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

lvs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1-30 12:18:38
lvs 一、负载均衡LVS基本介绍 LVS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这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它的官方网站是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 现在 LVS 已经是 Linux 内核标准的一部分。使用 LVS 可以达到的技术目标是:通过 LVS 达到的负载均衡技术和 Linux 操作系统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 Linux 服务器集群,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以低廉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性能。LVS 是一个实现负载均衡集群的开源软件项目,LVS架构从逻辑上可分为调度层、Server集群层和共享存储。 LVS: 1、抗负载能力强。抗负载能力强、性能高,能达到F5硬件的60%;对内存和cpu资源消耗比较低 2、工作在网络4层,通过vrrp协议转发(仅作分发之用),具体的流量由linux内核处理,因此没有流量的产生。 2、稳定性、可靠性好,自身有完美的热备方案;(如:LVS+Keepalived) 3、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对所有应用做负载均衡; 4、不支持正则处理,不能做动静分离。 5、支持负载均衡算法:rr(轮循)、wrr(带权轮循)、lc(最小连接)、wlc(权重最小连接) 6、配置 复杂,对网络依赖比较大,稳定性很高。 Ngnix: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

计算机网络太难?了解这一篇就够了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1-30 11:56:55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两个“兄弟”是所有开发岗位都需要“结拜”的,不管你是 Java、C++还是测试。对于后端开发的童鞋来说,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不亚于语言基础,毕竟平时开发经常会和网络打交道,比如:抓个包等等。所以对这一块知识点的准备还是要抱着敬畏之心,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题。下面分享下我的学习过程: 1.看书:对于计算机比较基础的模块,我都是比较推荐找一本经典的书籍来好好学习下,不可以只看面经就去面试了。我一共看了两本书:汤小丹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图解HTTP》。《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教科书,所以知识点相对比较基础,覆盖范围也比较广,非科班的学生还是很有必要看一看的。《图解HTTP》这本书用很多插图将一些知识点讲的通俗易懂,看起来也很快,还是比较推荐的。 2.做笔记: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看书的时候做好笔记,方便复习。而且做笔记的时候可以就这个知识点去百度下,看看有没有自己遗漏的点,再给补充进来。在这里说下,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做笔记?好处 1:做笔记是第 1 次你对书中的知识点的回顾,加深记忆;好处 2:而且如果你是发表在公关社区的肯定要保证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需要再去看看这个知识点,核对下自己是否有理解偏差和遗漏等,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点的深挖;好处3:正在到面试复习的时候,你是不太可能重新看一本书的,那么笔记就显得很重要了,自己做的笔记,复习起来很快

米联客(MSXBO)新版本协议栈udp_ip_protocal_stach接口说明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1-30 09:33:13
1概述 在米联客老版本的MIA701开发板(2017版本)中,米联开源了1套原创的UDP IP协议栈。在后续开发过程中,我们对协议栈进行了改进和升级,在新一代开发板中发布新版UDP IP协议栈。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新版的UDP IP协议栈不再开源,仅以网表的形式免费提供大家使用。 新版UDP IP协议栈将原MAC协议实现部分移除,留出MAC接口。将用户接口数据位宽由8bit增加到64bit。另外,增加和升级了若干功能,整体的逻辑框架与原协议栈基本保持一致,如下图所示。 2特点 2特点 >支持UDP接收校验和检验功能,暂不支持UDP发送校验和生成。 >支持IP首部校验和的生成和校验,同时支持ICMP协议中的PING功能,可接收并响应同一个子网内部设备的PING请求。 >可自动发起或响应同一个子网内设备的ARP请求,ARP收发完全自适应。ARP表可保存同一个子网内部256个IP和MAC地址对。 >支持ARP超时机制,可检测所需发送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否可达。 >协议栈发送带宽利用率可达93%,高发送带宽下,内部仲裁机制保证PING和ARP功能不受任何影响。 >发送过程不会造成丢包。 >提供64bit位宽AXI4-Stream形式的MAC接口,可与Xilinx官方的千兆以太网IP核Tri Mode Ethernet MAC,以及万兆以太网IP核10 Gigabit Ethernet

LVS+DR模式+keepalived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30 04:14:29
LVS+DR模式+keepalived 上一篇博客我们说了三种模式,NAT,TUN,DR这次是DR+Keepalived 先了解什么是Keepalived keepalived采用VRRP热备份协议实现Linux服务器的多机热备功能 VRRP,虚拟路由冗杂协议,是针对路由器的一种备份解决方案 keepalived可以实现多机热备,每个热备组可有多台服务器,最常用的就是双机热备 双击热备的故障切换是由虚拟IP地址的飘逸来实现,适用于各种应用服务器 LVS-DR的ARP问题 在LVS-DR的负载均衡群集中,负载均衡器与节点服务器都要配置相同的V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具有相同的IP地址,势必会造成服务器APR通信的紊乱 当一个ARP广播发送到LVS-DR集群时,因为负载均衡器和节点服务器都是连接到相同的网络上,它们都会接收到ARP广播 此时只有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响应。其他节点服务器不应该响应ARP广播 LVS-DR的ARP问题解决方案 对节点服务器进行处理,使其不响应针对VIP的ARP请求 使用虚接口lo:0承载VIP地址 设置内核参数arp_ignore=1:系统只响应目的IP为本地IP的ARP请求 下面我们来做实验 实验规划 我们需要五台虚拟机 DR1 主服务器 192.168.100.201 DR4 备份服务器 192.168.100.202 web 5 192.168.100

