Object.sassLoader (E:\trip_user_ui\node_modules\sass-loader\lib\loader.js:46:72) @ ./node_modules/vue-style-loader!./node_modules/css-loader?{"sourceMap":false}!./node_modules/vue-loader/lib/style-compiler?{"vue"

SpringBoot profile运用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02-29 09:41:13
摘要: Spring Boot使用@Profile注解可以实现不同环境下配置参数的切换,任何@Component或@Configuration注解的类都可以使用@Profile注解。 例如: @Configuration @Profile("production") public class Produc... Spring Boot使用 @Profile 注解可以实现不同环境下配置参数的切换,任何 @Component 或 @Configuration 注解的类都可以使用 @Profile 注解。 例如: @Configuration @Profile ( "production" ) public class ProductionConfiguration { // ... } 通常,一个项目中可能会有多个profile场景,例如下面为test场景: @Configuration @Profile ( "test" ) public class TestConfiguration { // ... } 在存在多个profile情况下,你可以使用 spring.profiles.active 来设置哪些profile被激活。 spring.profiles.include 属性用来设置无条件的激活哪些profile。 例如,你可以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linux下构建raid0、raid1、raid5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2-29 09:02:04
根据raid0属性,构建时至少需要两块硬盘,硬盘类型不限 假设系统后加入3块scsi硬盘,系统识别后分别是sdb、sdc、sdd 各分成一个区,这里先设置sdb [root@myserver root]# fdisk /dev/sdb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044.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n --新建分区 First cylinder (1-1044, default 1):1 --直接回车就是默认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044, default 1044)

1-15-2-RAID1 企业级RAID磁盘阵列的搭建(RAID1、RAID5、RAID10)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2-29 09:01:44
大纲: 1、创建RAID1 2、创建RAID5 3、创建RAID10 =============================== 1、创建RAID1 RAID1原理: 需要两块或以上磁盘,可添加热备盘。 在写入数据时,会在另一块磁盘中生成该文件的镜像(即同步)。 两块磁盘中的内容完全一致。 故当一块磁盘损坏时,可使用另一块镜像盘中的数据。(当拥有热备盘时,若镜像盘损坏,可由热备盘替代) 磁盘利用率为50%,即两块100G的磁盘构成RAID1只能提供100G的可用空间。 实战:创建RAID1 第一步:给虚拟机添加三块硬盘,并开机检查。 [root@localhost ~]# ls /dev/sd* /dev/sda /dev/sda1 /dev/sda2 /dev/sdb /dev/sdc /dev/sdd [root@localhost ~]# 效果如图: 第二步:分别对三块磁盘分区,并修改其标签 使用相同办法,分别对/dev/sdb、/dev/sdc、/dev/sdd进行分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Linux -RAID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2-29 09:01:29
转自:http://www.cnblogs.com/xiaoluo501395377/archive/2013/05/25/3099464.html    硬盘类型       速度   SATA  <150M/s   SCSI <200M/s   SAS 200M/s左右   SSD固态硬盘   500M/s左右 磁盘的缺陷就是: I/O性能极差,稳定性极差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① 速度 :读写速度的提升 ② 磁盘使用率 :多磁盘的空间使用率 ③ 冗余性 : 能够支持几块磁盘损坏而不丢失数据 RAID一共有7个级别,分别是RAID0~RAID6 ,但常用的RAID级别主要是以下四种: ① RAID0 :提高读写性能 ② RAID1 :提高读写性能、冗余性 ③ RAID5 :提高读写性能、冗余性(允许1块硬盘发生故障) ④ RAID6 :提高读写性能、冗余性(运行2块硬盘发生故障) 1.RAID0 至少需要2块硬盘 ①空间利用率:所有硬盘空间之和 ②性能:所有硬盘读写速度之和 ③冗余能力:无 读写数据的时候是将数据分开读写到多块硬盘上,所以其读写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因为多块硬盘上保存了数据的一部分,所以当一块硬盘发生损坏时,其整个RAID的数据也就损坏了 2.RAID1 至少需要2块硬盘 ①空间利用率

