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原型模式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1-11 05:33:39

原型模式

一、定义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的对象,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原型模型的核心是一个clone方法,通过这个方法进行对象的拷贝

原型模式的通用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型模式通用源码

public class PrototypeClass implements Cloneable{
	//覆写父类Object方法
	@Override
	public PrototypeClass clone(){
		PrototypeClass prototypeClass = null;
		try {
			prototypeClass = (PrototypeClass)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
		}
		return prototypeClass;
	}
}

二、原型模式的优点

  • 性能优良

    原型模式是在内存二进制流的拷贝,要比直接new一个对象性能要好很多,特多要在一个循环体内产生大量对象是

  • 逃避构造函数的约束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直接在内存中拷贝,构造函数是不会执行的。

三、原型模式的使用场景

  • 资源优化场景

    类初始化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数据,硬件等资源)

  • 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场景

    通过new产生一个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数据准备或访问权限,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

  • 一个对象需要提供给其他对象访问,而且各个调用者可能都需要修改其值时,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拷贝对个对象供调用者使用

四、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项

  1. 构造函数不会被执行

  2. 深拷贝和浅拷贝

    浅拷贝会引用原对象的引用类型的变量(两者的引用类型变量是同一个),修改一个,另一个也会修改掉

    使用原型模式时,引用的成员变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不会被拷贝:

    1. 是类的成员变量而不是静态方法变量
    2. 必须是一个可变的引用对象,而不是一个原始类型或不可变对象

    深拷贝会拷贝每个变量为新的对象

  3. clone和final

    做深拷贝时对象的clone和final是有冲突的,final关键字编辑的对象无法直接重新赋值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