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

计算机网络易考知识点(九推)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1-29 14:54:50
DHCP是什么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它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主要是用来给网络客户机分配动态的IP地址。 主要有两个用途: (1)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 (2)给用户用于内部网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功能简述:它主要是通过客户端发送广播数据包给整个物理网段内的所有主机,若局域网内有DHCP服务器时,才会响应客户端的IP参数要求。 DHCP 协议中分为两个角色: DHCP server服务端 和DHCP client客户端。 服务端:负责在所创建的地址池中向申请地址的客户端分发地址;服务端口号67 客户端:接收地址 服务端口号68 DHCP 基于UDP 发送所有的数据包, 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信息, 与客户端实现交互,达到成功准确的分发地址。 OSI七层模型 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层的作用 : 物理层(bit):处理信号通过介质传输,物理介质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帧):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物理传输。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网络层(分组):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 传输层(TCP/IP):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

ARP协议实战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1-29 14:52:35
两台计算机连接网线后已经ping通,本机所用的专用网IP:192.168.0.11,另一台计算机的专用网IP:192.168.0.101. ARP请求与ARP响应报文的抓取与分析: 已知在网络通讯的时候,源主机的应用程序是可以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的(由IP数据报文的格式决定),而且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但是通信时,MAC帧会先经过网卡才可以传入上层进行处理,因此ARP协议就是通过IP地址得出硬件地址的一个有用的协议,其数据帧格式如下: 以太网首部(1) 以太网ARP字段(2) 以太网首部的帧格式如下: 以太网目的地址(6bytes) 以太网源地址 (6bytes) 帧类型(2bytes) 以太网ARP字段格式如下: 硬件类型(2bytes) 协议类型(2bytes) 硬件地址长度(1bytes) 协议地址长度(1bytes) 操作数(2bytes)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6bytes) 发送端ip地址(4bytes) 目的以太网地址(6bytes) 目的ip地址(4bytes) 无 接收MAC帧数据报文如下: 具体传送时是基于MAC地址进行传送 来源: CSDN 作者: AI wins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581918/article/details/103245402

In Boost ASIO how can I set the source IP address to impersonate another server's IP address?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1-29 13:04:57
I have a Boost ASIO-based C++ server program and I'd like to be able to set the source IP address used by TCP to that of another server. I know one can read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IP addresses but presumably they can be set as well? Presumably if I set the "wrong" source IP address in the C++ code there will be some interaction with the network stack. Won't the network stack re-set the source IP address on the way out even if the C++ code is right? Is the right way to do this to write C++ ASIO code to pick a specific virtual network interface? One that is configured with the "wrong" static

Is there a way to send ARP request via Java?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19-11-29 10:16:47
Is there a way to send ARP request within a Java application? I know that ARP is sitting a layer under TCP and UDP therefore by default Java couldn't send ARP request. I am just wondering is there any 3rd party Java library that will allow you to send ARP request. To capture ARP reply, I know I can use jpcap so that part is solved. Thanks A java app can always execute some external command, calling another tool to do it. I'm not sure what you mean by "standard java" though. Based on googling, there seems to be arping in kraken pcap which is in Java. See about Kraken . There's also jpcap as

keepalive知识杂记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1-29 05:46:59
VIP漂移 在使用keepalive实现高可用过程中,如果vip发生漂移,则会触发主机在局域网中发送ARP Response广播,通知局域网中的其他主机更新ARP表项。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mojiewhy/blog/3101662

ARP协议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1-29 04:46:30
ARP 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完成 IP 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 1. 主机向局域网广播发送包含目标 IP 地址的 ARP 请求,目标主机接收到请求后,发送一个 ARP 应答,应答中包含它的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其他主机接收请求后则丢弃; 2. 将目标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保存在本机 ARP 缓存中。 ARP 命令用于查询本机 ARP 缓存中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 arp -a #查看缓存中的所有记录 arp -s IP MAC #向ARP缓存中手动添加一条静态记录 arp -d IP #手动删除一条静态记录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utb/p/11454645.html

