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是什么
-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它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主要是用来给网络客户机分配动态的IP地址。
- 主要有两个用途:
(1)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
(2)给用户用于内部网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 功能简述:它主要是通过客户端发送广播数据包给整个物理网段内的所有主机,若局域网内有DHCP服务器时,才会响应客户端的IP参数要求。
DHCP 协议中分为两个角色:
DHCP server服务端 和DHCP client客户端。
服务端:负责在所创建的地址池中向申请地址的客户端分发地址;服务端口号67
客户端:接收地址 服务端口号68
DHCP 基于UDP 发送所有的数据包,
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信息,
与客户端实现交互,达到成功准确的分发地址。
OSI七层模型
- 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层的作用:- 物理层(bit):处理信号通过介质传输,物理介质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帧):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物理传输。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 网络层(分组):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
- 传输层(TCP/IP):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 会话层:不同主机上各进程之间绘画SYN建立同步。
-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数据解密加密,压缩,格式转换。
- 应用层:最顶层的OSI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如为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功能提供协议支持。
-
IP地址的分类
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的分类——a,b,c 类是如何划分的 -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简单语言解释一下工作原理
( 1 )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 ARP 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 列表,以表示 IP 地址和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 2 )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 ARP 列表中是否有对应 IP 地址的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就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 ARP 广播包,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 IP 地址,源主机 MAC 地址,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目的mac为12个F。
( 3 )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 ARP 广播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 IP 地址是否是自己的 IP 地址,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 IP 和 MAC 地址写入到 ARP 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 MAC 地址写入 ARP 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 地址。
( 4 )源主机收到 ARP 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 IP 和 MAC 地址写入 ARP 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 ARP 响应数据包,表示 ARP 查询失败。
广播发送 ARP 请求,单播发送 ARP 响应。 -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全过程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
TCP和UDP的区别
- TCP 是面向连接的,UDP 是面向无连接的
-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UDP 是基于数据报的
- TCP 保证数据正确性,UDP 可能丢包
- TCP 保证数据顺序,UDP 不保证
- UDP 程序结构较简单
-
什么是面向连接,什么是面向无连接
在互通之前,面向连接的协议会先建立连接,如 TCP 有三次握手,而 UDP 不会 -
TCP 为什么是可靠连接
- 通过 TCP 连接传输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顺序到达。
- TCP 报文头里面的序号能使 TCP 的数据按序到达
- 报文头里面的确认序号能保证不丢包,累计确认及超时重传机制
- TCP 拥有流量控制及拥塞控制的机制
-
DNS域名系统,简单描述其工作原理:下面有
-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 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
-
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TCP/IP。
-
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延时是:发送延时、传播延时、处理延时和排队延时之和。
-
假定某信道受奈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最高数据率为?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
数据链路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
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可以在专用网络内部使用专用IP地址,而仅在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使用全球IP地址。
-
域名服务器DNS分为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
-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
因特网上的城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城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城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城名服务器。
- 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城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城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
- 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城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
- 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 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城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城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城名的城名服务器。
