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saltstack之return与job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03-04 09:31:00
return和job这两种方式都是对执行结果的返回值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可以是是返回给别的程序(sys.list_returners 查看)也可以是存储到数据库中 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假设现在需要将处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那么 return的执行流程是 主控端也就是master端对minion并行发出指令,minion端执行这个命令后,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主控端,同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在这个之前需要数据库对minion进行授权,使他能连接到数据库) job return是由minion直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的,而job则是由master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的,执行完master发出的指令后,将结果返回给master,master将这个结果缓存到本地再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上 SaltStack组件之return //查看所有return列表 [root@localhost salt]# salt '*' sys.list_returners 192.168.161.133: - carbon - couchdb - etcd - hipchat - local - local_cache - multi_returner - slack - smtp - sqlite3 - syslog //安装模块Mysql-python [root@localhost salt]# salt

chapter07 LVM逻辑卷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3-04 09:29:50
1.为主机增加80G SCSI 接口硬盘 2.划分三个各20G的主分区 3.将三个主分区转换为物理卷(pvcreate),扫描系统中的物理卷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d[123] Physical volume "/dev/sdd1" successfully created Physical volume "/dev/sdd2" successfully created Physical volume "/dev/sdd3"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pvscan PV /dev/sda2 VG centos lvm2 [39.51 GiB / 44.00 MiB free] PV /dev/sdd2 lvm2 [20.00 GiB] PV /dev/sdd3 lvm2 [20.00 GiB] PV /dev/sdd1 lvm2 [20.00 GiB] 4.使用两个物理卷创建卷组,名字为myvg,查看卷组大小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myvg /dev/sdd[12] Volume group "myvg"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display myvg 5.创建逻辑卷mylv

iwlist/iwconfig/iw命令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3-04 08:29:36
iwlist/iwconfig/iw命令 1、iwlist 命令:用于对/proc/net/wireless文件进行分析,得出无线网卡相关信息 # iwlist wlan0 scanning 搜索当前无线网络 # iwlist wlan0 frequen 显示频道信息 # iwlist wlan0 rate 显示连接速度 # iwlist wlan0 power 显示电源模式 # iwlist wlan0 txpower 显示功耗 # iwlist wlan0 retry 显示重试连接次数(网络不稳定查看) # iwlist wlan0 ap 显示热点信息 # iwlist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 iwlist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2、iwconfig 系统配置无线网络设备或显示无线网络设备信息。iwconfig 命令类似于ifconfig命令,但是他配置对象是无线网卡,它对网络设备进行无线操作,如设置无线通信频段 auto 自动模式 essid 设置ESSID nwid 设置网络ID freq 设置无线网络通信频段 chanel 设置无线网络通信频段 sens 设置无线网络设备的感知阀值 mode 设置无线网络设备的通信设备 ap 强迫无线网卡向给定地址的接入点注册 nick<名字> 为网卡设定别名 rate<速率> 设定无线网卡的速率 rts<阀值>

[转帖]Linux修改挂载目录名称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3-04 08:00:51
Linux修改挂载目录名称 https://www.cnblogs.com/kerrycode/p/6855451.html Local系统管理员新增了一个VG,将一个原挂载点/u02改为了/u02-old, 如下所示。 [root@mylnx0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37G 21G 15G 60% / /dev/sda1 99M 23M 71M 25% /boot tmpfs 7.9G 0 7.9G 0% /dev/shm /dev/mapper/VolGroup02-LogVol20 60G 37G 20G 66% /u03 /dev/mapper/VolGroup03-LogVol30 60G 36G 21G 64% /u04 /dev/mapper/VolGroup04-LogVol40 148G 54G 88G 38% /u02 /dev/mapper/VolGroup01-LogVol10 60G 54G 3.0G 95% /u02-old 但是这个挂载点/u02-old(挂载目录)不是我们想要的,现在我们需要修改挂载目录名称,那么如何做呢?下面是操作步骤。 步骤1 :umount这个设备或挂载目录,如下所示 [root

Corosync+Pacemaker+DRBD+MySQL 实现高可用(HA)的MySQL集群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3-04 07:23:44
大纲 一、前言 二、环境准备 三、Corosync 安装与配置 四、Pacemaker 安装与配置 五、DRBD 安装与配置 六、MySQL 安装与配置 七、crmsh 资源管理 推荐阅读: Linux 高可用(HA)集群基本概念详解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8522.htm Linux 高可用(HA)集群之Heartbeat详解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8521.htm 一、前言 前几篇博文中我们讲解了,heartbeat、corosync、pacemaker,也讲解了高可用的Web集群、高可用的Mysql集群,这一篇博文 进行小小的总结,heartbeat与corosync是流行的Messaging Layer (集群信息层),非要在这两个当中选一个我选择corosync,至于理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用过的人都知道。Pacemaker是最流行的 CRM(集群资源管理器),是从heartbeat v3中独立出来的资源管理器,同时Corosync+Pacemaker是最流行的高可用集群的套件,前面我们讲解的高可用的Mysql集群是 heartbaet+mysql+nfs组合,其有点令人不满意的是得要三台服务器,其中一台为共享存储,可是这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

