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四)---Heap堆结构简介、对象生命周期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1-25 10:59:45

堆体系结构:
一个JVM实例只存在一个堆内存,堆内存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类加载器读取了类文件后,需要把类、方法、常变量放到堆内存中,保存所有引用类型的真实信息,以方便执行器执行。
堆内存分为三个部分:
新生区
养老区
永久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逻辑上由三个组成,物理上只由新生+养老组成。
在new的时候其实是new在新生区的伊甸园区。
自我理解:
当new的数目较多的时候,就会触发伊甸园区的GC(垃圾回收机制或者YGC,Y是指样,就是指伊甸园)。垃圾回收机制有两种。当new的数目超过伊甸园区的存储的时候,会产生堆内存溢出,这个时候YGC会将伊甸园里的new基本全部清空,然后把没有被清理的new移动到幸存者0区(from区/S0),一直循环这个一个过程,如果又超过了伊甸园区的存储,S0和S1会进行交换。伊甸园区满了去S0区,S0区满了去S1区(to区),S1满了去养老区,而且每次YGC的工作机制是,第一次清理伊甸园区new的,这时候S0和S1都没有new,没有被YGC清除的进入S0第二次YGC会清理S0和伊甸园区的new,这时候S1区没有new,没有被YGC清除的进入过S0的进S1,没进入S0的进S0.第三次清除S0 S1 和伊甸园区总共的new,这时候以此类推,在S1中没有被清除的进入养老区。如果new的个数还超过了养老区的内存,就开启FULL GC(FGC),如果有开启了FGC,new的个数还超过养老区了,就会报OOM异常(堆内存溢出)。
书面讲解:
新生区(如下是首次讲解,简单版,先入门大致理解,下一页ppt详细)
新生区是类的诞生、成长、消亡的区域,一个类在这里产生,应用,最后被垃圾回收器收集,结束生命。新生区又分为两部分: 伊甸区(Eden space)和幸存者区(Survivor pace) ,所有的类都是在伊甸区被new出来的。幸存区有两个: 0区(Survivor 0 space)和1区(Survivor 1 space)。当伊甸园的空间用完时,程序又需要创建对象,JVM的垃圾回收器将对伊甸园区进行垃圾回收(Minor GC),将伊甸园区中的不再被其他对象所引用的对象进行销毁。然后将伊甸园中的剩余对象移动到幸存 0区。若幸存 0区也满了,再对该区进行垃圾回收,然后移动到 1 区。那如果1 区也满了呢?再移动到养老区。若养老区也满了,那么这个时候将产生MajorGC(FullGC),进行养老区的内存清理。若养老区执行了Full GC之后发现依然无法进行对象的保存,就会产生OOM异常“OutOfMemoryError”。
如果出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异常,说明Java虚拟机的堆内存不够。原因有二:
(1)Java虚拟机的堆内存设置不够,可以通过参数-Xms、-Xmx来调整。
(2)代码中创建了大量大对象,并且长时间不能被垃圾收集器收集(存在被引用)。
注:引用类型值改变,基本类型值不变。
对象声明周期和G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