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

2020.01.03 一年中的第几天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1-04 18:55:54
本示例目标:进行一年中的天数的计算 “一年中的第几天”视频教程 本示例涉及的知识点: ①元组——计算年份 ②改写成函数判断模块;用数组改写(元组不能重新赋值)list[1]=29 ; ③元组与数组的区别 ④多个数据的集合 ⑤datatime库,通过日期解析周数 ⑥字典——键值对数据组合 ⑦字典的遍历等 """ 版本:1.0 日期:01.03.2020 功能:用数据字典来存储数据 """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is_leap_year ( year ) : """ 判断year是否为闰年 是,返回true 否,返回false """ is_leap = False if ( year % 400 == 0 ) or ( ( year % 4 == 0 ) and ( year % 100 != 0 ) ) : is_leap = True return is_leap def main ( ) : """ 主函数 """ input_date_str = input ( '请输入日期(yyyy/mm/dd):' ) input_date = datetime . strptime ( input_date_str , '%Y/%m/%d' ) print ( input_date ) year = input_date . year

time模块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04 04:21:58
三种时间表示 在Python中,通常有这几种方式来表示时间: 时间戳(timestamp) : 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 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元组(struct_time) : 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共九个元素:(年,月,日,时,分,秒,一年中第几周,一年中第几天,夏令时) import time # 1 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 time.time() #1473525444.037215 #---------------------------------------------------------- # 2 localtime([secs]) # 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secs参数未提供,则以当前时间为准。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11, tm_hour=0, # tm_min=38, tm_sec=39, tm_wday=6, tm_yday=255, tm_isdst=0) time.localtime(1473525444.037215) #----------------

Python中time模块详解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20-01-04 04:16:06
http://qinxuye.me/article/details-about-time-module-in-python/ 在平常的代码中,我们常常需要与时间打交道。在Python中,与时间处理有关的模块就包括:time,datetime以及calendar。这篇文章,主要讲解time模块。 在开始之前,首先要说明这几点: 在Python中,通常有这几种方式来表示时间:1)时间戳 2)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3)元组(struct_time)共九个元素。由于Python的time模块实现主要调用C库,所以各个平台可能有所不同。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亦即格林威治天文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在中国为UTC+8。DST(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时。 时间戳(timestamp)的方式: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 1970年1月1日00:00:00 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返回时间戳方式的函数主要有time(),clock()等。 元组(struct_time)方式: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返回struct_time的函数主要有gmtime(),localtime(),strptime()。下面列出这种方式元组中的几个元素: 索引

time模块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1-04 04:09:59
import time # print(time.time()) #返回时间戳 # print(time.localtime()) #返回元组形式 返回当地时间 # print(time.gmtime()) #返回元组形式 返回utc时区 # print(time.timezone) # print(time.gmtime(1540730812)) #将时间戳转换为元组形式 # x = time.localtime() # print(x) # print(time.mktime(x)) #将元组形式转换为时间戳 # # print(x.tm_year) #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x)) # convert tuple to str(自定义) # print(time.strptime('2018-10-28 21:09:51',"%Y-%m-%d %H:%M:%S")) #convert str to tuple # print(time.asctime()) #convert tuple to str(固定格式) # print(time.ctime()) #convert second to str(固定格式) import datetime print(datetime.datetime.now()) #现在的时间

python中不可变数据类型和可变数据类型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1-03 21:28:17
学习python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不可变数据类型和可变数据类型。 1.名词解释 以下所有的内容都是基于内存地址来说的。 不可变数据类型: 当该数据类型的对应变量的值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对应的内存地址也会发生改变,对于这种数据类型,就称不可变数据类型。 可变数据类型 :当该数据类型的对应变量的值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对应的内存地址不发生改变,对于这种数据类型,就称可变数据类型。 总结:不可变数据类型更改后地址发生改变,可变数据类型更改地址不发生改变 2.数据类型分类 在python中数据类型有:整型,字符串,元组,集合,列表,字典。接下来我们用例子来一一查看他们分别属于不可变数据类型还是可变数据类型。 2.1 整型 a = 1 print(id(a),type(a)) a = 2 print(id(a),type(a)) 1912499232 <class 'int'> 1912499264 <class 'int'> 我们可以发现,当数据发生改变后,变量的内存地址发生了改变,那么整型就是不可变数据类型。 2.2 字符串 b = 'djx' print(id(b),type(b)) b = 'djx1996' print(id(b),type(b)) 535056476344 <class 'str'> 535056476624 <class 'str'> 我们可以发现,当数据发生改变后

