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CentOS7 磁盘管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7:01
一、磁盘查看 查看所有磁盘 ll / dev / sd * 不带数字的为磁盘,带数字的为磁盘的分区 查看所有磁盘的分区情况 fdisk - l 结果 WARNING : fdisk GPT support is currently new , and therefore in an experimental phase . Use at your own discretion . Disk / dev / sdd : 1000.2 GB , 1000204886016 bytes , 195352516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 logical / physical ): 512 bytes / 512 bytes I / O size ( minimum / optimal ):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 gpt # Start End Size Type Name 1 2048 1953525134 931.5G unknown ceph data WARNING : fdisk GPT support is currently new , and therefore in an experimental phase . Use

存储池的高级配置和管理―RAID-10和RAID-50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多个物理硬盘可以组成一个逻辑上连续编址的大存储空间,即 存储池 。创建了存储池的OS在使用磁盘空间时,需要在存储池中创建 逻辑磁盘 。逻辑磁盘和单独的物理磁盘可以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具有一定容量的磁盘。可以在这个磁盘上进行 分区 、 格式化 等操作;格式化后的磁盘大小就是OS可使用的空间。 存储服务器允许存储创建多个存储池,如果创建多个存储池,每一个存储池都可提供一个逻辑磁盘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基于这些逻辑磁盘创建带区卷 RAID0,这种存储结构称为 RAID 10/RAID 50 。 RAID 10是RAID 1和RAID 0的结合,在所有RAID等级中,RAID 10性能、保护功能及容量都是最佳的。 优点:能够承受多个磁盘出现故障的情况,因此可靠性更高。 不足:存在和RAID 1同样的冗余特性,磁盘利用率过低。 因此,RAID 10适用于高负载、高安全性的应用场景,存储系统高端应用的默认配置都采用RAID 10模式。 RAID 50是RAID 5和RAID 0的结合,这种结构继承了RAID 5的高磁盘利用率和RAID 0高速的优点。同时还具有以下优势: 具备更高的容错能力,因为它允许某个组内有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而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奇偶位分布于RAID 5子磁盘组上,故而重建速度有很大提高。 由此可见,RAID 50具有的优势是更高的容错能力和更快的数据读取与写入速率。

fdisk做磁盘分区,起始分区从2048块开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26:52
First Sector 起始扇区 默认从第2048块扇区开始是因为,由于EFI的兴起,要给EFI 代码留磁盘最开始的1M空间,即 2048*521/(1024*1024)=1M With the death of the legacy BIOS (ok, its not quite dead yet) and its replacement with EFI BIOS, a special boot partitionis needed to allow EFI systems to boot in EFI mode. Starting the first partition at sector 2048 leaves 1Mb for the EFI boot code. Modern partitioning tools do this anyway and fdisk has been updated to follow suit. 随着传统BIOS的死亡(不确定,它还没有完全死亡)并且用EFI BIOS替代它,需要一个特殊的启动分区来允许EFI系统以EFI模式启动。 在扇区2048处启动第一个分区会留下1Mb用于EFI引导代码。 现代分区工具无论如何都会这样做,并且fdisk已经更新 EFI是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可扩展固件接口)的缩写

Linux磁盘分区(9)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分区的基础知识:   模式:mbr分区:       1、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       2、系统只能安装主分区       3、扩展分区要占一个主分区       4、MBR最大只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gtp分区:       1、支持无限多个主分区(但操作系统可能限制,比如windows下最多128个分区)       2、最大支持18EB的大容量(EB=1024PB,PB=1024TB)       3、window7 64位以后支持gtp   windows下磁盘分区:       Linux分区:     1、对Linux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     2、Linux采用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     3、示意图           磁盘说明:       1)Linux磁盘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目前基本上位SCSI硬盘       2)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位"hdx~","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指IDE硬盘。"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

Linux磁盘分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一个硬盘就和一个大柜子一样,如果你的衣服裤子袜子等东西都随便往里面放。假如我要找一条裤子,肯定能找到,但是要花很长时间。 所以要对柜子进行合理规划,也就是分区,将它从逻辑上分为几个部分。 比如在windows中,我们把一块硬盘分为三份,然后呢,给每一份起个名字(分配盘符),叫做,C盘,D盘,E盘。 2.linux中的分区 2.1设备文件名 举个例子,我第二块硬盘的第2个分区,就叫做/dev/sdab2 2.2挂载和挂载点 linux中大多数目录都能作为挂载点。 2.3分区方案 /boot 启动分区,首先和/home意义,从目录上,本身它属于根目录。如果不分,万一根目录满了,那么系统就启动不了了。 自己实践总结: centos磁盘分区,dev中先把你电脑中的多少块硬盘分好,假如1号硬盘100g,2号硬盘1T。 比如在1号硬盘上创建3个区abc 在2号硬盘上创建3个区abc. 创建分区后,再把文件挂载上去,把/boot挂载到2号硬盘的a区分500g./root挂载到1号硬盘的b区分50g.因为所有的文件都是在/根目录下,所有把其他的区都分给/根目录。上面只是把/root,/boot目录单独分出来而已。 在虚拟机中,分给虚拟机那个镜像100g,就相当于就一个1号磁盘100g。给/boot10g,/root20g.其他70g全部给/根目录, 系统中如果不分区,一旦/根目录满了

