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解析

DNS 劫持及解决方案之 HTTPDN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5:02
DNS 即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erver),其主要用于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 那么为什么会有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这一需要呢?就需要从人的角度和计算机的角度去分析了。 人的角度: 网络上的主机一般是通过 IP 地址唯一确定,但 IP 不便于人们记忆,如果每个人都需要通过 IP 来访问其他主机,那记忆量太大了,因此才借用域名来间接地标识一台主机。比如常见的域名有: www.baidu.com, 其 IP 地址为 202.108.22.5。 计算机的角度: 人是方便记忆了,但是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层(IP 层)只认 IP 地址。人想要访问其他主机必须通过计算机实现,因此光有域名还无法达到目的,于是计算机需要多干一件事,那就是根据人提供的域名去获得相应的 IP。 DNS 的来源上面已经解释了,DNS 劫持是指在劫持的网络范围内(类似于白名单)拦截域名解析的请求,分析请求的域名,把审查范围以外(类似于黑名单)的请求放行,否则返回假的IP地址或者什么都不做使请求失去响应,其效果就是对特定的网络不能访问或访问的是假网址。TCP 管发管到,UDP 管发不管到。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来说,TCP/IP更具有优越性,DNS 的域名解析基于 UDP 协议实现,极易发生 DNS 劫持。 传统 DNS 解析域名的最大弊端就是易被劫持,直接降低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你想访问 www

dnsmasq的安装和配置(dn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基本功能: 静态解析公司内部域名的访问;如:公司内网的一些环境,如:ftp服务器,版本服务器,论坛,内部搭建的各种服务,不对外开放。 1、DNS服务简介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目前提供网络服务的应用使用唯一的32位的IP地址来标识,但是由于数字比较复杂、难以记忆,因此产生了域名系统(DNS),通过域名系统,可以使用易于理解和形象的字符串名称来标识网络应用(如www.baidu.com、www.taobao.com)。访问互联网应用可以使用域名,也可以通过IP地址直接访问该应用,在使用域名访问网络应用时,DNS负责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2、主机名和域名的区别? 主机名是内网的名字;域名是外网的名字。 主机名和域名其实是两个完全可以不同的名字,但是有很多软件(如邮件系统postfix)会默认认为它们一致。 全世界共有有13台DNS根域服务器。 顶级域名: .com .org .edu .gov .net .mil .info 商业 组织 教育 政府 通讯 军事 信息 根域: cn hk us jp tw in .com.cn .net.us .edu.cn 3、DNS服务器特点 分布式的数据库 解决了数据不一致,避免了名字冲突 有缓存机制,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4、域名解析过程 为了将一个名字解析成一个IP地址,用户应用程序调用一个称为解析器的库程序

浏览器输入URL后发生了什么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转自: 点击打开链接 ) 我们经常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但是在输入这个网址后,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通常,在输入一个网址后, 发生的事情分为六步:DNS域名解析,TCP连接,HTTP请求,接收响应结果,浏览器解析HTML,浏览器布局渲染。 1. 查找域名的IP地址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URL),首先,浏览器会根据输入的网址找到对应的IP地址。那么,怎样找到对应的IP地址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1)URL的格式 一个URL包括协议,网络地址,资源路径; 协议,最常用的比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网络地址,可以是域名或IP地址,包括端口号,如果没有端口号,默认为80; 资源路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DNS域名解析 浏览器发现输入的网址不是IP地址,便向操作系统发送请求IP地址,操作系统启动DNS域名解析协议,接下来就开始DNS查询了。 第一步:先在各种缓存信息中查找 系统缓存――如果在浏览器中没有找到,浏览器会做一个系统调用,获得系统缓存中的记录。 路由器缓存――接着会将请求发给路由器,路由器一般也有自己的DNS缓存。 如果在缓存信息中都没有查找到,则转第二步。 第二步:DNS服务器查找 全球所有的DNS服务器组成了一个DNS域名解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全球所有的主机和IP地址的映射。所以

