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C/S模式
#vim /etc/services
端口:
tcp/53 udp/53 #用于客户端查询
tcp/953 udp/953 #用于DNS主从同步
安装DNS
BIND简介
BIND全称为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伯克利因特网名称域系统)。
BIND主要有三个版本:BIND4、BIND8、BIND9。
BIND融合了许多提高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而BIND9增加了一些超前的理念:IPV6支持、密钥加密、多处理器支持、线程安全操作、增量区传送等等。
#rpm -vih /mnt/Packages/bind-9.8.2-0.17.rc1.el6_4.6.x86_64.rpm //DNS服务的主程序包
#rpm -vih /mnt/Packages/bind-chroot-9.7.3-8.P3.el6.x86_64.rpm //提高安全性
注:bind-chroot是bind的一个功能,使bind可以在一个chroot的模式下运行。也就是说bind运行时的/(根)目录,并不是系统真正的/(根)目录,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子目录而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因为在chroot的模式下,bind可以访问的范围仅限于这个子目录的范围里,无法进一步提升,进入到系统的其他目录中。
#rpm -vih bind-utils-9.7.3-8.P3.el6.x86_64.rpm //该包为客户端工具,默认安装,用于搜索域名指令。
或者
#yun install bind
#yun install bind-chroot
DNS服务器相关配置文件
#ls /etc/named.conf //named.conf是BIND的核心配置文件,它包含了BIND的基本配置,但其并不包括区域数据。
named.conf是BIND的并不包括区域数据。
启动服务
//要先启动named服务,否则/var/named/chroot/目录下的文件不会被挂载上。这个和RHEL5是不一样的。
#ls /var/named/chroot/
#/etc/init.d/named restart(有点慢稍等下)
#service named restart //重启服务
在客户端配置好DNS服务器地址
#cat /etc/resolv.conf (查看DNS服务器地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NS1=100.64.140.120(当前本地PC的IP地址)
修改配置文件,实战举例
例1:配置DNS服务器解析:xuego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