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装饰器模式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04 16:47:51

定义

Attach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to an object dynamically keeping the same interface.Decorators provide a flexible alternative to subclassing for extending functionality.(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UML类图

角色

  • Component 抽象构件,就是装饰器与被装饰类共有的抽象。
  • ConcreteComponent 具体构件,就是被装饰类
  • Decorator 装饰器抽象,就是装饰器的抽象
  • ConcreteDecorator 装饰器的具体实现

应用

应用中通常代码如:

装饰类实现:

//构造方法,初始化成员变量为装饰类
public ConcreteDecorator1(Component component){
   //抽象装饰器中定义的构造方法,初始化被装饰类到成员变量
   super(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e(){
//这里可以添加一些功能增强
this.component.operate()
//这里可以添加一些功能增强
}

场景类应用:

Component component = new ConcreteComponent();
//第一次修饰 
component = new ConcreteDecorator1(component);
//第二次修饰 
component = new ConcreteDecorator2(component);
//修饰后运行 
component.operate();

思考

装饰器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动态扩展一类对象的功能,并且可以应用嵌套装饰无限扩展下去。 这是单单用继承来增强父类行为这种方式来扩展远比不了的吗,因为继承是静态的,扩展哪个类都已经在定义类的时候决定了。

与代理模式的对比

代理模式在前篇梳理过: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总结下两者的区分:

代理模式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控制了真实对象的访问,我们往往只需要使用代理类完成相关业务功能就行了,被代理类相对透明。 如果是装饰器模式,那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被装饰的类需要添加什么装饰这个过程,系统中的代码还是得依赖被装饰对象。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