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讲了做程序员赚钱吗?,至于赚钱还是不赚钱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这样,我们不妨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想的?
多图预警...







看出来了吗?似乎很多人选择程序员这一行是因为穷,是因为自己想赚钱。
好,那我们反推一下?做了程序员之后,还穷吗?赚到钱了吗?
还是那句话,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既然文章标题叫做程序员真的是靠技术赚钱的吗?——我看未必,那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程序员是靠技术赚钱的吗?以前的自己,或者现在正在这篇文章的你也许会回答:
这TM不是废话吗~ 程序员不靠技术挣钱,靠什么挣钱。
但,这只是问题的表象。
事实的真相是——程序员靠出卖时间挣钱,甚至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打工者都是靠出卖时间挣钱。
那我为什么说程序员不是靠技术挣钱,而是靠时间挣钱呢?
很简单——因为,现如今程序员的技术被可替代性太强,而你的时间其他人却无可替代。因为你的时间就是
你的。
程序员开发功能,最终产品要的是你功能实现的结果,至于你的代码怎么写的,规不规范,他的关心吗?
他不关心,他只关心东西做出来了吗,没有质量问题吧,什么时候上线。他不关心你代码怎么写的。
(什么代码规范,格式,执行效率这些是后话,咱不讨论)
既然是这样,那每个人实现同一个功能,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的目的是,问题解决出
来了就好。
打个比方,软件开发有时很像解数学题。解数学题只有一种方法吗?未必吧。
所以,程序员就技术性而言,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但唯一不可替代的是你的时间。你的时间就是你的。
你可能会说:不对呀,我上班的时候,时间就不是我的啦,就是公司的了,我得为公司干活啊~
对,这才是真相,公司买你的表面是技术,实质是你的时间。所以,程序员挣不挣钱,取决于你如何卖你
的时间。
结论:公司表面是买你的技术,其实质本质是买你的时间。
结论:程序员挣不挣钱,取决于你如何卖你的时间。
那时间有几种卖法呢?我只知道四种:
- 一次劳动卖一次
- 一次劳动卖多次
- 买别人时间
- 收时间税
如果大伙有更好的点子,欢迎评论区留言哈。
好,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拆解、分析。
一次劳动卖一次
这种事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也很很多普通人在做的,就是打工。
打工也分两类:
- 全职
- 兼职
全职相当于你的时间整块打包卖给公司,而兼职就是做一次,赚一次的钱。
先说说这种方式有什么弊端:时间就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怎讲?
人一天最多就是24时间,哪怕你一天不吃不喝就是干活,一天也就是24小时。而且24小时一旦过去,立即作废,不可回收。
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简单,好执行,不用太操心,做完自己的工作就会有相应的收入,适合绝大多数人。
所以,虽然程序员工资高(表象),但也是这种卖时间的方式。
那在这种模式下,如何赚更多呢?
无他,唯手熟尔。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时间单价。
所以,请更多地把时间投入到自我成长上,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在垂直领域里的专业水平。最后,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一次劳动卖多次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想办法把自己一次劳动成果可以复制多次,卖给别人。
举个例子:程序员,一般都会写自己的技术博客。(没写的,请赶紧开个账号写哈)如果你坚持写,写的好,就会有人关注,会有编辑联系你。

这个是自己曾经收到的一次邀请。
想想那些在技术社区写不错的,后来写技术书籍的程序员,人家就是一次劳动卖多次啊。
比如,我写一本技术书,用了一年的时间,然后出版,售卖。
我就是一次劳动,售卖给多个人。一次劳动,然后重复售卖。
如果反响不错,我还可以再写,再版,再售卖。
是不是这样。
看到这,似乎你已经看到了:写作这个事儿,是可以一次劳动多次售卖的。
不止写作,一切内容创造都可以实现,一次劳动卖多次的效果。
想想歌手们出的专辑,唱片,是不是一次劳动卖多次。
想想明星们拍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是一次劳动卖多次。
结论:一切内容创造都可以实现,一次劳动卖多次。
还能想到什么?
有没有觉得最近特别流行各种互联网课程,也是同样的道理。
老师在互联网上讲一次,就会招来好多好人来听,这种方式是不是比线下那种培训方式招生更多。
而且又不需要租用场地等费用,成本更低。
说到线下招生,程序员最容易想到的就是 IT培训。
比如,一个学生学费1万,一个班招50个学生,是不是一下次就是50万。
我一个月开一个班,一个班50万,那一年就是 50万 * 12 等于 600万。(暂不考虑成本问题)
你看,哪怕是线下讲课,是不是也是一个老师对N个学生。
所以...
结论:第二种卖时间的方式,一次劳动服务多个人。
除了培训班,还能想到什么?
- 明星演唱会
- 电影院
- 各种赛事
- ...
是不是都是类似的模式,都是1对多的模式。
1对多是什么?熟悉吗?学过数据库设计吧,学过Hibernate吧,学过ORM吧。
所以,如果一个程序员的收入想要有所突破,就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切换到第二种卖时间的模式中去。
买时间
既然我们的时间卖给了公司,那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买别人的时间呢?
结论:完全可以买别人的时间。买别人的时间可以突破单人一天24小时的时间限制。。
这个比较好理解。
比如,你一人一天工作10小时,两个人就是20小时,三个人就是...
是的,多人做同一件事情,就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
一般谁会买时间?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企业主。没错,去企业求职应聘,你卖技术,你卖自己的各种能力、经验都是表象,真相是你卖的是自己的时间。
好,那我们作为个体,能不能买别人的时间呢?
当然能了,而且你已经很可能都买过了,只是自己没意识到而已。
举个例子,饿了么,美团外卖用过吧。
用过的话,这就是你在买别人的时间。
怎讲?
你自己做饭用1小时,可以满足自己饿的需求。
但你1小时,比如可以创造100元的价值。
但如果点外卖能满足同样的需求,而送到手只要几十块。
你只要付出几十块的成本,就可以省下时间,去创造百元的价值。
所以,结论:当你的时间大于你的金钱,去买别人的时间。
收时间税
这个玩法就更高阶了...不是一般企业可以玩的。
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平台,就是收税,就是收时间税。
就是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出售时间,而是创造出一个平台,让其他人到你这个平台上来自由交易他们的时间。而你只需要对他们的每一笔交易进行“抽税”即可。
淘宝大家最熟悉了,商家入驻、装修什么的,都需要交纳费用的。
炒股软件大家也都玩过吧,买卖股票/基金的时候,券商要收买家/卖家手续费的。
那为什么说这种玩法,不是一般企业可以玩的呢?
因为,平台的成功真正的原因是你能不能对平台上的人“赋能”。
请记住另一个公式:个人生产总值 = 时间单价 × 能产生价值的时间
根据公式,想要提高一个人的生产总值,有两种方法:
- 提高他的时间单价。
- 提高他能产生价值的时间。
所以,如果想做平台,请先别去做什么顶层设计,也别迷信什么网络效应,傻乎乎地拿钱去干烧,先要想
清楚的是:到底能如何为用户赋能,这才是做平台最根本的问题。
但这种玩法不是一般程序员能玩的,比如头条的创始人,脸书的创始人。
他们都是程序员,然后创造了一个平台,为用户赋能,而创造价值。
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说,总结一下:
程序员要想赚钱,靠技术只是表象,实质是卖自己的时间。
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好自己的售卖时间的方式。
买时间的方式有几种,四种:
- 一次劳动卖一次
- 一次劳动卖多次
- 买别人的时间
- 做平台收时间税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mondayer/blog/428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