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

简单的测试用例计划放法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3 13:32:44
1、什么是测试用例? 概念:指的是在测试之前设计一套信息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步骤、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1》测试用例可以针对黑盒测试设计用例,也可以针对白盒测试用例。《2》编写测试用例的唯一标准:是根据用户需求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因? 软件测试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为了将软件测试行为转换为可管理的具体量化模块,需要创建和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用例的四性(四个特性)? 1、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边界的、越界的以及极限输入数据操作等。2、针对性:对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有针对性的测试、3、可判定性: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的期望结果。4、可重现性: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4、测试用例的基本原则? 1、利用成熟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来指导设计。2、测试用例的代表性。3、测试用例的可判定性。4、测试用例的针对性。5、测试用例的可重观性。6、足够详细,准确和清晰的步骤。7、测试用例必须符合内部的规范的要求。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uichuyouren/p/11797259.html

JUnit源码与设计模式欣赏——JUnit学习(三)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3 11:32:15
先介绍下这篇博文的由来,之前已经对JUnit的使用经行了深入的介绍和演示( 参考JUnit学习(一) , JUnit学习(二) ),其中的部分功能是通过分析JUnit源代码找到的。得益于这个过程有幸完整的拜读了JUnit的源码十分赞叹作者代码的精美,一直计划着把源码的分析也写出来。突发奇想决定从设计模式入手赏析JUnit的流程和模式的应用,希望由此能写出一篇耐读好看的文章。于是又花了些时日重读《设计模式》以期能够顺畅的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由于个人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疏漏,还请各位高手多多指出、讨论。 测试用例的一生——运行流程图 图一 TestCase运行时序图 首先,介绍下JUnit的测试用例运行会经过哪些过程,这里说起来有些抽象会让人比较迷惑,在看了后面章节的内容之后就比较清晰了: Client(JUnitCore、Eclipse) :这里是TestCase开始的地方,如果是Main函数来启动测试用例的话一般会调用JUnitCore的方法,如果是在Eclipse中使用JUnit插件则实际上调用的是 org.eclipse.jdt.internal.junit4.runner. JUnit4TestClassReference这个类。 Request(org.junit.runner.Request) :Client会根据测试类或方法而创建一个Request实体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03 10:09:08
一. 工程实践项目分析 在使用用例以及用例建模的方法之前,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工程实践项目: 首先,我所选的是一个企业项目,题目为 “物联网组网智能分析引擎” ; 其次,项目描述为:通过爬取现有物联网设备组网的数据或采用现场调研的方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开发新型物联网设备提供参考与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包括成本、典型组网方式、开发周期、测试标准、交付周期、功能。 所以,能够提取出其中的关键词为:物联网;数据挖掘及可视化; Web 编程等。 下面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叙述用例一些基本知识,二是针对于我的工程实践项目,展示用例的分析以及建模的过程。 二. 用例建模的作用与步骤 2.1 什么是用例方法?优势何在? 首先来看一下传统的需求表述方式——"软件需求规约"(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传统的软件需求规约基本上采用的是功能分解的方式来描述系统功能,在这种表述方式中,系统功能被分解到各个系统功能模块中,我们通过描述细分的系统模块的功能来达到描述整个系统功能的目的。 采用这种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非常容易混淆需求和设计的界限,这样的表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部分的设计在内。由此常常导致这样的迷惑:系统需求应该详细到何种程度?一个极端就是需求可以详细到概要设计,因为这样的需求表述既包含了外部需求也包含了内部设计

