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Linux下/etc/fstab文件详解 [转]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3-05 11:57:18
有很多人经常修改/etc/fstab文件,但是其中却有很多人对这个文件所表达的意义不太清楚,因为只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添加一行挂载信息,而不需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 /etc/fstab是用来存放文件系统的静态信息的文件。位于/etc/目录下,可以用命令less /etc/fstab 来查看,如果要修改的话,则用命令 vi /etc/fstab 来修改。 当系统启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从这个文件读取信息,并且会自动将此文件中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下面我来介绍如何在此文件下填写信息。 在这个文件下,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六个域,分别为:<file system>、<mount point>、<type> 、<options>、<dump>、<pass>。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六个域的详细意义。 1、<fie sysytem>物理分区名/卷标。这里用来指定你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或块信息,也可以是远程的文件系统。做过嵌入式linux开发的朋友都可能知道 mount 192.168.1.56:/home/nfs /mnt/nfs/ -o nolock (可以是其他IP)命令所代表的意义。它的任务是把IP为192.168.1.56的远程主机上的/home/nfs/目录挂载到本机的/mnt/nfs /目录之下。如果要把它写进/etc/fstab文件中,file

Linux下/etc/fstab文件详解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3-05 11:38:37
有很多人经常修改/etc/fstab文件,但是其中却有很多人对这个文件所表达的意义不太清楚,因为只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添加一行挂载信息,而不需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还有多少是我们不了解的。 /etc/fstab是用来存放文件系统的静态信息的文件。位于/etc/目录下,可以用命令less /etc/fstab 来查看,如果要修改的话,则用命令 vi /etc/fstab 来修改。 当系统启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从这个文件读取信息,并且会自动将此文件中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下面我来介绍如何在此文件下填写信息。 在这个文件下,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六个域,分别为:<file system>、<mount point>、<type> 、<options>、<dump>、<pass>。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六个域的详细意义。 1、<fie sysytem>。这里用来指定你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或块信息,也可以是远程的文件系统。做过嵌入式linux开发的朋友都可能知道 mount 192.168.1.56:/home/nfs /mnt/nfs/ -o nolock (可以是其他IP)命令所代表的意义。它的任务是把IP为192.168.1.56的远程主机上的/home/nfs/目录挂载到本机的/mnt/nfs /目录之下。如果要把它写进/etc

linux 系统目录详解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3-05 11:11:49
下面红色字体为比较重要的目录 1 、树状目录结构图 2 、 / 目录 目录 描述 / 第一层次结构 的根、 整个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 根目录 。 /bin/ 需要在 单用户模式 可用的必要命令( 可执行文件 );面向所有用户,例如: cat 、 ls 、 cp ,和 /usr/bin 类似。 /boot/ 引导程序 文件,例如: kernel 、 initrd ;时常是一个单独的分区 [6] /dev/ 必要 设备 , 例如: , /dev/null . /etc/ 特定主机,系统范围内的 配置文件 。 关于这个名称目前有争议。在贝尔实验室关于 UNIX 实现文档的早期版本中, /etc 被称为 /etcetra 目录 , [7] 这是由于过去此目录中存放所有不属于别处的所有东西(然而, FHS 限制 /etc 存放静态配置文件,不能包含二进制文件)。 [8] 自从早期文档出版以来,目录名称已被以各种方式重新称呼。最近的解释包括 反向缩略语 如: " 可编辑的文本配置 " (英文 "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 )或 " 扩展工具箱 " (英文 "Extended Tool Chest") 。 [9] /etc/opt/ /opt/ 的配置文件 /etc/X11/ X_Window 系统 ( 版本 11) 的配置文件 /etc/sgml/ SGML

How to Compile Qt from Source Code on Linux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3-05 10:57:00
原文: https://www.ics.com/blog/how-compile-qt-source-code-linux In previous blogs I have covered installing Qt and Qt Creator on Windows and on Linux using the Qt installer and pre-built binaries. In this post, aimed at developers with novice-level Qt skills, we'll look at how you can build Qt yourself from source code. Rationale Why would you want to build Qt from source? While the downloadable pre-compiled binaries are convenient and save time, you may want to build Qt using a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from that provided by The Qt Company. You may, for example, want to enable or disable