Linux 多个留后门姿势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20-02-29 08:57:05
在一次渗透中,成功获取某目标几台比较重要的机器,当时只想着获取脱库,结果动静太大被发现了,之前渗透并没太在意Linux维持权限,经过此次事后从Google找各种资料,一款满意的rootkit都没有,现在一直在关注这方面,但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后门,在渗透圈一个人的资源总是有限往往你全力追求的,也不过是别人的一层关系就可以解决得到更有力的资源。 常用后门技术 增加超级用户帐号 破解/嗅控用户密码 放置SUID Shell ** 利用系统服务程序 TCP/UDP/ICMP Shell Crontab定时任务 共享库文件 工具包rootkit 可装载内枋模块(LKM) 增加超级用户 echo "mx7krshell:x:0:0::/:/bin/sh" >> /etc/passwd 如果系统不允许uid=0的用户远程登录,可以增加一个普通用户账号 echo "mx7krshell::-1:-1:-1:-1:-1:-1:500" >> /etc/shadow 小案例 搞某外企,主站拿不下来进行C段渗透,发现某个业务系统存在Struts2漏洞。 Struts漏洞工具执行命令有些交互式没有办法回显,所以通过无密码添加密码来连接SSH: useradd seradd -u 0 -o -g root -G roo1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roo1

git码云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2-29 08:56:27
版本控制器 """ 完成 协同开发 项目,帮助程序员整合代码 i)帮助开发者合并开发的代码 ii)如果出现冲突代码的合并,会提示后提交合并代码的开发者,让其解决冲突 软件:SVN 、 GIT(都是同一个人的个人项目) github、gitee(两个采用git版本控制器管理代码的公共平台) git:集群化、多分支 """ git 简介 """ 什么是git:版本控制器 - 控制的对象是开发的项目代码 代码开发时间轴:需求1 => 版本库1 ==> 需求2 => 版本库2 => 版本库3(版本库1) => 版本库4(版本库2) """ git与svn比较 git的工作流程 版本库间的通信 git分支管理 git使用 流程(核心总结) """ 1)有红色信息(工作区有内容),就执行 add 2)全绿信息(内容全部在暂存区),才执行 commit 3)只有被版本库控制的代码,才能被监听,所以可以回滚到任何一个版本 """ 安装 # 1.下载对应版本:https://git-scm.com/download # 2.安装git:在选取安装路径的下一步选取 Use a TrueType font in all console windows 选项 基础命令 将已有的文件夹 - 初始化为git仓库 """ >: cd 目标文件夹内部 >: git init """ 在指定目录下 -

linux清空文件内容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2-29 08:44:35
应用场景:   当tomcat运行时,tomcat的日志文件会被tomcat进程锁定,强制删除是会失败的。如果想要立即清空文件内容,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式。 (1)使用空流覆盖文件,完成一次写入操作 #最简单的方式 > access_log.log #空字符串流 echo "" > access_log.log #空操作流(等同于 : > access_log.log) true > access_log.log #空文件 cat /dev/null > access_log.log (2)空文件拷贝 #/dev/null是一个很特殊的文件,其内容本身为空 cp /dev/null access.log (3)流式处理 #if是输入流,of是输出流 dd if=/dev/null of=access.log 参照网站   https://www.jb51.net/article/100462.htm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hendeming/p/9308920.html

centos 增加分区容量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2-29 06:21:22
增加完新硬盘后,执行以下命令 /sys/class/scsi_host/ [root@centos4 scsi_host]# ls host0 host1 host2 有几个host就刷几次 [root@centos4 scsi_host]#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root@centos4 scsi_host]#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root@centos4 scsi_host]#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刷新后悔出现/dev/sdb1之类的新设备 1. 登录到系统中,查看硬盘情况。 /dev/sdb就是新增加的硬盘。(如果sda的空间没有用完,可以对sda进行以下操作) lsblk #也可以用fdisk -l 查看分区后重启或用partprobe刷新 [root@controller ~]# fdisk -l Disk /dev/sda: 23.6 GB, 23593779200 bytes, 460816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合并分支,从dev到master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2-29 05:55:05
我在本地创建了dev分支,项目也push到远程的dev分支,今天在远程分支进行合并时,将dev合并到master,结果公司的gitlab始终不响应,我不知道是公司的网络不行还是我操作错误,就只能另想办法。 看了网上的一篇博客,参考着做了: 现在要把远程的dev合并到远程master上面,思路如下: 1.clone项目到本地,此时默认会把master分支clone一份到本地。 2.本地分支上新建一个dev分支,名字和远程的dev一样,复制一份远程dev上面的代码,切换到本地master,合并本地dev。 3.解决合并过程中的冲突,之后Push到远程master,效果就是远程的dev合并到了远程的master上面。 测试步骤: 1.clone     git clone git@gith ub.com:bx_reader/bx-reader-api.git 克隆成功: 2.把远程dev“复制”到本地 cd bx-reader-api git checkout -b dev origin/dev 可见,此时本地仓库中的master分支和dev分支已经对应上了远程仓库中的master以及dev。 3.master合并dev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git merge dev 之后文件夹下,看到master分支也可以看到dev这个文件了。 4. push到远程仓库 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