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3 09:18:46
一、什么是用例   用例(Use Case)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用例方法最早是由Iva Jackboson博士提出的,后来被综合到UML规范之中,成为一种标准化的需求表述体系。用例的使用在RUP中被推崇备至,整个RUP流程都被称作是"用例驱动"(Use-Case Driven)的,各种类型的开发活动包括项目管理、分析设计、测试、实现等都是以系统用例为主要输入工件,用例模型奠定了整个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 二、用例图    本次用例建模采用的工程实践主题是“基于文本的对话机器人”,主要工作内容在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与训练,参与者(Actor)与系统的交互的主要体现在与机器人的对话上。 1.获取训练数据:   通过Scrapy爬虫工具爬取字幕网站字幕文件,经过数据处理成适合训练的语料 2.模型训练:   使用经过处理的语料采用Bi-LSTM+Attention网络结构进行训练 3.模型测试:   对生成的模型进行问答测试,判断其训练程度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aozhw/p/11785222.html

unittest管理测试用例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2-03 05:14:21
#coding=utf-8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from time import sleep import unittest  #导入unittest库 import HTMLTestRunner #创建一个类,并且该类继承unittest.case类 class Test_baidu(unittest.TestCase): #初始环境,每一个用例执行时都会先执行这里的代码 def setUp(self): self.dr=webdriver.Chrome()  #调用指定的浏览器并赋值给dr self.dr.maximize_window() self.dr.implicitly_wait(10)  #智能等待作用和sleep一样 self.dr.get('https://www.baidu.com') sleep(2) #测试用例---执行搜索新方硕--测试用例的脚本 def test_case2(self): self.dr.find_element_by_id('kw').send_keys(u'新方硕') sleep(3) #测试用例--执行搜索新东方 def test_case1(self): self.dr.find_element_by_id('kw').send_keys(u'新东方') sleep(3) #还原环境(结束

python-测试报告的输入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2-03 04:54:06
本文来源于 : https://www.cnblogs.com/insane-Mr-Li/p/9132078.html 我们整个自动化才是报告的环节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 1.测试用例的准备 2.测试用例的执行 3.测试报告的输出 1.测试用例的准备: 那我们就以搜孤网页做一个简单的用例: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import unittest class Case_1(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self.driver = webdriver.Chrome() self.driver.maximize_window()#放大浏览器 self.driver.get("https://www.sogou.com/") def test_001(self): self.driver.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微信').click() self.assertIn(self.driver.title,u'搜狗微信搜索_订阅号及文章内容独家收录,一搜即达') def test_002(self): self.driver.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新闻').click() self.assertIn(self.driver.title,u'搜狗新闻 -

python+unittets框架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03 04:32:55
本文来源于: https://www.cnblogs.com/insane-Mr-Li/p/9132406.html 我们整个自动化才是报告的环节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 1.测试用例的准备 2.测试用例的执行 3.测试报告的输出 1.测试用例的准备: 那我们就以搜孤网页做一个简单的用例: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import unittest class Case_1(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self.driver = webdriver.Chrome() self.driver.maximize_window()#放大浏览器 self.driver.get("https://www.sogou.com/") def test_001(self): self.driver.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微信').click() self.assertIn(self.driver.title,u'搜狗微信搜索_订阅号及文章内容独家收录,一搜即达') def test_002(self): self.driver.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新闻').click() self.assertIn(self.driver.title,u'搜狗新闻 -

软件测试各阶段测试人员的职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3:02
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也开始重视软件测试,要求软件测试人员从需求阶段介入到软件项目中,那么每个阶段软件测试人员需要做什么事情?作者以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为例,针对系统测试,讲述各阶段的任务。 1.需求阶段 需求阶段,需求人员开始发出需求文档,此时需求文档即发出评审,测试人员需要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在需求文档评审的同时,建立项目 需求模型 ,确定 软件测试范围和测试优先级 ,确定软件使用情况的外部环境、第三方软件及运行环境,确定系统测试拓扑。 2.软件总体阶段 总体文档发布,各软件功能需求基本确定,此时需要将 软件需 求与软件功能相对应,得到测试需求 ,并结合需求阶段确定的测试优先级,确定每种测试需求采用的测试技术。 3.测试准备 3.1 确定测试需求点 根据软件测试需求,编写每个功能的测试点,并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需要开发的测试工具。 3.2 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工具 最终到了测试用例编写的部分,在编写测试用例时, 按照先根据测试需求点编写功能测试用例再按照用户使用方法,编写场景和流程用例,最后编写性能测试相关用例。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建议规划测试用例执行顺序。 4.测试执行 在执行测试用例时,切记要根据软件实现情况,动态调整测试用例。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Finding-bugs/p/9349115.html

