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用户/磁盘/内存/网络 管理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3-03 22:54:56
用户管理 一些细节 root 用户为根用户,也就是 系统管理员 拥有全部权限 一个用户只能拥有一个 GID ,但是还可以归属于其它附加群组 用户管理的重要配置文件: /etc/passwd 用户名 密码位 UID 归属GID 姓名 $HOME目录 登录Shell /etc/shadow 用户名 已加密密码 密码改动信息 密码策略 /etc/group 群组名 密码位 GID 组内用户 /etc/gshadow 群组密码相关文件,不重要 /etc/sudoers 用户名 权限定义 权限 可以使用 pwconv 命令创建影子密码,将 /etc/passwd 文件中的密码转换到 /etc/shadow 文件 su [用户名] 切换到其它用户,默认切换到root用户。提示密码为将切换用户密码 -f 快速切换,忽略配置文件 -l 重新登录 -m , -p 不更改环境变量 -c < 命令 > 切换后执行命令,并退出切换 sudo [命令] 以其它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默认以root的身份执行。提示密码为当前用户密码 -s 切换为 root shell -i 切换为 root shell ,并初始化 -u < 用户名 |UID> 执行命令的身份 -l 显示自己的权限 passwd [用户名] 设定用户密码 -d 清除密码 -l 锁定用户 -e 使密码过期,在下次登录时更改密码 -S

Git-第四篇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3-03 22:48:27
git分支管理 在IntelliJ IDEA中使用git 第一章:创建合并分支 在我们每次的提交,Git都把它们串成一条时间线,这条时间线就是一个分支。截止到目前,只有一条时间线,在Git里,这个分支叫主分支,即master分支。HEAD指针严格来说不是指向提交,而是指向master,master才是指向提交的,所以,HEAD指向的就是当前分支。 一开始的时候,master分支是一条线,Git用master指向最新的提交,再用HEAD指向master,就能确定当前分支,以及当前分支的提交点: 每次提交,master分支都会向前移动一步,这样,随着你不断提交,master分支的线也越来越长。 当我们创建新的分支,例如dev时,Git新建了一个指针叫dev,指向master相同的提交,再把HEAD指向dev,就表示当前分支在dev上: 你看,Git创建一个分支很快,因为除了增加一个dev指针,改改HEAD的指向,工作区的文件都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从现在开始,对工作区的修改和提交就是针对dev分支了,比如新提交一次后,dev指针往前移动一步,而master指针不变: 假如我们在dev上的工作完成了,就可以把dev合并到master上。Git怎么合并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master指向dev的当前提交,就完成了合并: 所以Git合并分支也很快!就改改指针,工作区内容也不变!

Git教程——临时修改 (stash)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3-03 21:14:22
文章目录 1.前言 2.暂存修改 3.做其它任务 1.前言 想想有天在开开心心地改进代码, 突然接到老板的一个电话说要改之前的一个程序. 怎么办? 虽然还需要很久时间才能改进完自己的代码, 可我有强迫症, 又不想把要改的程序和自己改进代码的部分一起 commit 了. 这时 stash 就是我的救星了. 用 stash 能先将我的那改进的部分放在一边分隔开来. 再另外单独处理老板的任务. 2.暂存修改 假设我们现在在 dev 分支上快乐地改代码: $ git checkout dev 在 dev 中的 1.py 中加上一行 # feel happy, 然后老板的电话来了, 可是我还没有改进完这些代码. 所以我就用 stash 将这些改变暂时放一边. $ git status -s # 输出 M 1.py ------------------ $ git stash # 输出 Saved working directory and index state WIP on dev: 1d3b96c change 3 in dev ------------------- $ git status # 输出 On branch dev nothing to commit, working directory clean # 干净得很 3.做其它任务 然后我们建立另一个 branch

