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之边界值分析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2:02
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补充等价划分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对边界附近的处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检验边界附近的处理专门设计测试用例,常常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边界值分析法不仅重视输入条件边界,而且也从输出域导出测试用例。 对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   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   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7 、 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转载请标明出处: 黑盒测试之边界值分析法 文章来源: 黑盒测试之边界值分析法

有一个测试用例,比如测试列表的翻页,需要几十上百条数据, 这个 数据你怎么去造?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0:01
有一个测试用例,比如测试列表的翻页,需要几十上百条数据, 这个 数据你怎么去造? 1、可以通过写一段sql去造数据,这种针对数据只在一个表中比较好使,如果数据来自于很多个表,建议看下面的方法 2、通过接口自动化工具,录制接口脚本,然后需要多少个跑多少次就完事了 3、通过ui自动化脚本 4、如果其他环境存在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把其他环境的数据导入到我们要测试的环境 文章来源: 有一个测试用例,比如测试列表的翻页,需要几十上百条数据, 这个 数据你怎么去造?

自动化测试流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8:02
Ŀ¼ 一、编写测试用例 二、执行测试用例,查找最新测试用例,自动发送测试报告 三、定时执行测试用例 四、成果验收 环境准备: 操作系统:Windows7 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pydev 一、编写测试用例 点击返回目录 和 使用unittest框架编写测试用例实例 。 二、执行测试用例,查找最新测试用例,自动发送测试报告 点击返回目录 HTMLTestRunner模块下载地址:http://tungwaiyip.info/software/HTMLTestRunner.html 将下载的文件保存在C:\Python27\Lib目录下即可。 Python自动发邮件总结及实例说明 注释中包括实现的过程说明以及一些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coding=utf-8 ”’ Created on 2016-7-26 @author: Jennifer Project:整合自动发邮件功能,执行测试用例生成最新测试报告,取最新的测试报告,发送最新测试报告 问题,邮件始终不能显示html:将电脑时间改为北京时间即可 ”’ import unittest from HTMLTestRunner import HTMLTestRunner import time import os import smtplib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数字序列 Number Sequence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题目描述 给出一个正整数i。 编写一个程序来查找位于编号组S1S2 ... Sk序列中位置i的数字。 1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12345678912345678910123456789101112345678910 输入 输入文件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t(1≤t≤10),即测试用例的数量,每个测试用例后跟一行。 测试用例的行包含单个整数i(1≤i≤2147483647) 输出 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有一个输出行,其中包含位于位置i的数字。 样例输入 2 8 3 样例输出 2 2 已知输入查找第 n 个位的 n 的范围为 (1 ≤ n ≤ 2147483647 ),那么至少要有 31268 个组才能使得数字序列达到有第 2147483647 位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long long len[40000];//记录第i个串的长度 long long pos[40000];//记录第i个串开始位置的下标 int large[1200000];//记录最长的串 int main() { len[1]=pos[1]=1; for(int i=2;i<40000;i++) { len[i]=len[i-1]+(int)log10(i*1.0)

黑盒测试用例测试方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1:02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所有的输入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微信红包的例子【0.01-200】 按数据范围划分: 有效的:0.01-200( 1 ) 无效的:小于0.01( 2 ) 大于200( 3 ) 0.01-200区间小数点后超过2位的值 ( 4 ) 按数据类型组成划分: 有效:数字 ( 5 ) 无效:非数字类型,英文,中文,特殊字符,html标签...( 6 ) 按是否为空 有效:不为空( 7 ) 无效:为空( 8 ) 等价类划分法用例设计原则 1)划分有效及无效等价类,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二、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最有可能出错 1、定义: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边界值一般都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去寻找。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路: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0.01、200 注意:0是一个特殊值,我们在考虑边界值的时候同时也要考虑这个特殊值。负数 2、边界值的作用

httpRunner源码解读(1)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8:01
代码结构如下: httprunner文件夹:核心模块 reports文件夹:报告 tests:测试用例 重点关注 httprunner文件夹,有以下文件: templates:报告模板文件夹 built_in.py:用于yaml、json文件的内建函数 cli.py:命令行参数处理 client.py: HttpSession处理 context.py: 上下文处理类,用于将yml、json文件里的信息生成上下文信息 locusts.py:性能测试类 logger.py:日志类 report.py:报告生成类 response.py: http响应处理类 runner.py:用例执行器 task.py:任务管理类 testcase.py:用例类 utils.py:工具类 文章来源: httpRunner源码解读(1)