LVM 磁盘分区扩容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前提:将磁盘中未分区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https://www.cnblogs.com/guoxiangyue/p/10033367.html 然后进行vg扩容 1 pvcreate /dev/ sdc 2 lvs 3 vgextend centos /dev/ sdc 4 lvextend -L +99G /dev/centos/ root 5 xfs_growfs /dev/centos/root 转载请标明出处: LVM 磁盘分区扩容 文章来源: LVM 磁盘分区扩容

Linux磁盘管理及文件系统使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磁盘管理基础知识 分区 fdisk parted gdisk 格式化 挂载 Linux中磁盘命名: IDE类型:/dev/hd[a-z] SCSI类型:/dev/sd[a-z] 一块磁盘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够使用:分区(非必需)-->格式化-->挂载;磁盘分区的类型有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e),主要区别在MBR只能分4个主分区超过需要分为逻辑分区,磁盘容量最大不超过2T,超过部分无法识别。 MBR 也就是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的 0 磁道、0 柱面、1 扇区中,主要记录了启动引导程序和磁盘的分区表: 由于分区表大小固定:最多只能分4个,超过需要使用扩展分区来划分逻辑分区,即使主分区再分配一个,逻辑分区命名从/dev/sda5开始。 分区 fdisk:不适用于GPT分区。 1.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用法:fdisk -l [-u] [device...]:列出指定磁盘设备上的分区情况; [root@xt ~]# fdisk -l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linux磁盘管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1.磁盘分区知识 磁盘分区知识的重点: (1)给磁盘分区的实质就是针对硬盘的0磁头0磁道1扇区的前446字节后面接下来的64bytes的分区表进行设置,即主要是划分起始以及结束磁头号、扇区号和柱面号。 (2)给磁盘分区的工具是fdisk(适合给小于2T的磁盘分区),parted(擅长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也可以给小于2T的磁盘分区),首选fdisk,只有大于2T时才会去选parted (3)一块磁盘的分区表仅有64个bytes大小,每个分区表要占用16个字节,因此一块磁盘支持四个分区表信息,即主分区+扩展分区的总量不超过4个。 (4)磁盘分区是按柱面进行划分的。 (5)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在扩展分区的基础上创建逻辑分区才行。 (6)扩展分区有自己的分区表因此扩展分区下面的逻辑分区有多个。 1.1磁盘分区注意事项要点 一块硬盘的分区方式如下组合之一 (1)任意多个主分区,但要求1<=主分区数量<=4 例如:一块硬盘可以分为4个主分区3个主分区2个主分区或者1个主分区 (2)扩展分区可以和主分区组合,但要求2<=(主分区+扩展分区)数量<=4 例如: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或者2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或1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当总分区的数量大于4个的时候,必须提前分一个扩展分区。 (3)如果要分成四个磁盘分区的话,那最多可以有两种: P+P+P+P P+P+P+E

Linux之文件系统管理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02 08:39:46
分区和文件系统 1. 什么是分区: ·· 分区就是对磁盘进行的一种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硬盘通常最多可以分成四个实际分区。其中 主分区 最多四个,最少一个, 扩展分区 最多一个,最少0个。 也就是说,主分区加上扩展分区 最多只能有四个 。 那么扩展分区是什么呢?其实扩展分区是用来划分 逻辑分区 的,因为有时候四个分区可能不能满足我们,但是又受限于当前工业水平的限制,最多只有四个分区,所以就可以在四个分区中,选择一个作为扩展分区,专门用来分逻辑分区。使得用户在表面上看来,磁盘被分为多个分区。 分区的好处其实就是索引数据的时候更加快速。因为不用再全盘搜索了,变相的提升了速度 2. 什么是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就是:操作系统在存储设备上面组织数据的方法。这个就相当于一种对磁盘的高级格式化,将每一个分区按照自己的操作系统能识别的方式来组织数据。每一种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比如Windows最开始是fat16,fat32,到现在的NTFS文件系统。Linux由最开始的ext2,ext3,到现在的ext4。 只有将磁盘分区,并且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之后,操作系统才能写入磁盘,并且操作数据。 3. 常用文件系统结构 ◆硬盘是默认无分区和格式化的。需要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做这些操作 ◆移动硬盘是NTFS格式的文件系统,所以苹果系统通常只能读取,Linux通常不能识别,读不出来 ◆USB

磁盘分区(GPT)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2 08:31:42
右击 我的电脑 → 管理 → 磁盘管理 (对磁盘1进行分区)右击 磁盘1 → 初始化 磁盘1 右击 磁盘1白色部分 → 新建磁盘分区 先创建主分区(主分区最多创建4个,扩展分区最多1个) 输入分区大小(1GB=1024MB),下图我给了10GB 创建了E盘 再创建一个扩展磁盘分区 扩展磁盘需要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新建逻辑驱动器 如图创建了F盘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D1900/p/1173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