磁盘管理与用户管理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3-03 20:17:39
一.磁盘管理 1.df 查看磁盘分区使用状况 du 统计磁盘上的文件大小 2.MBR分区: fdisk -l       fdisk 分区路径 #开始分区       m #查看帮助信息      主分区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3.GPT分区:parted     select /dev/sdc           #切换分区     mklabel gpt     print             #打印分区      mkpart    mkpart 分区名 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rm 3            #删除3号 无 (主分区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概念 4.分区的格式化:mkfs -t ext4 /dev/sdb2 5.挂载分区:mkdir -p /mnt/test     mount /dev/sdb1 /mnt/test     umount /mnt/test 自动挂载:vim + /etc/fstab    /dev/ /mnt/test ext3 defaults 0 0    设备名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6.swap交换分区: 建立一个普通的linux分区       修改分区类型的16进制编码       格式化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6        swapon /dev/sdb6       

磁盘管理(笔记)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3-03 20:16:01
磁盘管理 文件系统管理 重新创建文件系统会损坏原有文件 mkfs: make file system -t FSTYPE mkfs -t ext2 = mkfs.ext2 mkfs -t ext3 = mkfs.ext3 专门管理ext系列文件: mke2fs -j: 创建ext3类型文件系统 -b BLOCK_SIZE: 指定块大小,默认为4096;可用取值为1024、2048或4096; -L LABEL:指定分区卷标; -m #: 指定预留给超级用户的块数百分比 -i #: 用于指定为多少字节的空间创建一个inode,默认为8192;这里给出的数值应该为块大小的2^n倍; -N #: 指定inode个数; -F: 强制创建文件系统; -E: 用户指定额外文件系统属性; blkid: 查询或查看磁盘设备的相关属性 UUID TYPE LABEL e2label: 用于查看或定义卷标 e2label 设备文件 卷标: 设定卷标 tune2fs: 调整文件系统的相关属性 -j: 不损害原有数据,将ext2升级为ext3; -L LABEL: 设定或修改卷标; -m #: 调整预留百分比; -r #: 指定预留块数; -o: 设定默认挂载选项; acl -c #:指定挂载次数达到#次之后进行自检,0或-1表关闭此功能; -i #: 每挂载使用多少天后进行自检;0或-1表示关闭此功能;

linux_磁盘分区挂载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3-03 20:15:41
磁盘管理: df : 查看磁盘分区以及使用情况 -h -i -P 设备文件: b: 按块为单位,随机访问的设备 硬盘 c: 按字符为单位,线性设备 键盘 ll /dev 主设备号: (major number) 标识设备类型 次设备号: (minor number) 标识同一种类型中的不同设备 创建设备文件: mknod [-m mode] dev_name dev_type [major_num] [minor_num] 硬盘设备的设备文件名: 同一种类型下使用a,b,c...来区别不同的设备 IDE,ATA: /dev/hd* 第一个IDE口: 主、从 hda、hdb 第二个IDE口: 主、从 hdc、hdd SATA: /dev/sd* SCSI: /dev/sd* USB: /dev/sd* sda: sda1: 第一个主分区 sda2 sda3 sda4 sda5:第一个逻辑分区 管理磁盘分区: 查看当前系统识别了几块硬盘设备: fdisk -l # fdidk /dev/sda -->进入磁盘sda分区管理 p : 显示当前硬件的分区信息,包括未保存的改动 n : 创建新分区 e : 拓展分区 p : 主分区 d : 删除一个分区 w : 保存退出 q : 不保存退出 t : 修改分区类型 L : l : 显示支持的所有类型 # partprobe