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设计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用户需求/原始需求 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评审过后,将不合理、无法做到的地方去掉以后的说明书) 测试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测试团队的工作计划、方式的需要、工作优先级安排) 主要解决“测什么”的问题,即指明被测对象中什么需要测试。 功能是第一要务,按照测试团队的工作要求进行计划 在后期交流中,要不断验证客户需求,要保留文档 对于测试工程师:测试一般划分为功能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 如果没有需求文档,先做冒烟测试,对软件大体有什么功能,进行了解,哪些是功能的重点,有多少功能点,把需求理出来 \1. 所有测试活动应以需求为源头和驱动 \2. 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测试 \3. 完全测试(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数据是无穷无尽的,总有测试不到的数据 \4. 没有完美的软件和完美的测试 \5. 应避免仅有程序员自己检查程序,避免随意性(避免随意测试) \6. 二八定律,把相对多的时间、成本、精力花在重要的模块、部分 \7. Good enough 不做不充分的测试,也不做过多的测试,找到测试费用和测试量之间平衡点 \8. 一定要有正确和错误验证 1、所有测试活动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测试活动应以需求(用户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为源头和驱动 2、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3、完全测试(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因为数据本身是无穷无尽的,总有无法测试到的数据、方面。没有完美的测试和完美的软件

pytest 基本用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3:02
1、断言用assert,可以进行==,!=,+,-,*,/,<=,>=,True,False,is True,is not True ,in ,not in 等判断。 2、测试文件和测试函数必须以“ test ”开头, 测试类 必须以‘ Test ’开头。 3、可以通过main()方法执行测试用例。需要指定参数和路径,还可以指定某个测试类或测试方法用“ :: ”隔开。如: pytest.main(['-s','./test_fixtures_01.py::test_multiply_5_6']) 4、Pytest提供了丰富的参数运行测试用例,‘-s’:关闭捕捉,输出打印信息。‘-v’:用于增加测试用例的冗长。‘-k’ 运行包含某个字符串的测试用例。如: pytest -k add XX.py 表示运行XX.py中包含add的测试用例。 ‘q’:减少测试的运行冗长。‘-x’:出现一条测试用例失败就退出测试。 在调试阶段非常有用,当测试用例失败时,应该先调试通过,而不是继续执行测试用例。 pytest还可以运行测试目录:pytest 目录 5、 来源:博客园 作者: 林深时见鹿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wzjbg/p/11618515.html

Robot Framework自定义测试库的作用域的理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3:02
  robot framework中,强大的测试库api支持,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定义测试库,导入后可使用自定义库中相应的关键字。   当自定义的测试库是类库,则需要考虑一个问题:类实例。用类实现的库可以有内部状态, 这些状态可以被关键字或构造函数修改. 因为这些状态会影响到关键字实际的行为, 所以, 保证一个测试用例不会意外地影响到另一个用例显得非常重要. 这种依赖行为有可能造成非常难定位的bug。例如, 添加了新的测试用例, 而这些用例使用库的方式并不一致。   Robot Framework 为了保证测试用例之间的独立性, 默认情况下, 它为每个测试用例创建新的测试库实例. 然而, 这种方式不总是我们想要的, 比如有时测试用例需要共享某个状态的时候. 此外, 那些无状态的库显然也不需要每次都创建新实例。实例化测试库类的方式可以通过属性ROBOT_LIBRARY_SCOPE 定义的三个作用域来控制   1.TEST CASE:为每个测试用例创建测试库实例,用例间相互独立,此为默认情况;   创建测试库类:GTest.py 1 class GTest ( object ): 2 3 ROBOT_LIBRARY_SCOPE = "TEST CASE" 4 counter = 0 5 6 def __init__ ( self ): 7 GTest . counter += 1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