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团队的同学来自于世界各地,旧金山和北京是两个主要的办公室,双边同学日常工作相互交流的语言是英语。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经常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和误会。若非对两边的文化都很敏感,有时候很难注意到一些细节。观察多了后我会跟同学们 1-on-1 的时候聊这些来帮助他们成长。最近打算写一些出来,与大家共享。
今天写的比较宽泛,聊聊职场英文语言的几个点。总体来说,职场上的英文比中文更加婉转,再加上程序员有时候的“耿直”,若非特别注意,容易错过重点,或者表达上让人觉得“粗鲁”。
否定
在日常的交流中,除非 Yes or No 的问题,很少使用直接的否定句。比如在一场群体的讨论中,中文可能很自然会有说到“我觉得不行”。但在英文中,几乎见不到“I disagree”这样的说法。

英文的表达一般比较婉转,否定的表达一般都会采用先正面词汇+转换角度的方式来表示。比如说"I think that is a really interesting point, but there are situations like ...",或者说“I like your idea, however, if we look at things from different angle...” 基本上,只要没有表达强烈的肯定,或者中间有转折,比如 “but”, “however” 都可能是要表达不同的想法。
当看到“I disagree with...”基本已经处于强烈不赞同了,需要看情况来确定如何继续讨论,甚至不讨论。
有些同学刚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些,参与群体讨论不停“disagree”这个,“disagree”那个,在其他同学看来就是团队来了个“火药桶”要疯狂“怼天怼地”了。
祈使句与疑问句
同样的婉转,也会出现在需要别人做事情的时候。祈使句用的少,更多的会转换成疑问句。
比如如果老板想让你做个事情,中文里面可能很常见就是“XXX,你今天把那个函数实现一下。” 但在英文的语境中会婉转的多,甚至会变成一个问题,比如“if you have time today, can you please take a look at how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虽然直译是个疑问句,但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去做就行了。我也确实遇到过“耿直boy”面对老板的这个要求,最后没做,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老板是在问问题,没有意识到背后真正的意义。
同样,面对同事比如要帮个忙,也会说“it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help me...”,很少像中文这样直接说"来帮我看个东西"。会用一个非常感激+询问可不可以帮助的句式。
褒义词的通货膨胀
褒义词在英文表达中通货膨胀的特别严重。很多时候 “good”,“great”,“interesting”已经不再真正表达褒义了,更多的时候只是表达一种附和,表示听到了,没有异议。真正的褒义需要“excellent”,“perfect”,甚至加一堆副词的组合来表达。
所以在表达褒义的时候也可以更加夸张一些来表达自己的赞同,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他人说话中某些看似褒义的词可能也只是表达不反对而已。
不过这一点也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说法方式,有些人对于赞同非常保守,可能说个“good“是真的很棒。不过褒义词的通货膨胀还是个普遍现象。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267970/blog/426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