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佐手、 提交于 2020-01-18 09:34:26

一、物理层

多路复用

物理信道被多个信号所共享,这种共享形式被称为多路复用技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

FDM

FDM是频分多路复用,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为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TDM

TDM是时分多路复用,在这种方式下,每个用户轮流地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占用整个带宽,以循环的方式轮流工作。

CDMA

PCM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技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数字信号。

二、数据链路层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数据链路层中差错处理机制中的一种检错码,通过增加1位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方法。

海明距离

两个等长码字的对应比特位取值不同的比特数称为这两个码字的海明距离。

纠错码

纠错码是数据链路层差错处理机制中的一种策略,它使得被发送的数据块中包含足够多的冗余信息,接收方可以通过这些冗余信息发现数据通信中的错误,并且从错误中恢复出来。常见的纠错码有海明码、二进制卷积码、里德所罗门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

检错码

检错码是数据链路层差错处理机制中的一种策略,它在被发送的数据帧中包含一些冗余信息,使得接收方可以推断出数据通信中是否发生了错误,但是并不能从错误中恢复,只能通过重传帧来解决错误。常见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互联网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等等。

校验码位数(开环、闭环)

成帧

成帧是在OSI模型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的一个过程,通过成帧方法,可以将物理层原始的位流分散到离散的帧中。常用的成帧方法有字符计数法、字符填充法、位填充法和物理层违例编码法。

CRC

CRC码即循环冗余校验码,它是数据链路层差错处理机制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检错码。发送方将数据块看成一个很长的二进制数,然后用一个接收方和发送方都公认的特定的数去除它,将余数作为校验码附在数据块后面一起发送;在接收到该数据块和校验码之后,对它们进行同样的运算,若是余数为零,则证明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没有出错。反之,数据传送则发生了错误。

三、MAC子层

CSMA/CD

(1) CSMA/CD全名叫做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2)具体步骤如下:
a. 经侦听,若介质空闲则发送
b. 如介质忙,则持续侦听,一旦空闲则立即发送
c. 如果发生冲突,等待一个随机分布的时间再重复步骤a

隐藏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

隐藏终端:节点之间无法互相监听对方。但当其不可以同时传输时,其同时传输,从而导致冲突发生
暴露终端::节点之间能够互相监听对方。但其可以同时传输时,其不传输,从而造成浪费。

四、网络层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

NAT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主机可以使用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这个IP地址不需要经过申请。在网络内部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主机和外部网络进行通讯时,NAT转换器则将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外部合法的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源口作为索引维护一个地址转化表。

拥塞控制

一般来说,当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网络性能降低,这种情况就叫拥塞。根据控制论,拥塞控制方法分为两类:
(1)开环控制:通过好的设计来解决问题,避免拥塞发生。拥塞控制时,不考虑网络当前状态。
(2)闭环控制:基于反馈机制。其工作过程:
(一)监控系统,发现何时何地发生拥塞;
(二)把发生拥塞的消息传给能采取动作的站点;
(三)调整系统操作,解决问题。

地址解析协议(ARP)

ARP是TCP/IP的网络模型中网络层的地址解析协议,主要用于将IP地址转化为相应物理地址

MTU

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用来通知对方所能接受数据服务单元的最大尺寸,说明发送方能够接受的有效载荷大小。

广播、多播

多播特点:一个发送者和多个接受者之间的通信。

广播特点: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

子网掩码

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CIDR

无类别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是一个用于给用户分配IP地址以及在互联网上有效地路由IP数据包的对IP地址进行归类的方法。

五、 传输层

六、其他

网络协议(Protocol)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网络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和接口三个要素组成。

网关

能够提供传输层以及传输层以上各层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