DNS域名解析――分离解析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0:02
实验环境 1、Windows一台作为广域网一台作为局域网 2、centOS7作为DNS服务器 开始实验 1、使用联网状态下安装DNS服务 yum install bind -y 2、安装结束之后给centOS添加一块网卡,网卡设置为仅主机模式 3、将两台wWin10也设置为仅主机模式 4、进入centOS7中输入"ifconfig"查看网卡是否添加成功 5、接下来就是配置网卡了,分别配置"ens33"和'ens36" 输入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ns33 将dhcp修改为static 添加 IPADDR=192.168.100.1 NETMASK=255.255.255.0 6、将“ens33”网卡的配置文件复制一份命名为“ens36”。输入 cp -p ifcfg-ens33 ifcfg-ens36 vim ifcfg-ens36 删除 UUID=7bdb3fdc-0c3b-4a92-918d-3815b0816b02 将所有的"ens33"修改为"ens36" 把IP地址修改为12.0.0.1 7、输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启网卡服务,输入ifconfig查看配置情况 8、分别给Win10-1(局域网)和Win10-2(广域网)配置IP地址、网关和DNS地址 主配置文件 1、输入

阿里云企业邮箱购买之后解析及管理指南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阿里云企业邮箱购买之后需要按照1、添加解析。2、设置密码。3、分配员工账号步骤完成企业邮箱开通。 第一步:添加解析 ① 如果您所注册的域名与邮箱在同一会员下,根据系统提示,点击“一键添加域名解析”,系统会自动将域名和邮箱进行绑定;添加完成后也可登录”我的域名“中查看添加解析记录的情况。 ② 如存在异常无法直接操作解析,例如:不在同一会员下或域名在其他服务商注册,请参考“快速设置邮箱解析”或者根据页面提示处理。 备注:如果您的邮箱后缀为.cn结尾的域名,待审核成功后邮箱域名的解析才可生效。 注:如果您的域名解析服务是阿里云提供,解析设置成功后,一般10分钟左右解析生效,在此期间请耐心等待。 第二步:设置邮箱管理员密码 提醒:第一次使用 企业邮箱 ,需要先对邮箱管理员的密码进行重置,并请牢记。 第三步:分配账号 1、登录邮箱网页版(webmail)进行管理 云邮标准版创建用户方法: 解析未生效前:您可以临时访问 mail.mxhichina.com ,进行登录。 域名解析生效后,通过“mail.您的域名”地址进入邮箱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邮箱。 备注: 邮箱管理员登录,默认进入“企业邮箱域管理”,如果您在写信界面,可以点击邮箱右上角“企业邮箱域管理”进入 2、点击域管理左侧的“员工账号管理” 4、填写信息后,点击保存,用户添加成功。 来源:博客园 作者: yunxi335

DNS被污染后怎么才能解决?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对于DNS污染,一般除了使用代理服务器之外,并没有什么其它办法。但是利用我们对DNS污染的了解,还是可以做到不用代理服务器就能解决DNS污染的问题,从而在不使用代理服务器的情况下访问原本访问不了的一些网站。   当然这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当一些无法访问的网站本身并不是由DNS污染问题导致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的。   DNS污染的数据包并不是在网络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上,而是在其旁路产生的。所以DNS污染并无法阻止正确的DNS解析结果返回,但由于旁路产生的数据包发回的速度较国外DNS服务器发回的快,操作系统认为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就是返回结果,从而忽略其后收到的数据包,从而使得DNS污染得逞。   而某些国家的DNS污染在一段时期内的污染IP却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可以忽略返回结果是这些IP地址的数据包,直接解决DNS污染的问题。   DNS污染解决方法   1、使用各种SSH加密代理,在加密代理里进行远程DNS解析。   2、修改hosts文件,操作系统中Hosts文件的权限优先级高于DNS服务器,操作系统在访问某个域名时,会先检测HOSTS文件,然后再查询DNS服务器。可以在hosts添加受到污染的DNS地址来解决DNS污染和DNS劫持。   3、通过一些编程处理,可以直接忽略返回结果是虚假IP地址的数据包,直接解决DNS污染的问题。   4