14_磁盘管理_及文件系统管理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3-03 20:14:59
磁盘管理: 机械式硬盘: U盘,光盘,软盘,硬件,磁带 ln [ -s -v ] SRC DEST 硬链接: 1、只能对文件创建,不能应用于目录 2、不能跨文件系统 3、创建硬链接会增加文件被链接的次数 符号链接: 1、可应用于目录 2、可以跨文件系统 3、不会增加被链接文件的链接次数 4、其大小为指定的路径所包含的字符个数 du -s -h df   -h   -i 链接: 设备文件   b:按块为设备,随机访问的设备。硬盘   c:按字符为单位,线性设备。键盘 /dev   主设备号(major number)     标识设备类型   次设备号(minor number)   标识同一种类型中不同设备 创建设备文件 mknod mknod [OPTION].. NAME TYPE [MAJOR MINOR] -m MODE 硬盘设备的设备文件名: IDE,ATA:hd STAT:sd SCSI:sd USB:sd a,b,c...来区别同一种类型下的不同设备 IDE: 第一个IDE口:主盘,从盘 /dev/hda,/dev/hdb 第二个IDE口:主盘,从盘 /dev/hdc,/dev/hdd sda,sdb,sdc。。。 hda:   主分区只能有四个   hda1:第一个主分区   hda2:   hda3:   hda4:   逻辑分区只能从5开始   hda5

Linux 文件系统挂载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3-03 20:12:41
文件系统挂载简介 磁盘分区和格式化完成后,磁盘分区要想能够使用,就需要挂载,在挂载某个分区前需要先建立一个挂载点 挂载:将新的文件系统关联至当前根文件系统 卸载:将某文件系统与当前根文件系统的关联关系移除;卸载时设备没有进程在使用 挂载点:作为要挂载文件系统的访问入口;挂载点事先必须存在;不会被进程使用到的目录;挂载点下原有文件将会被临时隐藏 文件系统挂载管理工具 mount  不跟任何参数显示当前系统已经挂载的设备及挂载点   cat /proc/mounts 显示内核中挂载的设备,mount命令就是去读取该文件显示出来   cat /etc/mtab mount命令去挂载和卸载的操作信息会记录到该文件,也可以显示系统挂载的设备 mount [options] -t FSTYPE -o [option] 设备名称 挂载点 [options] 命令选项   -n        挂载后不更新操作记录到/etc/mtab文件   --bind dir1 dir2 将dir1挂载到dir2上,使得dir2也能访问dir1的文件(绑定某个目录到另外一个目录)   -t FSTYPE     指定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r        只读挂载   -w        读写挂载   -L LABLE     指定卷标名,用卷标名字挂载;也可以使用LABLE="lable"   -U

Linux--逻辑卷LVM 交换分区swap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3-03 17:27:22
目的:管理磁盘的一种方式,性质与基本磁盘无异 特点:随意扩张大小,缩减大小,快照备份。 术语 PV:物理卷(Physical volume) VG:卷组(Volume Group) LV:逻辑卷(Logical Volume) 一、创建LVM 准备物理磁盘 0. 准备物理磁盘 [ root@server0 ~ ] # ll /dev/sd* brw - rw - - - - . 1 root disk 253 , 32 Jun 6 17 : 38 / dev / sdc brw - rw - - - - . 1 root disk 253 , 48 Jun 6 17 : 38 / dev / sdd brw - rw - - - - . 1 root disk 253 , 64 Jun 6 17 : 38 / dev / sde 1 将物理磁盘,转换成物理卷-PV [ root@server0 ~ ] # pvcreate /dev/sdc Physical volume "/dev/sdc" successfully created 查看PV信息 [ root@server0 ~ ] # pvscan PV / dev / vdd lvm2 [ 2.00 GiB ] Total : 1 [ 2.00 GiB ] / in use : 0 [ 0 ] / in no VG : 1

Git分支基础操作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3-03 17:26:23
创建分支 $ git checkout -b dev Switched to a new branch 'dev' git checkout命令加上-b参数表示创建并切换,相当于以下两条命令: $ git branch dev $ git checkout dev Switched to branch 'dev' 然后,用git branch命令查看当前分支:git branch命令会列出所有分支,当前分支前面会标一个*号。 $ git branch * dev master 切换回master分支: $ git checkout master Switched to branch 'master' 我们把dev分支的工作成果合并到master分支上: $ git merge dev Updating d46f35e..b17d20e Fast-forward readme.txt | 1 +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合并完成后,就可以放心地删除dev分支了: $ git branch -d dev Deleted branch dev (was b17d20e). 解决冲突:(廖雪峰)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896043488029600/900004111093344 拉取 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