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ul

SpringCloud - Zuul路由网关使用详解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1 14:15:24
【1】Zuul是什么 Zuul是从设备和网站到Netflix流应用程序后端的所有请求的 前门 。作为边缘服务应用程序,Zuul旨在实现动态路由,监控,弹性和安全性。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请求路由到多个合适的服务弹性收缩组。 为什么创建Zuul? Netflix API流量的数量和多样性有时会导致生产问题迅速而且没有任何警告。我们需要一个允许我们快速改变行为的系统,以便对这些情况做出反应。 Zuul使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过滤器,使我们能够快速灵活地将功能应用于我们的边缘服务。这些过滤器可帮助我们执行以下功能: 身份验证和安全性 - 识别每个资源的身份验证要求并拒绝不满足这些要求的请求。 洞察和监控 - 在边缘跟踪有意义的数据和统计数据,以便为我们提供准确的生产视图。 动态路由 - 根据需要动态地将请求路由到不同的后端群集。 压力测试 - 逐渐增加群集的流量以衡量性能。 Load Shedding - 为每种类型的请求分配容量并删除超过限制的请求。 静态响应处理 - 直接在边缘构建一些响应,而不是将它们转发到内部集群 多区域弹性 - 跨AWS区域路由请求,以使我们的ELB使用多样化,并使我们的优势更接近我们的成员。 综上,Zuul包含了对请求的路由和过滤两个最主要的功能。其中路由功能负责将外部请求转发到具体的微服务实例上,是实现外部访问统一入口的基础

SpringCloud学习笔记-zuul网关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1 14:15:13
公司目前使用的是dubbo方式实现微服务,想试水改造接口层服务为Spring Cloud, 以下是网络拓补图。 第一层负载均衡可以用nginx或者zuul(即有2层zuul), 本图画的是nginx。 Zuul的作用就是路由转发和过滤, 即将请求转发到微服务或拦截请求; Zuul默认集成了负载均衡功能。 下面创建一个zuul工程: 打开IntelliJ Idea ---> New Project ---> 选择Spring Initializr ---> 设置包名 ---> 勾选web、zuul、Eureka Discovery -> 设置存储路径。 一、 路由: 在入口类添加注解@EnableZuulProxy, 即打开zuul功能;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EurekaClient @EnableZuulProxy public class SpringZuul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SpringZuul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 } 修改配置文件, 指定注册中心地址和路由规则zuul.routes, 建议使用微服务名称命名子节点。 启动Eureka注册中心

五、SpringCloud的学习之Zuul路由网关的讲解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1 14:12:55
一、什么是网关 1.我对他的理解就是接口网关主要是用来拦截请求的,类似nginx,Zuul的主要功能是路由转发和过滤器。路由功能是微服务的一部分,比如/api/user转发到到user服务,/api/shop转发到到shop服务。zuul默认和Ribbon结合实现了负载均衡的功能, 类似于nginx转发。为什么要用到网关? 二、举个小栗子 1.我现在写的东西都跟我前几篇的博客有关系,如果你想搞清楚,请先了解下我前几篇关于SpringCloud的文章。 2.图解 这张图片就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引入网关,因为你如果不加网关,前端请求后端的服务,是可以直接调用的,但是存在着跨域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引入了网关的,如上图所示,再通过网关路由到我们不同的服务调用。 三、贴代码 1.项目demo-service-member(会员服务代码)、demo-service-order(订单服务代码)请参照我的上一篇博客: https://blog.csdn.net/chenmingxu438521/article/details/90514885 2.网关项目demo-service-zuul 2.1.po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SpringCloud入门之Zuul拦截器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1 14:12:34
Cookie与头信息 默认情况下,Zuul在请求路由时,会过滤HTTP请求头信息中的一些敏感信息,默认的敏感头信息通过zuul.sensitiveHeaders定义,包括Cookie、Set-Cookie、Authorization。 zuul: sensitiveHeaders: # 使用空来覆盖默认值 zuul: routes: [route]: customSensitiveHeaders: true # 对指定路由开启自定义敏感头 zuul: routes: [route]: sensitiveHeaders: # 对指定路由的敏感头设置为空 Zuul拦截器 用来实现对外服务的控制。filter的生命周期有4个,分别是”pre”、”route”、”post”、”error”,整个生命周期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5.1zuul中默认实现的filter 类型 顺序 过滤器 功能 pre -3 ServletDetectionFilter 标记处理Servlet的类型 pre -2 Servlet30WrapperFilter 包装HttpServletRequest请求 pre -1 FormBodyWrapperFilter 包装请求体 route 1 DebugFilter 标记调试标志 route 5 PreDecorationFilter 处理请求上下文供后续使用

Springcloud学习——Zuul服务网关及路由权限控制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1 14:12:24
1 . Github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zengzhen1994/springboot-learning (选择Springcloud/Springcloud-learning-2) 2. 准备工作 2.1 Eureka服务器用来注册服务,如果还没有搭建, 点击这里 2.2 准备两个服务提供者,分别在端口78,79 2.3 开启服务提供者和Eureka服务器,访问 http://localhost:81/ 如图表示服务注册成功 3. Zuul服务网关搭建 在之前的pom.xml中加入zuul所需的jar包,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zuul</artifactId> </dependency> 编写一个zuul过滤器,用来控制权限。每次发送请求的时候都需要一个token,如果没有token就没有权限,在被路由之前过滤器就会自动拦截掉返回401错误。 package com.zz.springcloud.zuulfilter; import com.netflix.zuul.ZuulFilter; import com.netflix.zuul.context.RequestContext;