常见问题:计算机网络/完整HTTP访问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1-29 02:11:29
域名解析 以浏览器进行HTTP访问为例,首先搜索自身DNS缓存(一般缓存1000条左右,仅缓存1分钟),若有且未过期,结束。 若未找到,则搜索操作系统的DNS缓存。 若未找到,尝试读取hosts文件。 若未找到,发起向本地首选DNS服务商。DNS服务商优先找自身缓存,未找到,则找根域名的ip(如com),根域名再逐级查找(如cnblogs.com),直到找到。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整体流程简述 发送方:应用层(HTTP)-传输层(TCP)-网络层(IP)-链路层 HTTP协议: 生成对目标服务器目标资源的HTTP请求报文。 TCP协议: 将HTTP请求报文分割成报文段,打序号和端口号,将每个报文段可靠传输。 IP协议: 给TCP报文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MAC地址,转发给链路层。 链路层: 增加以太网首部。 接收方:链路层-网络层(IP)-传输层(TCP)-应用层(HTTP服务器) 链路层: 消去以太网首部。 IP协议: 接收数据。 TCP协议: 接收收到的报文,按序号以原来的顺序重组报文段。 HTTP协议: 根据收到的请求报文,访问目标资源。 接收方同样利用TCP/IP通信协议向用户回传。 链路层 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 网络层-IP协议 IP协议作用是把数据包传给对方,因此需要给数据包添加两个条件:IP地址和MAC地址。IP地址指明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可变

tcpdump网络调试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1-29 00:25:36
简介 用简单的话来定义tcpdump,就是:dump the traffic on a network,根据使用者的定义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截获的包分析工具。 tcpdump可以将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的“头”完全截获下来提供分析。它支持针对网络层、协议、主机、网络或端口的过滤,并提供and、or、not等逻辑语句来帮助你去掉无用的信息。 实用命令实例 默认启动 tcpdump 普通情况下,直接启动tcpdump将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上所有流过的数据包。 监视指定网络接口的数据包 tcpdump -i eth1 如果不指定网卡,默认tcpdump只会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一般是eth0,下面的例子都没有指定网络接口。  监视指定主机的数据包 打印所有进入或离开sundown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sundown 也可以指定ip,例如截获所有210.27.48.1 的主机收到的和发出的所有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210.27.48.1 打印helios 与 hot 或者与 ace 之间通信的数据包 tcpdump host helios and \( hot or ace \) 截获主机210.27.48.1 和主机210.27.48.2 或210.27.48.3的通信 tcpdump host 210.27.48.1 and \ (210.27.48.2 or

Vxlan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1-28 22:42:05
来自: http://www.h3c.com/cn/d_201811/1131076_30005_0.htm 解读VXLAN 1 起源-Origin 传统的交换网络解决了二层的互通及隔离问题,这个架构发展了几十年已经相当成熟。而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却渐渐暴露出了一些主要的缺点。 Ÿ 多租户环境和虚拟机迁移 为了满足在云网络中海量虚拟机迁移前后业务不中断的需要,要求虚拟机迁移前后的IP不能变化,继而要求网络必须是大二层结构。传统的二层网络技术,在链路使用率、收敛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需要。 Ÿ VLAN的局限 随着云业务的运营,租户数量剧增。传统交换网络用VLAN来隔离用户和虚拟机,但理论上只支持最多4K个标签的VLAN,已无法满足需求。 2 竞争-Competition 为了解决上述局限性,不论是网络设备厂商,还是虚拟化软件厂商,都提出了一些新的Overlay解决方案。 网络设备厂商,基于硬件设备开发出了EVI(Ethernet Virtualization Interconnect)、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SPB(Shortest Path Bridging)等大二层技术。这些技术通过网络边缘设备对流量进行封装/解封装,构造一个逻辑的二层拓扑,同时对链路充分利用、表项资源分担

转载:uIP之ARP:地址解析协议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28 19:14:48
第四章 ARP :地址解析协议 虽然数据链路层的第一道关卡是MAC地址,但基于TCP/IP的网络主要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主机而不使用MAC地址。比如要连接到别人的电脑或拷贝共享文件,一般会说:“告诉我你电脑的IP”,而不是“告诉我你电脑的MAC”。从以太网帧结构知道,不知道对方网卡的MAC地址是无法正常通讯的,那主机是怎样从IP地址上自动获取到MAC地址呢?这就是这章要讲的“地址解析协议”,以下简称其英文缩写“ARP”。 4 . 1 ARP 工作原理 从对方的IP地址获取MAC地址最简单的方法是静态映射,即手工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表。这种方法必须预先知道每个IP对应的网卡的MAC地址,并写到程序里,发送数据时先搜索这张表,找到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静态映射表内容如下: 表 4-1 静态映射表 IP地址 MAC地址 192.168.1.15 00-0B-6A-8E-3F-C2 192.168.6.82 00-1C-35-27-59-A8 静态映射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一台电脑换过网卡后,查找得出的MAC地址就不正确,会导致通讯不上;当对方电脑的IP地址改变后,虽然MAC地址没有变,但映射关系变了,静态映射表也必须手工改变。这样,维护一张静态映射表就很费劲。 为了避免手工维护映射表,设计人员使用ARP协议来实现地址的映射,由主机自己智能地维护一张动态映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