ARP通信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30 02:39:40
ARP: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简单介绍ARP通信过程: 1、发送端在与接收端进行数据通信转发时的过程: 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数据通信之前,需要先知道对端的MAC地址,而首次通信前发送端不知道接收端的MAC地址,所以需要发送一个MAC地址请求包。   该请求包包含发送端的MAC地址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的IP 地址,经由交换设备,换发给接收端。   交换机在收到该请求包之后,会检测包中包含的目标地址的信息,但是目标MAC地址不可用,而IP地址也不识别,故交换设备会分发该请求包。   除发送端外,所有的设备会收到该请求包,非目标地址会主动丢弃该请求包。   接收端收到请求包后,会将自身MAC地址写入到该请求包,并返回给发送端。 数据包经由交换设备发送给原发送端,因数据包中包含发送端的MAC地址,所以会直接转发给原发送端。 原发送端收到包含接收端MAC地址的请求包后,会写入本地的arp列表中,以备下次使用。 再次通信时,发送端会查找arp列表,如果包含对端MAC地址,则直接调用。 如不包含,则重新开始执行arp请求的过程。 2、其他 Arp列表: IP MAC dynamic(类型) 其他命令: 查询:arp -a 清空:arp -d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woo/p/11547095.html

Linux故障-CentOS7系统firewall报错"Error: INVALID_ZONE"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30 00:03:29
文章目录 系统版本 故障现象 系统日志 分析 相关软件版本 解决办法 可选办法 系统版本 CentOS Linux release 7.1.1503 (Core) 故障现象 [root@server1 ~]$firewall-cmd --list-all Error: INVALID_ZONE [root@server1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firewalld.service;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一 2019-05-27 14:33:00 CST; 23h ago Main PID: 5483 (firewalld) CGroup: /system.slice/firewalld.service └─5483 /usr/bin/python -Es /usr/sbin/firewalld --nofork --nopid 5月 27 14:33:00 server1 systemd[1]: Start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LVS+DR模式+keepalived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1-29 22:10:07
LVS+DR模式+keepalived 上一篇博客我们说了三种模式,NAT,TUN,DR这次是DR+Keepalived 先了解什么是Keepalived keepalived采用VRRP热备份协议实现Linux服务器的多机热备功能 VRRP,虚拟路由冗杂协议,是针对路由器的一种备份解决方案 keepalived可以实现多机热备,每个热备组可有多台服务器,最常用的就是双机热备 双击热备的故障切换是由虚拟IP地址的飘逸来实现,适用于各种应用服务器 LVS-DR的ARP问题 在LVS-DR的负载均衡群集中,负载均衡器与节点服务器都要配置相同的V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具有相同的IP地址,势必会造成服务器APR通信的紊乱 当一个ARP广播发送到LVS-DR集群时,因为负载均衡器和节点服务器都是连接到相同的网络上,它们都会接收到ARP广播 此时只有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响应。其他节点服务器不应该响应ARP广播 LVS-DR的ARP问题解决方案 对节点服务器进行处理,使其不响应针对VIP的ARP请求 使用虚接口lo:0承载VIP地址 设置内核参数arp_ignore=1:系统只响应目的IP为本地IP的ARP请求 下面我们来做实验 实验规划 我们需要五台虚拟机 DR1 主服务器 192.168.100.201 DR4 备份服务器 192.168.100.202 web 5 192.168.100

Catalyst 6500/6000 Switches ARP or CAM Table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1-29 18:43:22
译: https://www.cisco.com/c/en/us/support/docs/switches/catalyst-6500-series-switches/71079-arp-cam-tableissues.html Catalyst交换机维护多种类型的表,这些表专为第2层交换或多层交换(MLS)而定制,并保存在very fast的memory中,以便可以并行比较帧或数据包中的许多字段。 ARP -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以便在第2层广播域内提供IP通信。 例如,主机B想要向主机A发送信息,但在其ARP缓存中没有主机A的MAC地址。主机B为广播域内的所有主机生成广播消息,以获取与主机A的IP地址关联的MAC地址。广播域内的所有主机都接收ARP请求,并且只有主机A以其MAC地址进行响应。 CAM -All Catalyst交换机型号使用CAM表进行第2层交换。 当帧到达交换机端口时,源MAC地址被学习并记录在CAM表中 。 到达端口和VLAN都记录在表中,并附有时间戳 。如果在一个交换机端口上学习的MAC地址已移至另一个端口,则会记录最近到达端口的MAC地址和时间戳。然后,删除上一个条目。如果发现表中已存在正确到达端口的MAC地址,则仅更新其时间戳。 三元内容可寻址存储器(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TCAM ) -

Python Ethical Hacking - Bypass HTTPS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1-29 16:48:04
HTTPS: Problem: Data in HTTP is sent as plain text. A MITM can read and edit requests and responses. -> not secure Solution: Use HTTPS. HTTPS is an adaptation of HTTP. Encrypt HTTP using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or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ARP Spoofing ARP Spoofing With SSLStrip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keepmoving1113/p/11523455.html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1-29 16:05:33
1,TCP/IP , OSI,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TCP/IP分层(4层) :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OSI分层 (7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 (5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每一层的协议如下 :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网关) 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 物理层: 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 :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