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

五种单例模式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1-28 18:41:15
1 使用模块 class Singleton(object): def foo(self): pass singleton = Singleton() 将上面的代码保存在文件 mysingleton.py 中,要使用时,直接在其他文件中导入此文件中的对象,这个对象即是单例模式的对象 2 使用装饰器 def Singleton(cls): _instance = {} def _singleton(*args, **kargs): if cls not in _instance: _instance[cls] = cls(*args, **kargs) return _instance[cls] return _singleton @Singleton class A(object): a = 1 def __init__(self, x=0): self.x = x a1 = A(2) a2 = A(3) 3 使用类 class Singlet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ass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Singleton, "_instance"): Singleton._instance = Singleton(*args, *

java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8 18:05:39
单例模式 常见的几种写法 一些扩展 单例模式 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常见的几种写法 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12345678910111213 public class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懒汉式(线程安全) 12345678910111213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懒加载,但效率低 饿汉式 12345678910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单例模式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1-28 16:34:41
publ 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优点: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创建方式 1.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延迟加载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2.懒汉式,线程安全,延迟加载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单例模式——四种写法详解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8 16:27:54
单例定义 : 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巧妙利用了编程语言的一些语法规则:构造函数private, 然后提供一个public的方法返回类的一个实例;又方法和返回的类的实例都是static类型,所以只能被类所拥有,而不能被实例化类的对象拥有。这样一个类就只能有一个实例了。 最简单的写法(非线程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tnce()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2. 加”synchronized“保证多线程下的线程安全(同步代码块,高频访问时,性能较差)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tnce() { if (uniqueInstance ==

34-单例模式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8 16:15:13
单例模式 python的单例模式就是一个类的实例只能自始自终自能创建一次。应用场景比如说数据库的连接池。 单例设计模式是怎么来的?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当业务并发量非常大时,那么就会出现重复创建相同的对象,每创建一个对象就会开辟一块内存空间,而这些对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有没有办法使用得内存对象只创建一次,然后再随处使用呢?单例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实现方式 1、创建一个类静态字段(类变量)__instance 2、创建一个静态函数,通过函数的逻辑判断 __instance是否已存在,如不存在就将对象值赋于__instance,即__instance = 类(),否则直接返回__instance,也即创建的对象都是一样的 3、使用单例模式创建对象时直接通过类调用静态函数创建即可 普通模式 class A: pass a = A() print(id(a)) b = A() print(id(b)) 程序改进 class A(object): __instance = None def __new__(cls): if cls.__instance == None: cls.__instance = object.__new__(cls) return cls.__instance else: return cls.__instance a = A() print

js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28 15:40:34
单例模式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模式,有一些对象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比如线程池、全局缓存、浏览器中的 window 对象等。 JavaScript 中的单例模式 1. 使用命名空间 在JavaScript里,实现单例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方式是使用对象字面量的方法,其字面量里可以包含大量的属性和方法: let people = { name: "Jack", age: 18, play() { console.log('i like game'); } } 还可以动态地创建命名空间 // 定义对象 var MyApp = {}; // 对象的方法 MyApp.namespace = function( name ){ // 将参数分割成数组 var parts = name.split( '.' ); // 定义变量 var current = MyApp; // 创建对象里面的属性 for ( var i in parts ){ if ( !current[ parts[ i ] ] ){ current[ parts[ i ] ] = {}; } current = current[ parts[ i ] ]; } }; MyApp.namespace( 'event' ); MyApp.namespace(

设计模式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1-28 15:30:16
目录 一、创建型模式 1. 单例模式 1.1请手写一个单例 1.2单例模式的优点和应用? 1.3单例模式的缺点 2. 工厂类相关模式 2.1工厂模式、简单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2.2工厂模式的优点和应用 2.3工厂模式的不足 3、建造者模式 3.2建造者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3.3建造者模式的缺点 4、原型模式 4.1原型模式 4.2原型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4.3原型模式的缺点 二、结构类设计模式 1、适配器模式 1.1适配器模式 1.2适配器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2、桥接模式 2.1桥接模式 2.2桥梁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3、 装饰器模式 3.1对装饰器的理解 ,并写出一个计时器记录方法执行性能的装饰器? 3.2装饰器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3.3装饰器模式的缺点 4、组合模式 4.1组合模式 4.2组合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4.3组合模式的缺点 5、门面模式 5.1门面模式 5.3门面模式的缺点 6、享元模式 6.1享元模式 6.2享元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6.3享元模式的缺点 7、代理模式 7.1代理模式 7.2代理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7.3代理模式的缺点 三、行为类设计模式 1、策略模式 1.1策略模式 1.2策略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1.3策略模式的缺点 2、责任链模式 2.1责任链模式 2.2责任链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2.3责任链模式的缺点 3、 命令模式 3

挑战10个最难的Java面试题(附答案)【上】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19-11-28 14:32:55
这是收集的10个最棘手的Java面试问题列表。这些问题主要来自 Java 核心部分 ,不涉及 Java EE 相关问题。你可能知道这些棘手的 Java 问题的答案,或者觉得这些不足以挑战你的 Java 知识,但这些问题都是容易在各种 Java 面试中被问到的,而且包括我的朋友和同事在内的许多程序员都觉得很难回答。 1 为什么等待和通知是在 Object 类而不是 Thread 中声明的? 一个棘手的 Java 问题,如果 Java编程语言不是你设计的,你怎么能回答这个问题呢。Java编程的常识和深入了解有助于回答这种棘手的 Java 核心方面的面试问题。 为什么 wait,notify 和 notifyAll 是在 Object 类中定义的而不是在 Thread 类中定义 这是有名的 Java 面试问题,招2~4年经验的到高级 Java 开发人员面试都可能碰到。这个问题的好在它能反映了面试者对等待通知机制的了解, 以及他对此主题的理解是否明确。就像为什么 Java 中不支持多继承或者为什么 String 在 Java 中是 final 的问题一样,这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答案。 为什么在 Object 类中定义 wait 和 notify 方法,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理由。从我的面试经验来看, wait 和 nofity 仍然是大多数Java 程序员最困惑的,特别是2到3年的开发人员

单例模式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28 14:03:23
单例是java中常见的模式,大多数人对这个都有一定的了解。 单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只有一个实例对象 2.这个对象由自身类创建 3.这个对象由自身类提供 单例写法有好多种,今天来说说饿汉模式和懒汉模式 一丶饿汉模式 //饿汉模式 class EagerSingleton {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publ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模式的实例在类初始化的时候就创建完成所以天生就是线程安全 二丶懒汉模式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LazySingleton(){}; //普通懒汉模式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线程安全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1-28 13:34:04
单例模式的作用 保证在Java应用程序中,一个类Class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使用单例模式还可以节省内存,有利于Java垃圾回收。 单例模式的意义 有些对象我们只需要一个,如线程池,缓存,硬件设备等如果存在多个实例会有造成冲突,结果不一致性的问题。 很多无状态对象我们希望通过使用单例,来节省资源,如Spring框架管理bean默认使用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实现原理 私有构造 提供全局访问点 经典单例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定义一个静态变量存储当前类的对象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 null;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定义一个静态方法返回类的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分析:在单线程情况下经典单例模式没有什么问题,且实现简单。但是,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会出现问题,当有两个线程都执行了if(uniqueInstance==null) 发现为空,然后各自创建了一个对象,就会出现问题. 单例模式的改进 懒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