idea 中git 将 dev 分支合并到 master 分支 或将master 分支 合并到dev 分支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3-04 07:20:34
1.将 当前dev 分支 合并到 master 分支: (1)切换到master 分支 点击 master 分支 .check out (2)选择local branches , 选择 自己的dev分支 ,点击 "merge" (3) git--> push 推送到 master 远程仓库 参考: https://blog.csdn.net/dling8/article/details/89049222 2. 将 master 分支 合并到自己的dev 分支: 在自己的分支下, 选择 remote branches 中的 origin/master 分支,点击 "merge into current" 参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836179/article/details/87003899 https://blog.csdn.net/qq_35098526/article/details/79709571?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 来源: CSDN 作者: 我如云影君如梦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5043925/article

MySQL - Installation - Microsoft Windows (noinstall ZIP Archive)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20-03-04 03:58:39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一次 windows 系统安装 mysql (绿色版) 的过程。 环境及软件信息: Windows 10, x64 mysql-5.7.28-winx64.zip 相关链接 MySQL (社区版)最新稳定版下载 MySQL (社区版)历史版本下载 MySQL 5.7绿色版安装文档 MySQL 相关文档的首页 MySQL 5.7 参考文档 ,可以从“MySQL 相关文档的首页”进入指定版本的参考文档,也可以从这个链接修改版本号 MySQL 5.7 Release Notes ,可以从“MySQL 相关文档的首页”进入指定版本的参考文档,也可以从这个链接修改版本号 MySQL (社区版)帮助文档 ,点击那个(i)图标 安装过程 解压压缩包 创建 my.ini 文件到mysql根目录下 my.ini 配置信息, 获取更多配置 。例如: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 =utf8 [mysqld] port =3306 basedir =D:\dev.software\mysql\mysql-5.7.28-winx64 datadir =D:\dev.software\mysql\mysql-5.7.28-winx64\data tmpdir =D:\dev.software\mysql\mysql-5.7.28

Git-第四篇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03-04 00:18:16
目录 第一章:创建合并分支 第二章:TortoiseGit实现分支管理 2.1-创建分支 2.2-合并分支 第三章:解决冲突 第四章:在IntelliJ IDEA中使用git 4.1-在Idea中配置git 4.2-将工程添加至git 4.3-从远程仓库克隆 4.4-从服务端拉取代码 git分支管理 在IntelliJ IDEA中使用git 第一章:创建合并分支 在我们每次的提交,Git都把它们串成一条时间线,这条时间线就是一个分支。截止到目前,只有一条时间线,在Git里,这个分支叫主分支,即master分支。HEAD指针严格来说不是指向提交,而是指向master,master才是指向提交的,所以,HEAD指向的就是当前分支。 一开始的时候,master分支是一条线,Git用master指向最新的提交,再用HEAD指向master,就能确定当前分支,以及当前分支的提交点: 每次提交,master分支都会向前移动一步,这样,随着你不断提交,master分支的线也越来越长。 当我们创建新的分支,例如dev时,Git新建了一个指针叫dev,指向master相同的提交,再把HEAD指向dev,就表示当前分支在dev上: 你看,Git创建一个分支很快,因为除了增加一个dev指针,改改HEAD的指向,工作区的文件都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从现在开始,对工作区的修改和提交就是针对dev分支了

创建用户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03-04 00:16:24
关键词: id 、 useradd id :检查系统用户是否存在 useradd: 添加用户 脚本: #!/bin/bash echo "正在批量创建用户" read -p "pleace input password:" PASSWD for UNAME in $(cat /root/tansk/user.txt) do echo "user name is:" $UNAME id $UNAME &>/dev/null if [ $? -eq 0 ]; then echo "user exist" else sudo useradd $UNAME &>/dev/null echo $PASSWD| passwd --stdin $UNAME &>/dev/null fi don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anshouke/p/12405287.html

vue-cli 中的 webpack 配置详解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3-03 23:09:36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vue-cli 2.8.2 中的 webpack 配置详解, 做个学习笔记 版本 vue-cli 2.8.1 (终端通过 vue -V 可查看) vue 2.2.2 webpack 2.2.1 目录结构 ├── README.md ├── build │ ├── build.js │ ├── check-versions.js │ ├── dev-client.js │ ├── dev-server.js │ ├── utils.js │ ├── vue-loader.conf.js │ ├── webpack.base.conf.js │ ├── webpack.dev.conf.js │ └── webpack.prod.conf.js ├── config │ ├── dev.env.js │ ├── index.js │ └── prod.env.js ├── index.html ├── package.json ├── src │ ├── App.vue │ ├── assets │ │ └── logo.png │ ├── components │ │ └── Hello.vue │ └── main.js └── static webpack 配置 主要对 build 目录下的 webpack 配置做详细分析 webpack.base.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