Zuul的常用注解及配置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01 13:00:13
Zuul 微服务网关 作用: Zuul的核心其实就是一系列过滤器 -身份认证与安全 -审查与监控 -动态路由 -压力测试 -负载分配 -静态响应处理 -多区域弹性 加入Zuul后的软件架构: Zuul的spring依赖自带了springweb依赖,因此建项目时只要导入Zuul依赖即可 引入eureka客户端依赖,以拉取客户端列表 在主类上加入注解: @EnableZuulProxy //开启Zuul的网关功能 配置文件: server: port: 10010spring: application: name: zuul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127.0.0.1:10086/eurekazuul: routes:  user-uservice: /user-service/**  #这是默认的路由条目,只要zuul连上eureka就会获取eureka上的服务列表,并且根据这个服务列表提供所有服务的自动配置,而且此默认的路由一直都存在,即:不管你写不写,都有这条 user-service: /user/**  #访问地址为127.0.0.1:10010/user/user/16 ignored-services:  #这里是不路由的服务,书写方式是集合的方式 - consumer-service 去除路由前缀:

API 网关性能比较:NGINX vs. ZUUL vs. Spring Cloud Gateway vs. Linkerd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01 12:53:33
前几天拜读了 OpsGenie 公司(一家致力于 Dev & Ops 的公司)的资深工程师 Turgay Çelik 博士写的一篇文章(链接在文末),文中介绍了他们最初也是采用 Nginx 作为单体应用的网关,后来接触到微服务架构后开始逐渐采用了其他组件。 我对于所做的工作或者感兴趣的技术,喜欢刨根问底,所以当读一篇文章时发现没有看到我想要看到的设计思想,我就会四处搜集资料,此外这篇文章涉及了我正在捣鼓的 Spring Cloud,所以我就决定写一篇文章,争取能从设计思路上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能差异。 技术介绍 文中针对 Nginx、ZUUL、Spring Cloud、Linkerd 等技术进行了对比(其实还有 Envoy 和 UnderTow 也是属于可选的 API 网关,本文不予涉及),那我就分别进行介绍,当然,首先得介绍 API 网关。 API 网关 API 网关出现的原因是微服务架构的出现,不同的微服务一般会有不同的网络地址,而外部客户端可能需要调用多个服务的接口才能完成一个业务需求,如果让客户端直接与各个微服务通信,会有以下的问题: 客户端会多次请求不同的微服务,增加了客户端的复杂性。 存在跨域请求,在一定场景下处理相对复杂。 认证复杂,每个服务都需要独立认证。 难以重构,随着项目的迭代,可能需要重新划分微服务。例如,可能将多个服务合并成一个或者将一个服务拆分成多个

SpringCloud 之 Zuul源代码初识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1 11:10:52
Zuul 介绍 Zuul 处理 Http 请求都是基于 SpringMVC 上的,细心的你一定注意到了,当你搭建了一个zuul后配置后端隐射请求 /apps/** 到你的后端服务时,无论 /apps/**** 还是 /zuul/apps/**** 都能到达你的后端服务。 那么这到达是如何实现的呢? ZuulServlet Zuul 有一个自制的 Servlet -- ZuulServlet , 它包含了 Zuul 所有的处理流程的主干支,这里不详细介绍,以后会篇章会详细介绍 Zuul 的处理流程。 SpringBoot 有个 ServletRegistrationBean 是专门用来注册自定义 Servlet 的。 public ServletRegistrationBean zuulServlet() { ServletRegistrationBean servlet = new ServletRegistrationBean(new ZuulServlet(), this.zuulProperties.getServletPattern()); servlet.addInitParameter("buffer-requests", "false"); return servlet; } 这里还有一个定义路基path 的使用,默认是 /zuul,你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定义成其他

Spring Cloud之Zuul网关路由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1 08:54:43
前端请求先通过nginx走到zuul网关服务,zuul负责路由转发、请求过滤等网关接入层的功能,默认和ribbon整合实现了负载均衡 比如说你有20个服务,暴露出去,你的调用方,如果要跟20个服务打交道,是不是很麻烦 所以比较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开发一个通用的zuul路由转发的服务,根据请求api模式,动态将请求路由转发到对应的服务 前端,主要考虑跟一个服务打交道就可以了 1、创建zuul-server工程 2、pom.xml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5.2.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properties> <project.build.sourceEncoding>UTF-8</project.build.sourceEncoding> <project.reporting.outputEncoding>UTF-8</project.reporting.outputEncoding> <java.version>1.8</java

Spring Cloud全家桶主要组件及简要介绍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1 07:54:30
一、微服务简介 微服务是最近的一两年的时间里是很火的一个概念。感觉不学习一下都快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下边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和介绍。 何为微服务?简而言之,微服务架构风格这种开发方法,是以开发一组小型服务的方式来开发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的。其中每个小型服务都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经常采用HTTP资源API这样轻量的机制来相互通信。这些服务围绕业务功能进行构建,并能通过全自动的部署机制来进行独立部署。这些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编写,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对这些微服务我们仅做最低限度的集中管理。 一个微服务一般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比如下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等。每一个微服务都是微型六角形应用,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适配器。一些微服务还会发布API给其它微服务和应用客户端使用。其它微服务完成一个Web UI,运行时,每一个实例可能是一个云VM或者是Docker容器。 比如,一个前面描述系统可能的分解如下: 总的来说,微服务的主旨是将一个原本独立的系统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这些小型服务都在各自独立的进程中运行,服务之间通过基于HTTP的RESTful API进行通信协作,并且每个服务都维护着自身的数据存储、业务开发、自动化测试以及独立部署机制。 二、微服务的特征 1、每个微服务可独立运行在自己的进程里; 2、一系列独立运行的微服务共同构建起了整个系统; 3、每个服务为独立的业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