CentOS 7之DNS域名解析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一、DNS简介: 域名系统(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使用TCP和UDP端口53。当前,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二、DNS的作用及数据结构: 三、DNS的类型: 根据所管理的区域地质数据来源的不同,DNS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缓存域名服务器、主域名服务器以及从域名服务器。 四、BIND域名服务 BIND表示唯一能够提供域名服务的DNS服务程序,但却是最广泛应用的,BIND可在大多数的Linux/UNIX主机中运行。 五、安装与配置DNS服务 1、DNS正向解析 (1)在服务器上使用yum安装执行“yum install bind -y”命令安装BIND软件包。 (2)执行“rpm - qc bind”命令查看安装的bind软件包是否完整。 (3)执行“vim /etc/named.conf”命令进入到主文件配置。 (4)在主文件配置中把原有模板中的IP地址换为本地主机的IP地址,并将权限中的“localhost”换为any,授权所有人访问。 (5)然后执行“vim /etc/named.rfc1912.zones”命令进入到区域配置文件。 (6)在区域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复制一份模板来改写

Kubernetes 部署集群内部DNS服务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5:01
Kubernetes 部署集群内部DNS服务 部署官网: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tree/master/cluster/addons/dns/coredns 为服务提供名称域名的访问。 - DNS服务监视Kubernetes API,为每一个Service创建DNS记录用于域名解析。 - ClusterIP A记录格式:<service-name>.<namespace-name>.svc.cluster.local 示例:my-svc.my-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coredns 1、创建dns Yaml配置文件 apiVersion : v1 kind : ServiceAccount metadata : name : coredns namespace : kube - system labels : kubernetes . io / cluster - service : "true" addonmanager . kubernetes . io / mode : Reconcile --- apiVersion : rbac . authorization . k8s . io / v1 kind : ClusterRole metadata : labels :

DNS域名解析系统介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0:01
域名系统(D N S)是一种用于T C P / I 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它提供主机名字和 I P地 址之间的转换及有关电子邮件的选路信息。这里提到的分布式是指在 I n t e r n e t上的单个站点不 能拥有所有的信息。每个站点(如大学中的系、校园、公司或公司中的部门)保留它自己的 信息数据库,并运行一个服务器程序供 I n t e r n e t上的其他系统(客户程序)查询。 D N S提供了 允许服务器和客户程序相互通信的协议。 从应用的角度上看,对 D N S的访问是通过一个地址解析器( r e s o l v e r)来完成的。在U n i x 主机中,该解析器主要是通过两个库函数 g e t h o s t b y n a m e(3) 和g e t h o s t b y a d d r( 3 )来访问 的,它们在编译应用程序时与应用程序连接在一起。前者接收主机名字返回 I P地址,而后者 接收I P地址来寻找主机名字。解析器通过一个或多个名字服务器来完成这种相互转换。 图4 - 2中指出了解析器通常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解析器并不像 T C P / I P协议那样是操作系 统的内核。该图指出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在一个应用程序请求 T C P打开一个连接或使用 U D P发送一个数据报之前。心须将一个主机名转换为一个 I P地址。操作系统内核中的 T C P

DNS域名解析系统介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9:02
域名系统(D N S)是一种用于T C P / I 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它提供主机名字和 I P地 址之间的转换及有关电子邮件的选路信息。这里提到的分布式是指在 I n t e r n e t上的单个站点不 能拥有所有的信息。每个站点(如大学中的系、校园、公司或公司中的部门)保留它自己的 信息数据库,并运行一个服务器程序供 I n t e r n e t上的其他系统(客户程序)查询。 D N S提供了 允许服务器和客户程序相互通信的协议。 从应用的角度上看,对 D N S的访问是通过一个地址解析器( r e s o l v e r)来完成的。在U n i x 主机中,该解析器主要是通过两个库函数 g e t h o s t b y n a m e(3) 和g e t h o s t b y a d d r( 3 )来访问 的,它们在编译应用程序时与应用程序连接在一起。前者接收主机名字返回 I P地址,而后者 接收I P地址来寻找主机名字。解析器通过一个或多个名字服务器来完成这种相互转换。 图4 - 2中指出了解析器通常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解析器并不像 T C P / I P协议那样是操作系 统的内核。该图指出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在一个应用程序请求 T C P打开一个连接或使用 U D P发送一个数据报之前。心须将一个主机名转换为一个 I P地址。操作系统内核中的 T 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