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Linux 内存磁盘管理命令笔记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02 03:43:42
内存查看 命令    free 使用free可以查看内存和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为了更人性化的显示 可以使用参数 -mgt 将结果按照(M G T)显示 默认为kb    top 使用top命令可以显示动态的内存和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磁盘查看 命令    fdisk -l 可以查看磁盘和分区情况    df -h 还可以查看磁盘挂载情况    du file 查看file文件大小 可以使用 -mgt      du 查看文件实际占用空间大小 ls 查看文件inode节点中的信息大小    dd if=/dev/zero bs=4M count=10 seek=20 of=bfile 从if 复制字节到of     bs为blocksize count为多少个bs seek为从bfile哪儿开始 seek用来创建文件空洞 文件系统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 ext4(manjaro) xfs(centos) ntfs(windows) 这儿记录的是ext4基本信息:   超级块 磁盘开头部分记录磁盘分区信息 比较重要 会有 超级块副本    inode 为i节点 保存除文件名以外的文件信息(文件名保存在父目录的inode中) 可使用ls -i查看文件inode编号    datablock 保存文件内容 inode节点会有指针指向datablock  一个形象的比喻 inode 为火车头

CentOS 虚拟机 下载及 搭建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2 02:50:32
CentOS 虚拟机安装包下载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DIASmm5nOmeYzDcJKJhWg 提取码:ystj CentOS7 安装配置流程 第一步:创建好虚拟机 ​ 第二步:装入镜像文件 ​ 第三步:开机 ​ 第四步:选择 ​ 第五步:选择语言 ​ 第六步:设置时间 调整到正确时间 ​ 第七步:软件选择 ​ 第八步:磁盘分区 1 2 3 4 5 6 ​ 除了swap分区,其他分区都使用ext4 ​ 第九步:取消KDUMP ​ 第十步:网络设置 ​ ​ ​ ​ ​ ​ 第十二步:设置root密码 ​ 第十三步:重启 ​ 第十四步:接受协议 ​ 第十五步:完成配置 ​ 第十六步:确认语言 ​ 第十七步:确认输入法 ​ 第十八步:确认位置服务 ​ 第十九步:确认时区 ​ 第二十步:在线账号 ​ 第二十一步:创建新的系统账号 ​ 第二十二步:创建密码 ​ 第二十三步:完成 ​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ushaopei/p/11727031.html

磁盘分区20191017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1 18:24:40
1、磁盘存储 磁盘分区主流2种: MBR最大分区不超过2T,1块硬盘最多4个主分区,也可以3(主)+1(扩展下N个逻辑分区);GPT支持128个分区,全是主分区; 2、创建磁盘: 查看磁盘分区表信息 [root@localhost ~ ] #hexdump -C -n 512 /dev/sdb 000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 | * 00000200 1.1、MBR或GPT,命令: [root@localhost ~ ] #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命令命令最后选择分区类型GPT或msdos Information: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2、查询创建结果: [root@localhost ~ ] # fdisk -l /dev/sdb Disk /dev/sdb: 10 Gi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一:磁盘分区策略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01 17:06:56
对于服务器而言,不管是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分区情况影响系统性能.磁盘分区之后再格式化成某一格式的系统文件,最后在存储用户或系统数据,数据所在分区容易读到数据则响应速度越快.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严重可出现“数据饥饿”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磁盘的一些特性(影响I/O的物理因素): 1> 存储密度 (越靠外道存储密度越大),(转速相同,靠外数据读入较多) -----存放用户数据 划分分区:在磁盘上划分一定范围内的扇区 格式化:在分区基础上,标识每个扇区 划分分区速度 > 格式化速度 注意:分区号越低越在外边 2> 总线速度远远低于kernel处理 3> 寻道时间(在不同磁道切换的时间) 在看一张磁盘结构图: 大家先了解“扇区是从外围开始计数的”,具体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资料参考一下,默认分区都是从外围开始的,但是我们在使用时必须结合磁盘的物理属性和自己的需求来划分分区。原则:越是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磁盘的最外侧。 实施1:安装rhel6.0时,无法指定起始扇区号,只能在划分分区时要不就先划分一些存储频繁访问的分区,剩下的给系统使用。 注意:分区编号低的给频繁访问的数据 实施2:要不就自己计算使用具体的柱面数,自己指定起始位置(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记录) 一个柱面大概7M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swap,/var,/home,

命令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1 07:46:49
命令 序号 命令 作用 1 gpedit.mac 组策略 2 NsLookup IP地址侦测器,是一个监测网络中DNS服务器是否能正确实现域名解析的命令工具.在Windows 95中没有这个工具 3 explorer 打开资源管理器 4 logoff 注销命令 5 shutdown 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6 notepad 打开记事本 7 cleanmgr 磁盘清理 8 compmamt.msc 计算机管理 9 charmap 字体映射表 10 diskmgmt.msc 磁盘分区管理 11 calc 启动计算器 12 dfrg.msc 磁盘碎片整理 13 chkdsk.exe chkdsk磁盘整理 14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15 rononce -p 15秒关机 16 regedt32 注册表编辑器 17 regedit 注册表 18 mem.exe 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19 winver 检查windows版本 20 taskmgr 打开任务管理器 21 mspaint 打开画图板 22 mmc 打开控制台 23 utilman 辅助工具管理器 24 sndvol 打开音量控制器 25 evebtvwr 打开事件查看器 26 eudcedit 打开造字程序 27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pamela1226/p/11669688