web自动化中的page object模式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9:02
一. 原理 将页面的元素定位和元素行为封装成一个page类,实现页面对象和测试用例分离 类的属性:元素定位 类的行为:元素的操作 测试用例:调用所需页面对象中的行为,组成测试用例 二. 好处 1. 当某个页面的元素发生变化,只需要修改该页面对象中的代码即可,测试用例不需要修改 2. 提高代码重用率,结构清晰,维护代码更容易 3. 测试用例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或者只需要修改少数页面对象代码即可 三. 分析 (待续。。。)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nhkzyy/p/9270830.html

白盒测试法:逻辑覆盖与路径覆盖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8:0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测试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完成程序的编写 (2)运用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测试的覆盖准则设计被测程序的测试用例,并运行测试用例检查程序的正确与否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程序的逻辑覆盖测试用例,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分支/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2)设计程序的基本路径覆盖测试用例(要求绘制控制流图,利用三种方式计算圈复杂度)。 (3)编写程序进行实际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 伪代码程序如下: 解决方案 流程图 源程序: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aih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2; int B=0;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x1 = scan.nextInt(); if ((A>1)&&(B==0)) { x1/=A; } if (A==2) { x1+=1; } else { x1-=1; } System.out.println(x1); }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injie57/p/9239677.html

白盒测试法:逻辑覆盖与路径覆盖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7:0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测试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完成程序的编写 (2)运用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测试的覆盖准则设计被测程序的测试用例,并运行测试用例检查程序的正确与否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程序的逻辑覆盖测试用例,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分支/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2)设计程序的基本路径覆盖测试用例(要求绘制控制流图,利用三种方式计算圈复杂度)。 (3)编写程序进行实际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 伪代码程序如下: 解决方案 流程图 源程序: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aih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2; int B=0;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x1 = scan.nextInt(); if ((A>1)&&(B==0)) { x1/=A; } if (A==2) { x1+=1; } else { x1-=1; } System.out.println(x1); }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injie57/p/9239677.html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3 00:34:48
首先我们理解一下用例建模和用例图的相关概念和作用,再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课题进行用例建模,抽取Abstract use case ,画出用例图,并确定每一个用例的范围 High level use case ,对关键用例进一步进行 Expanded use case 分析。 一、简介 1 、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 ---- 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 。 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 。 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 就 是用例描述 。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用例模型是一种标准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用例模型可以精确地定义软件需求,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以保证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 其次,用例模型可以成为我们评估压法工作量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迭代式开发言。迭代式开发模型里,通常依据用例模型来划分软件的开发周期:优先级别高的用例会在早期的迭代周期中实现,而优先级别低的用例则被安排在后续的迭代周期中完成。可以通过限制每个迭代周期中的用例个数来保证迭代周期长度的合理性 。 再次

golang测试框架 GoConvey使用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4:01
一下是搭建好了环境以后,使用的过程和开发的时候-遇到的一些坑。 安装golang测试框架 go get github.com/smartystreets/goconvey 下载后,在github.com/smartystreets/goconvey 目录下运行goconvey.exe文件。 出来的cmd命令页面不要关闭,否则会中断测试。 注意修改端口。默认是8080端口。可能会与开发的端口产生冲突。 测试用例必须带_test后缀,否则系统无法检测到你的测试用例。 通过 生成测试所用的单元测试http://localhost:8080/composer.html Convey( "API " , t, func () { Convey( "/v1/user/login发送post请求得到状态code And http请求 And 账号登录 测试用例" , func () { So(PostRequest(urlUserLogin), ShouldEqual, true ) }) }) Convey可无限嵌套,用于表示子测试下的关系 部分参考内容:https://blog.csdn.net/zwqjoy/article/details/79474196 开源代码地址 GoConvey 网站 : http://smartystreets.github.io/goconvey/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