Git的分支管理(三)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3-05 09:57:55
Feature分支 当新建一个分支feature1后,开发完功能,还没来得及合并,这个时候要删掉feature1分支。 用 git branch -d feature 会发现提示,没有合并无法删除,这时候就要强制删除,用以下命令: $ git branch -D feature-vulcan 多人协作 远程仓库里的信息怎么查看: $ git remote 默认名为origin,也可以用 git remote -v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 git remote -v origin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fetch) origin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push) 上面显示了可以抓取和推送的 origin 的地址。如果没有推送权限,就看不到push的地址。 推送分支 推送分支,就是把该分支上的所有本地提交推送到远程库。推送时,要指定本地分支,这样,Git就会把该分支推送到远程库对应的远程分支上: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如果要推送其他分支,比如 dev ,就改成: $ git push origin dev 但是,并不是一定要把本地分支往远程推送,那么,哪些分支需要推送,哪些不需要呢? master 分支是主分支,因此要时刻与远程同步;

(轉貼) Fedora Core 7 Linux ThinkPad X61 安裝筆記(T60/T61也適用)-新增升級Fedora 8的方法 (NB) (ThinkPad) (X61) (Linux) (CentOS)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3-05 05:33:32
Abstract mezl在Mobile01所發表的安裝心得,我本人也還沒試過,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Introduction 一拿到X61以後就直接把硬碟重新分割,改灌XP跟Fedora Linux, 花了一個禮拜安裝跟調整,終於把XP跟Fedora Core 7裝在X61上了 灌XP相信大家都會,所以直接跳到安裝Fedora的部份 在X61上灌Fedora最大的問題就是剛開始安裝時會抓不到硬碟或是抓到以後分割表錯誤 抓不到硬碟的情況下要把硬碟改成Compatibility模式 1.按下電源開關,開機時請按「F1」鍵,之後會進入BIOS畫面。 2.進入BIOS之後,進入「Config」頁面 3.再進入「Serial ATA(SATA)」頁面 4.將原先的「AHCI」改成「Compatibility」 [Ref]http://www.tpuser.idv.tw/articles/santarosa-test-wxp.html 原本我都習慣直接把GRUB灌在MBR裡,利用grub來做多重開機,可是在X61上,這樣的作法卻因為硬碟分割比較複雜(有還原磁區,SATA硬碟) 所以當我裝完Fedora之後,剛灌好的XP就掛掉了,努力了一個晚上就是沒有辦法把兩個系統都修好,最後只好整顆硬碟format掉,兩個都重灌。 所以這次我採用最不會影響Windows的方式來安裝

从文件系统到磁盘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3-04 23:56:22
https://www.cnblogs.com/kexinxin/p/9939090.html " I/O控制为最底层,由 设备驱动程序 和中断处理程序组成,实现内存与磁盘之间的信息传输。设备驱动程序可以作为翻译器。其输入由高层命令组成,如"retrieve block 123"。其输出由底层的、硬件特定的命令组成,这些命令用于控制硬件控制器,通过硬件控制器可以使I/O设备与系统其它部分相连。 基本文件系统 只需要向合适的设备驱动程序发送一般命令就可对磁盘上的物理块进行读写。每个块由其数值磁盘地址来标识(例如,驱动器I,柱面(cylinder)73,磁道(track)3,扇区(sector) 10)。 " -------------------------- 计算机是如何找到确定路径下的文件的? ————————————————文件系统如何存取文件的: 1)、根据文件名,通过Directory里的对应关系,找到文件对应的Inodenumber 2)、再根据Inodenumber读取到文件的Inodetable 3)、再根据Inodetable中的Pointer读取到相应的Blocks ———————————————— 文件系统是如何将path转变为真正的block地址的。简而言之,inode树组成了目录树,通过树形查找获取磁盘信息。 也就是说目录内容:文件名vsinode号

