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习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22 02:41:37

主要知识点

  1. 结构化方法
  •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广泛使用
  • 是从结构化的程序设计开始逐步扩展为包括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系统方法。它用分层的数据流图控制流图开发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结构化设计方法是按照系统功能模型,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最终得到组成系统的模块(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控制关系
    数据流图
  1. 形式化开发方法:
  • ~是渗透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数学方法或者是具有严格数学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形式化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借助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计算机科学中的有关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黑盒测试:
  • 如果已经知道软件应该具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这种测试成为黑盒测试。
  1. 软件实现:
  • 指通过程序设计和编码的过程,把软件的详细设计映射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并最终可以运行的代码,它设计编写代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调试和确认等多项活动,是一个迭代过程
  • 它除了要求编写的代码完全符合软件设计确定的功能,还需要控制和降低程序复杂性,增强程序的可维护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增量过程模型的基本思想:
  2. 体系结构视图:一个完整的软件体系结构应该包含以下视图:
  • 逻辑视图:体系结构中各软件模块的逻辑功能划分(职责分派),以及基于这种划分的协作行为
  • 开发视图:软件源代码的程序分包及目录结构,采用的类库、中间件或框架,它们与逻辑视图中各模块之间的映射关系
  • 物理视图:安装部署的物理机器以及网络连接,逻辑视图以及开发视图中的模块或程序包的物理部署位置
  • 运行视图:软件运行时进程、线程的划分,它们之间的并发与同步,瞬时快照——软件运行时某个时候活跃的对象及其协作关系,以及他们和逻辑、开发视图之间的映射关系
  • 数据视图:持久数据的存储方案,数据传输、备份、恢复、同步方案,与物理视图之间的映射关系

7.详细设计的主要干什么?

  1. 用力设计

  2. 子系统设计

  3. 构件设计

  4. 镭射机(类设计)

  5. 数据模型设计

  6. 设计整合与炎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软件维护可以分几类?
    按照原因,可分

    • 纠错性维护
    • 适应性维护:换系统
    • 完善性维护:新需求
    • 预防性维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