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解析

DNS 域名系统与邮件服务器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6 02:23:04
目录 DNS 域名系统 定义 域名分类 解析流程 DNS分类 资源记录 格式 资源记录类型 用 bind 搭建一台 DNS 服务器 安装 bind 创建自己的 zone 文件 在主配置文件中,增加自己的zone 检测是否配置成功 测试配置的结果 防火墙放行 在 RHEL2 上配置并测试 用 unbound搭建一个缓存服务器 安装 更改配置 防火墙放行 在 RHEL3 上将DNS服务器配置成缓存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电子邮件架构 邮件协议 电子邮件系统 搭建邮件系统 创建空的 Postfix 服务器 配置接收端 在 RHEL1 上发送 RHEL2 查看 配置客户端下载邮件 更改 RHEL2 上的 Postfix 配置 创建一个账号 配置 POP3 服务器 在物理机上打开 Foxmail 进行配置 DNS 域名系统 定义 域名系统是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是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 域名分类 域是分层管理的 # 根域: [.] # 顶级域: 按性质: [.org\.net\.com\.edu\.gov] 按国家: [.cn\.tw\.hk] # 普通域 比如: [.baidu] 解析流程 本地DNS缓存 -> 本地hosts文件 -> 指定的DNS服务器 如果指定的DNS服务器没有找到对应的域名,会返回到客户端

转载七、DNS八、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6 00:19:33
七、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通过主机名,最终得到该主机名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叫做域名解析(或主机名解析)。DNS协议运行在UDP协议之上,使用端口号53。 八、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1.三次握手 TCP是面向连接的,无论哪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 TCP窗口大小信息。 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x;然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需要对这个SYN报文段进行确认,设置Acknowledgment Number为x+1(Sequence Number+1);同时,自己自己还要发送SYN请求信息,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y;服务器端将上述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报文段(即SYN+ACK报文段)中,一并发送给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

访问一个网页的全过程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5 23:13:44
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几下几个部分: 域名解析成IP地址; 与目的主机进行TCP连接(三次握手); 发送与收取数据(浏览器与目的主机开始HTTP访问过程); 与目的主机断开TCP连接(四次挥手); 域名解析成IP地址 访问目标地址有两种方式: 使用目标IP地址访问。 使用域名访问。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域名的解析工作由DNS服务器完成。 DNS域名解析时用的是UDP协议。整个域名解析的过程如下: 浏览器向本机DNS模块发出DNS请求,DNS模块生成相关的DNS报文; DNS模块将生成的DNS报文传递给传输层的UDP协议单元; UDP协议单元将该数据封装成UDP数据报,传递给网络层的IP协议单元; IP协议单元将该数据封装成IP数据包,其目的IP地址为DNS服务器的IP地址; 封装好的IP数据包将传递给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单元进行发送; 发送时在ARP缓存中查询相关数据,如果没有,就发送ARP广播(包含待查询的IP地址,收到广播的主机检查自己的IP,符合条件的主机将含有自己MAC地址的ARP包发送给ARP广播的主机)请求,等待ARP回应; 得到ARP回应后,将IP地址与路由的下一跳MAC地址对应的信息写入ARP缓存表; 写入缓存后,以路由下一跳的地址填充目的MAC地址,以数据帧形式转发;转发可能进行多次; DNS请求到达DNS服务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单元;

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研究报告:nslookup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05 22:55:59
1. 引言 : 想要访问一个网站,得到对应的HTTP服务,就要先获知它对应的IP地址      而我们平时访问用的是域名,在众多网络命令中,nklookup可以查询 域名-IP/IP-域名 的对应关系 2.nslookup 功能   主要用于DNS域名解析,网络故障时候可以用此命令查看是否是域名解析错误 3. DNS   1) DNS产生背景       OSI参考模型中第三层的网络协议-IP协议 主要用于实现终端节点的通信       由于IP是一串数字序列组成的,如192.168.6.12,其不便于记忆,从而用域名代替;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IP-主机名的管理也变得复杂,从而有了DNS系统,用于帮助管理IP-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2) DNS层次结构       域名如: www.baidu.com 是一个分层结构的名称, 以树形结构实现同一个组织内可以同名; 结构中只有一个根,其子结点都是顶级域名       例如: xx小区11栋111---> xx.eleven.e xx小区12栋111--->xx.twelve.e 这两个虽然都属于同一小区,但不属于同一栋楼, 所以可以重名         3) 域名服务器(管理域名的主机和相应的软件)       在分层结构中,每一层都有域名服务器,而每个服务器都包含该层下面一层中所有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研究报告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2-05 20:45:40
  POSIX标准对操作系统的系统接口API和Shell脚本语言及命令工具给出了规格定义,但是其中似乎并不包含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但实际上网络功能在操作系统基础服务中占有着突出的地位,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也都提供了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事实上的标准。此文将对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进行调研,重点分析nslookup命令。 1、 为什么要用nslookup   比如你新注册了一个域名,然而有些地区一直无法访问,在更换了DNS服务器之后,还是有很多地区无法访问。那么用什么命令可以查一下域名的DNS服务器是否生效呢。再比如登录某平台需要相关ip,但你知道相应的域名,如何通过相关域名得到对应的ip。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强大的nslookup命令,nslookup命令不仅可以查询域名是否解析成功,还可以查看域名的DNS服务器是那些,以及域名的mx解析是否成功等等。   在配置好DNS服务器后,一般情况下只要IP地址保持不变,我们就不再需要去维护DNS的数据文件了。不过在确认域名解析正常之前最好测试一下所有的配置是否正常。采用ping命令可以进行简单地检查。不过Ping指令只是一个检查网络联通情况的命令,虽然在输入的参数是域名的情况下会通过DNS进行查询,但是它只能查询A类型和CNAME类型的记录,而且只会告诉你域名是否存在,没有其他详细信息