linux基础--文件查找find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3-04 18:39:01
语法 find [path...] [options] [expression] [action] 命令 路径 选项 表达式 动作 使用方法 按照文件名查找(重点) 选项用 name 例:把跟下的所有yum文件找出来 按照文件大小查找(重点) 选项用 size 按照深度查找(了解) [root@localhost ~] # find / -maxdepth 4 -a -name "ifcfg-en*" / etc / sysconfig / network - scripts / ifcfg - ens33 按照文件类型(重点) 查看/dev文件下的b(设备文件)文件类型 [root@localhost ~] # find /dev -type b / dev / dm - 2 / dev / dm - 1 / dev / dm - 0 / dev / sr0 / dev / sdd / dev / sdc / dev / sdb / dev / sda2 / dev / sda1 / dev / sda 按照文件权限查看文件(了解) 查看隐藏文件,权限为644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 find . -perm 644 -ls 34373796 4 - rw - r- - r- - 1 root root 18 Dec 28 2013 . / . bash

跟高手学习LINUX笔记-14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20-03-04 17:31:37
第14节RAID磁盘阵列的原理与搭建 14.1 RAID概念与企业级常用RAID 0, 1,5,10的工作原理 14.1.1RAID概念 RAID:廉价可冗余磁盘阵列,用多块普通硬盘组合来提升可靠性、提升读写速度等一种方式 一般企业用得最多的就是 RAID 0, 1,5,10 RAID 0: 带区卷,加快读写速度,不容错,最少两块硬盘组成 磁盘利用率为100% RAID 1: 镜像卷,读写速度跟一块硬盘相同,容错,最少两块硬盘组成,磁盘利用率为50% RAID 5: 奇偶校验的条带卷,读写速度快,容错,最少三块硬盘构成,允许坏一块盘磁盘利用率: (n-1)/n RAID 10:RAID1的安全+RAID0的高速,读写速度快,容错最少四块硬盘构成 14.1.2 RAID硬盘失效处理 一般两种处理方法:热备和热插拔 1)热备:HotSpare 情形:当冗余的RAID组中某个硬盘失效时,在不干扰当前RAID系统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用RAID系统中另外一个正常的备用硬盘自动顶替失效硬盘,保证RAID系统正常运行 A:全局式:备用硬盘为系统中所有的冗余RAID组共享 B:专用式:备用硬盘为系统中某一组冗余RAID组专用 2)热插拔:HotSwap 情形: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用正常的物理硬盘替换RAID系统中失效硬盘。 一般品牌服务器上用的SAS硬盘都支持热插拔替换功能 14.1.3

跟高手学习LINUX笔记-15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3-04 17:12:57
第十五章 LVM管理和LVM分区系统损坏如何挂载导数据实战 本节所讲内容: 15.1 LVM的工作原理 15.1.1 LVM的实用性 实战运用场景:对生产用服务器磁盘空间利用率是运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存储数据的分区磁盘空间不够了对生产用服务器影响很大。 处理方式常用有以下两种 没有引入LVM: 1、发布服务器停机通知-->停用服务-->关机增加硬盘-->分区格式化挂载-->将数据拷到新的位置-->修改相关的配置文件-->启动服务恢复业务-->发布业务恢复通知 引入LVM: 2、发布服务器停机通知-->停用服务-->关机增加硬盘-->分区LVM在线动态扩容->启动服务恢复业务-->发布业务恢复通知 从上面的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响如下: 1)最大也是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拷贝数据及修改配置文件,在现阶段动辄T级别的数据,这个时间会很长的 2)对于大型软件配置文件关联性很强,一个地方修改不好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15.1.2 LVM的工作原理 LVM是在物理工作层与系统工作层中间加入了一个逻辑管理层,所以再对物理磁盘操作的时候不再单纯使用操作系统的分区格式化,而是引入了叫逻辑卷的管理 15.1.3 LVM的相关定义 物理存储介质:也就是我们常用的物理磁盘,但分区时设置让LVM能识别的格式--选择t-->8e 物理卷PV:物理卷就是LVM的基本存储逻辑块,可以想像成一袋袋面粉 卷组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