python unittest 加载测试用例的方法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2-03 10:01:14
方法一: suite=unittest.TestSuite() suite.addTest(类名(要运行的函数名)) #第一条测试用例 方法二: suite=unittest.TestSuite() loader=unittest.TestLoader() #用例加载器 suite.addTest(loader.loadTestsFromTestCase(类名)) #可以一次性加载某个类下面所有的测试用例 方法三: suite=unittest.TestSuite() loader=unittest.TestLoader() suite.addTest(loader.loadTestsFromModule(模块名)) #可以一次性加载某个模块下面所有的测试用例 运行 runner=unittest.TextTestRunner() runner.run(suit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ind666/p/11787396.html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3 09:54:59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一.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及优点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提供了捕捉功能需求的工具 有助于将系统范围分解成更易管理的小块 提供了与用户以及其他关心系统功能的关联人员进行交流的工具。用例是容易被各种关联人员理解的公共语言 提供了确定、分配、跟踪、控制和管理系统开发活动(尤其是增量开发和迭代开发活动)的手段 辅助估计项目范围、投入和进度 为定义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提供了一个基准 为用户帮助系统和手册以及系统开发文档提供了一个基准 提供了需求跟踪的工具 提供了确定数据对象或实体的起点 提供了设计用户和系统接口的功能规格说明 提供了定义数据库访问需求(增加、修改、删除和读取)的手段 提供了驱动系统开发项目的一个框架 二、关键术语描述:   用例建模:使用业务时间、发起业务事件的人,以及系统如何相应这些事件来建模系统功能的过程   用例图:描述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以及用户之间交互的图形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3 09:51:13
一.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用例模型是一种标准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用例模型可以精确地定义软件需求,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以保证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其次,用例模型可以成为我们评估压法工作量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迭代式开发言。迭代式开发模型里,通常依据用例模型来划分软件的开发周期:优先级别高的用例会在早期的迭代周期中实现,而优先级别低的用例则被安排在后续的迭代周期中完成。可以通过限制每个迭代周期中的用例个数来保证迭代周期长度的合理性。 再次,用例模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驱动软件的分析和设计逐步细化。 最后,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例-----特别是那些关注软件功能的测试用例---往往也是根据用例模型来确定的。 二.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 1.关联关系 这是最常使用的关系,用带箭头的实线来描述。 2.泛化关系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3 09:50:14
---恢复内容开始--- 一.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用例模型是一种标准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用例模型可以精确地定义软件需求,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以保证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其次,用例模型可以成为我们评估压法工作量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迭代式开发言。迭代式开发模型里,通常依据用例模型来划分软件的开发周期:优先级别高的用例会在早期的迭代周期中实现,而优先级别低的用例则被安排在后续的迭代周期中完成。可以通过限制每个迭代周期中的用例个数来保证迭代周期长度的合理性。 再次,用例模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驱动软件的分析和设计逐步细化。 最后,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例-----特别是那些关注软件功能的测试用例---往往也是根据用例模型来确定的。 二.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 1.关联关系 这是最常使用的关系,用带箭头的实线来描述。 2

python unittest中的四个概念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03 09:46:43
TestCase:一个testcase的实例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TestSuite:多个测试用例集合在一起 TestLoader:是用来加载TestCase到TestSuite中的 TextTestRunner:是用来执行测试用例的,其中的run(test)会执行TestSuite/TestCase中的run(result)方法 TextTestResult:保存TextTestRunner执行的测试结果 fixture:测试用例环境的搭建和销毁,测试前准备环境的搭建(setUp),执行测试代码,以及测试后环境的还原(tearDown)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ind666/p/11786014.html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03 09:41:41
工程实践简介:   基于深度学习的脱机手写汉字识别。 手写汉字识别(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可广泛应用于拍照文档、支票、表单表格、证件、邮政信封、票据、手稿文书等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图像识别系统以及手写文字 输入设备中。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手写汉字识别一直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 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 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参与者和用例简单描述: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想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设计,他们所关心的是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被开发出来的系统将是如何被使用的,这就用例方法的基本思想。用例模型主要由以下模型元素构成: 参与者(Actor) 参与者是指存在于被定义系统外部并与该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他们代表的是系统的使用者或使用环境。 用例(Use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3 09:22:28
一.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用例模型是一种标准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用例模型可以精确地定义软件需求,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以保证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其次,用例模型可以成为我们评估压法工作量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迭代式开发言。迭代式开发模型里,通常依据用例模型来划分软件的开发周期:优先级别高的用例会在早期的迭代周期中实现,而优先级别低的用例则被安排在后续的迭代周期中完成。可以通过限制每个迭代周期中的用例个数来保证迭代周期长度的合理性。 再次,用例模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驱动软件的分析和设计逐步细化。 最后,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例-----特别是那些关注软件功能的测试用例---往往也是根据用例模型来确定的。 二.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 1.关联关系 这是最常使用的关系,用带箭头的实线来描述。 2.泛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