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研究报告——nslookup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05 19:52:16
一、nslookup的作用? nslookup,全称是 name server lookup ,也就是 域名查询 。nslookup是一个 用于查询Internet域名信息或者诊断DNS服务器问题的工具 。 nslookup可以 指定查询的类型 ,能够查询到DNS记录的生存时间,并且还能够在命令中使用参数 指定使用哪个DNS服务器 进行解释。在已经安装了TCP/IP协议的电脑上均可以使用这个命令。 总结起来,nslookup命令主要用于 查询DNS的记录 , 查看域名解析是否正常 , 在网络故障的时候用来诊断网络问题 。 二、nslookup的应用场景? 一般来说,我们在一台主机上配置好DNS服务器,添加了相应的记录之后,只要IP地址保持不变,一般情况下我们 就不再需要去维护DNS的数据文件了。 不过在确认域名解释正常之前我们最好是 测试 一下所有的配置是否正常 。许多人会简单地使用ping命令检查一下就算了。不过Ping 指令只是一个检查网络连通情况的命令,虽然在输入的参数是域名的情况下会通过DNS进行查询,但是它只能查询A类型和CNAME类型的记录,而且只会告诉你域名是否存在,其他的信息一概欠奉。 所以如果你需要对DNS的故障进行排错就必须熟练另一个 更强大的工具nslookup 。 三、nslookup命令的使用? 3.1 直接查询 nslookup domain [dns

cdn 的配置及原理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5 19:32:50
CDN概况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 CND加速主要是加速静态资源,如网站上面上传的图片、媒体,以及引入的一些Js、css等文件。 CND加速需要依靠各个网络节点,例如100台CDN服务器分布在全国范围,从上海访问,会从最近的节点返回资源,这是核心。 CND服务器通过缓存或者主动抓取主服务器的内容来实现资源储备。 一、什么是 CDN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CACHE(缓存)层,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的节点,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简单的说,CDN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您源站的资源缓存到位于全球各地的CDN节点上,用户请求资源时,就近返回节点上缓存的资源,而不需要每个用户的请求都回您的源站获取,避免网络拥塞、缓解源站压力,保证用户访问资源的速度和体验 CDN节点 CDN对网络的优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解决服务器端的“第一公里”问题 缓解甚至消除了不同运营商之间互联的瓶颈造成的影响 减轻了各省的出口带宽压力 缓解了骨干网的压力 优化了网上热点内容的分布 二、CDN工作原理

搭建单区域DNS服务器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19:10:07
搭建单区域 DNS服务器 案例 1 :搭建单区域 DNS 服务器 案例 2 :特殊 DNS 解析 案例 3 :配置 DNS 子域授权 案例 4 :搭建并测试缓存 DNS 1 案例 1 :搭建单区域 DNS 服务器 1.1 问题 本例要求要求为 DNS 区域 tedu.cn 搭建一台 DNS 服务器,以便用户能通过域名的方式访问网站。测试阶段主要提供以下正向记录: svr7.tedu.cn--->192.168.4.7 pc207.tedu.cn--->192.168.4.207 www.tedu.cn--->192.168.4.100 配置完成后在客户机上验证查询结果。 1.2 方案 快速构建 DNS 服务器的基本过程: 安装 bind 、 bind-chroot 包 建立主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建立地址库文件 /var/named/.... 启动 named 服务 配置及使用 DNS 客户端的基本过程: 修改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添加 nameserver=DNS 服务器地址 使用 host 命令查询,提供目标域名作为参数 1.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配置 DNS 服务器 svr7 1 )安装 bind 、 bind-chroot 包 [root@svr7~]#yum -y install bind bind

Linux查看域名解析的IP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05 18:12:11
一、Linux系统 1、查看IP ifconfig 2、查看gateway netstat -rn 3、查看dns cat /etc/resolv.conf 二、window系统 1、window查看ip ipconfig 2、查看gateway ipconfig 3、查看本地dns ipconfig/all 域名解析 nslookup 域名 dig 域名 dig +trace 域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2018-05-9-ygk/p/11939241.html

2/3/4/7层次的负载均衡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5 14:53:38
1.快速区分多种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有 2/3/4/7层多种,对应于网络的七层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那么二层负载就是数据链路负载,三层就是网络层负载,四层就是传输层负载,七层就是应用层负载。   二层负载添加额外的数据链路来提供传输能力,一般是逻辑上的捆绑。提供虚拟MAC地址接收数据,再转发到真正的MAC主机上。方法主要有链路聚合方法和PPP捆绑。     以太网链路聚合简称链路聚合,它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间的动态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PPP捆绑是将多个物理链路合并或者捆绑成一个大逻辑链路的机制。主要起到增加带宽,减少延时,线路备份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   三层负载提供虚拟IP接收数据,然后转发到真正的IP主机上。一般是通过F5硬件来提供这种负载。   四层负载是IP+PORT负载,提供虚拟的IP和端口接收数据后转发到真正服务器上。   七层负载是URL负载,提供虚拟URL或主机名接收数据后转发到真正的地址。 2.软硬件负载均衡   首先要明白主机和主机的通信是通过IP和端口进行的,所以软件所能实现的负载均衡只能是4-7层,而硬件可以应用于二层,三层的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