-
正常情况下,SNMP的管理进程使用轮询 掌握全网状态,而代理进程用陷阱 向管理进程报告异常情况。
-
数字签名必须保证能够实现三大功能:报文鉴别、报文完整性 、不可否认。
-
IEEE 802.11无线网络在MAC层使用CSMA/CA 协议,其设计目的是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
IPv6地址有128 位,零压缩IPv6地址 0:1234::3的原来形式是 0000:1234: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
试解释Everything over IP 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 (所谓的everything over ip)
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所谓的ip over everything) -
什么是路由聚合?请简述其功能
路由聚合(也叫汇总)是让路由选择协议能够用一个地址通告众多网络,旨在缩小路由器中路由选择表的规模,以节省内存,并缩短IP对路由选择表进行分析以找出前往远程网络的路径所需的时间。 -
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
UDP面向报文:UDP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页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也就是说应用层交给UDP多长报文,UDP照常发送,一次发送一个报文。
TCP面向字节流: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大小不等),但是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仅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TCP并不知道所传送的字节流的含义。另外如果应用进程传送到TCP缓存的数据块太长,TCP就可以把它划分短一些再传送,如果数据块太短,也可以累积几次一起发送。 -
试简述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
-
连接建立。发件人的邮件送到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邮件缓存后,SMTP客户就每隔一定时间对邮件缓存扫描一次。如发现有邮件,就使用SMTP的熟知端口号码(25)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
邮件传送。邮件的传送从MAIL命令开始。MAIL命令后面有发件人的地址。下面跟着一个或多个RCPT命令,取决于把同一个邮件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收件人。RCPT命令的作用就是:先弄清接收方系统是否已做好接收邮件的准备,然后才发送邮件。再下面就是DATA命令,表示要开始传送邮件的内容了。
-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客户应发送QUIT命令。SMTP若同意释放TCP连接,邮件传送的全部过程即结束。
-
简述无限网络的隐蔽站点问题。为什么预约信道机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有3无线通信站ABC如下所示:
A B - C
其中B在C的无线电波范围内,但A不在C的无线电波范围内。此时C正在向B传送数据,而A也试图向B传送数据。此时,A不能够监听到B正在忙(因为A在监听信道的时候什么也听不到,所以它会错误的认为此时可以向B传送数据了)。如果A向B传送数据,则将导致错误。此即隐藏站问题。其中C是A的隐藏站。
所谓的暴露站问题是指:
假设有3无线通信站ABC如下所示:
-A B C
其中B在A的无线电波范围内,但C不在A的无线电波范围内。此时A正在传送数据(向除B以外的某通信站),而B希望给C发送数据,但是错误地认为该传送过程将会失败(因为B会监听到一次传输,所以它会错误地认为此时不能向C发送数据)。此即暴露站问题。其中A是B的暴露站
预约信道机制:发送方在发送时间的同时向其他站点通知自己传输数据需要的时间长度,以便让其他站点在这段时间内不发送数据,从而避免碰撞
-
一个数据报文数据部分为3500字节(使用固定首部)。现经过一个网络传输,该网络的MTU为800字节,试求各IP数据报分片的长度、偏移字段值、DF和MF字段值
(数据字段长要是8的整数倍)
????? -
假设主机A和B在使用ARP的同一个以太网上被分配了相同的IP地址。B在A之后启动。A的现有连接会怎样?解释“自ARP”(self-ARP)(启动时向网络查询自己的IP地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
Distance Vector 算法的缺陷是要面对Count to infinity 问题。假设有三个节点A\B和C,A跟B相连,B跟C相连,链接的代价都是1,试以此简单网络为例,说明Count to infinity问题可能发生的情形(对路由器的每一步DV状态变化,都请进行说明)
????? -
用TCP传送1024字节的数据,设窗口为100字节,而TCP报文段每次也是传送100字节的数据。(1)假设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起始序号分别选为1000和2000,请画出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阶段的工作过程。(2)如果第7个TCP报文段丢失,该TCP连接的工作过程将如何变化?(假设初始CWND-1,慢启动阈值的初始值是16)
????? -
公钥密码体制下的加密和解密流程是怎样的?为什么公钥可以公开?该如何进行公钥的分配?
加密和解密过程如下:
(1)密钥对产生出接收者的一对密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2)发送者用接收者的公钥加密密钥通过解密运算对明文进行加密,得出密文,发给接收者;接收者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密钥通过解密运算进行解密,恢复出明文。
因为无解密密钥,解密是不可行的,所以公钥可以公开,知道算法和其中一个密钥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确定另一个密钥
公钥分发方法:公钥的公开发布、建立公钥目录、带认证的公钥分发、使用数字整数的分钥分发???
名词解释:
DNS—域名系统的缩写,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ICMP是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属于DSL技术的一种,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
FTP—文件传输协议: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
1000-BASE-T(F):表示在双绞线上传送的数据率为1000Mb/s基带信号的以太网。“T”代表双绞线,而“F”代表光纤。
配置防火墙的基本原则是(简单实用,全面深入,内外兼顾)
屏蔽路由器一种可以根据过滤规则对数据包进行 阻塞和转发 的路由器。
编码是将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变换成(数字信号),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信号必须进行 (编码),使得与传输介质相适应。
1.DNS在internet中的作用
DNS 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作用是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也就是为了方便我们浏览互联网上的网站而不用去刻意记住每个主机的IP地址,DNS服务器就应运而生,提供将域名解析为IP的服务,从而使我们上网的时候能够用简短而好记的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静态IP的主机。
2.简述DHCP的工作过程。
1.寻找DHCP服务器
2.分配IP地址
3.接受IP 地址
4.IP 地址分配确认
5.重新登录
6.更新租约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43145926/article/details/9476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