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行python程序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交互式模式
方式二:脚本文件
总结:交互式模式下可以即时得到代码执行结果,调试程序十分方便 若想将代码永久保存下来,则必须将代码写入文件中 我们以后主要就是在代码写入文件中,偶尔需要打开交互式模式调试某段代码、验证结果。
二、变量
变:变化
量:指的是事物的状态
变量:是一种可以反映出状态变化的一种机制,比如人的年龄,性别,等级,金钱等
2、为什么要有变量
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去记忆事物的某种状态,并且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程序执行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状态的变化
3、如何定义变量
level = 0
level = 1
name = "Bob"
变量的命名规范?
-
变量名只能是 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任意组合
-
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
关键字不能声明为变量名
-
变量名不能为中文
变量的三大特性:
值:value
内存地址:id
变量的类型:type
python中自带垃圾回收计值
引用计数:当内存中的值引用计数为0,垃圾回收机制就会自动清除
三、常量
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会改变的量,在python中没有一个专门的语法定义常量,约定俗成是用全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常量。如:PAI=3.14。所以单从语法层面去讲,常量的使用与变量完全一致。
四、与用户交互
与用户交互就是人往计算机中input/输入数据,计算机print/输出结果,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与用户沟通交流
user_name = input('请输入您的用户名:') print(user_name) #input():接受用户的输入,把用户输入的内容都转化成字符串 #在python3中: #input() #把用户输入的内容全部都存为字符串类型 #在python2中: #raw_input() #把用户输入的内容全部都存为字符串类型 #input()#必须输入明确的数据类型,输入什么就存成什么类型
五、格式化输出
定义:就是把一段字符串里面的某些内容替换掉之后再输出。
#s 占位符:可以接受任意类型的值 #d 占位符:只能接受整数类型 # 按照顺序传值 name = input('your name:') age = input('your age:') print('my name is %s,my age is %s' %(name,age)) print('my name is %s,my age is %s' %('egon',18)) #format name = input('your name:') age = input('your age:') print("my name is {},my age is {}".format(name,age)) print('my name is {name},my age is {age}'.format(name=name,age=age)) #f'{}' print(f'my name is {name},my age is {age}')
六:进制转换
十进制转成其他进制 bin(3): ob11 #十进制转二进制 oct(8): oc10 #十进制转八进制 hex(16): ox10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其他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二进制转成十进制 print(int'110',2) #第二个参数是第一个参数的进制 #八进制转成十进制 print(int'110',8)
1.算数运算符
//:取整 %:取余数 **:次幂
2.比较运算符
!= 不等于
3.赋值运算符
增量赋值: += //= %= 等等 链式赋值: x = y = z = 1 交叉赋值:m = 10 ,n = 20 m,n=n,m 解压赋值: l1=[1,2,3,4] a,b,c,d=l1 print(a,b,c,d) >>>(1,2,3,4) l1 =[1,2,3,4] a,b,*_=l1 print(a,b) >>>(1,2)
4.逻辑运算
# 与 或 非 # and or not a = 1 b = 2 c = 3 print(a < b and b > c) # and:如果有一个式子不符合条件,整条式子都为False print(a > b and b < c) print(a < b or b < c) # or:只要有一个式子符合条件,整条式子都为True print(a > b or b < c) print(not a < b) # 取反 #print(a < b and b < c or a > c) # True #print(a > b or b < c and a > c) #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