磁盘分区工具fdisk详解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01 07:29:51
fdisk 是linux中常用的磁盘分区工具,受mbr分区表 限制,fidsk工具只能给小于2T的磁盘划分分区。 首先进入liux,在开机前添加100G的磁盘并 ls /dev/sd*查看 交互式分区划分(如上图所示划分磁盘sdb) 这里我们输入n添加分区 选择创建主分区 再创建个扩展分区 再创建逻辑分区 最后按w保存 然后ls /dev/sd*可以看到刚划分的分区 格式化磁盘, mkfs.ext4 /dev/sdb1。只有格式化后的磁盘才能挂载到系统中使用 创建/liuhui目录并挂载mount /dev/sdb1 /liuhui。然后df -h查看挂在情况 vim /etc/fstab中加入如下一行内容 或vim /etc/rc.local添加 mount /dev/sdb1 /liuhui 最后再用命令partprobe /dev/sdb更新linx内核中硬盘分区表数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hui-xzz/p/11669211.html

详解Linux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1 05:08:37
磁盘基础 硬盘结构 物理结构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 2 面。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数据结构 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 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引导扇区。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 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柱面: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 成的一个圆柱面。 储存容量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用 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 硬件的接口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 ATA(IDE) 和 SATA 以及 SCSI 和 SAS ,接口速度不是实 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 ATA :全称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抗干扰性 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SATA :全称 SerialATA ,抗干扰性强,支持热插拔等功能,速度快,纠错能力强。 SCS I:全称是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机系统接口), SCSI 硬盘广为 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资料传输时 CPU 占用率较低

Linux入门(磁盘与挂载)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1 05:02:05
Linux入门之 磁盘管理与挂载   在我们使用计算机或者是服务器时,总会需要接入外部存储的时候,正如我们使用的移动硬盘、U盘、接入手机等,就是一个接入外部存储的过程。上述这些在接入Windows时我们都能看到系统会自动安装驱动,接着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但是在LInux下,我们若想手动接入一块硬盘,有四个步骤: 1.磁盘分区 2.格式化 3.挂载 4.存储和读取 磁盘    磁盘 是指利用磁记录技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磁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并且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不丢失。 早期计算机使用的磁盘是软磁盘(soft disk,简称软盘),如今常用的磁盘是硬磁盘(hard disk,简称硬盘)。 软盘 Soft Disk 硬盘 Hard Disk   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Linux基础命令(三)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1-30 15:47:16
1.tree 功能是以树形结构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2.cal 查看日历、时间信息。    3.passwd 修改用户密码    4.ssh 用SSH加密协议远程登录。    5.scp 用于不同主机之间复制文件 6.ifconfig 查看、配置、启用或禁用网络接口的命令    7.wget 用命令行下载文件。    8.mount 挂载文件系统    9.umount 卸载文件系统    10.fdisk 磁盘分区命令,适用于2TB以下磁盘分区。    11.w 显示已登陆系统的用户列表,并显示用户正在执行的指令。    12.bc 命令行科学计算器。    13.mkfs 格式化创建Linux文件系统。    14.crontab 定时任务命令    15.chmod 改变文件、目录权限    16.chown 改变文件、目录的属主和属组    17.chgrp 更改文件用户群组。    18.tar 打包压缩    19.vim 命令行文本编辑器。    20.iostat 统计系统的IO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ym/p/11601795.html

磁盘分区简述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1-30 12:03:14
fdisk -l 显示分区信息 fdisk -l+设备名 fdisk -l /dev/sdb 查看指定分区信息 ls /dev/sd* 查看分区前后设备状态 fdisk /dev/sdb 不加参数,直接接设备名就可以分区 n新建一个分区 p打印分区表 w将操作写入分区表并保存退出程序 d删除分区 一定要是先确认所要删除的分区号 l新建一个逻辑分区 e创建一个扩展分区 格式化磁盘: mkfs.ext4 /dev/sdb1 只有格式化后的磁盘才能挂载到系统中使用 tune2fs -c -l /dev/sdb1 执行这个命令可以避免磁盘挂载自动检查 挂载磁盘分区: df -h 显示硬盘使用情况 mount /dev/sdb1 /mnt 磁盘分区只有挂载了才能使用 vi /etc/fstab 在配置文件的最后一行写入 /dev/sdb1 /mnt ext4 defaults 0 0 vi /etc/rc.local 在最后一行加入 mount /dev/sdb1 /mnt fdisk非交互式分区 fdisk /dev/sdb<<EOF n p 1 +100M n e 2 n l +400M n l p w EOF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klp-1234/p/1158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