python3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1-03 09:56:05
python-3 字典表dict 元组tuple s[1:]#打印第一个字符到最后一个 printlln(‘jk’ is d)#判断jk是否在d字符串中 names[names.index(“xiuxiu”)]=xixi#把名字为xiuxiu的改名 names.insert(-1,["","’])#在最后一个前插入。。。 s = str.split()#将str用空格切割 s = ’ '.join(s) 用空格连接 ######################### d = {‘ISBN’:‘2345’,‘title’:‘python’,‘price’:‘45’}#dict声明 d[‘price’]#39 d[‘author’:‘jane’]#加入值 l = [1,2,34]#list l[0]#1 l[9]=1#error 不能访问不存在的索引 d . get ( 'price' ) #有‘price’返回 d . get ( 'price' , 0 ) #没有返回0 d = { 'ISBN' : '2345' , 'title' : 'python' , 'price' : '45' } #声明dict emp = dict ( name = 'jane' , age = 20 ,job = 'dev' ) #声明dict方式与之前不同,key不要写‘’ len ( emp )

python的学习记录--3、元组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1-02 23:09:45
数据类型–Tuple元组 与列表类似 固定长度 有序的 不能修改元素值 大部分用圆括号()表示 (一)创建元组 1、直接使用 tup1 = "a" , "b" , "c" print ( "直接使用:" , tup1 ) print ( type ( tup1 ) ) 直接使用: ('a', 'b', 'c') <class 'tuple'> 2、使用圆括号() tup2 = ( "a" , "b" , "c" ) print ( "使用():" , tup2 ) print ( type ( tup2 ) ) 使用(): ('a', 'b', 'c') <class 'tuple'> 3、创建一个元素的元组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 添加逗号 来消除歧义 tup3 = ( "a" ) print ( tup3 ) print ( type ( tup3 ) ) tup4 = ( "a" , ) print ( tup4 ) print ( type ( tup4 ) ) a <class 'str'> ('a',) <class 'tuple'> 4、创建空元组 tup5 = ( ) print ( type ( tup5 ) ) <class 'tuple'> 5、使用函数tuple()创建元组 print ( tuple ( "python" ) )

常用模块详解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1-02 22:44:11
一.模块 import 模块的实质就是把要导入模块里面的代码,从上到下执行一遍, 找模块的顺序是,先从当前目录下找,找不到的话,再环境变量里面找 模块分为三种: 1.标准模块:python自带的,不需要安装的,直接import就能用的 2.自己写的模块:也就是自己写的python 3.第三方模块:别人已经开发好的功能,需要安装的 第一种方式: 这是操作系统命令,不是在python命令行里面执行 1. 将找到pip.exe且加到系统path环境变量里面 2.在DOS窗口执行pip install xxx 安装某个模块 3.输入pip list 查看已经安装的模块 4.输入pip uninstall xxx卸载模块 5.在DOS窗口执行easy_install requests #这个也是傻瓜式的 注意:pip这个模块呢,在python3里面是python自带的,安装完python就能直接用,但是在python2里面是没有这个模块的,需要你手动安装才能用 第二种方式,手动安装: 1、先下载安装包,直接百度搜比如说python requests模块 2、解压安装包 3、在解压的目录下执行 python setup.py install 二.软件开发规范 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夹 Bin文件夹-存在执行文件 Config文件夹-存放配置文件 Data文件夹-存放数据 Logs文件夹-存放日志

python3基本语法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1-02 18:28:03
变量 python通过=进行变量赋值,声明变量时不需要声明数据类型 #-*- coding:utf -8-*- #/usr/bin/python3 #在声明变量时不需要声明变量类型 counter = 100 #整型变量 miles = 1000.0 #浮点型变量 name = "runobb" #字符串 #打印变量:print() print(counter) print(miles) print(name) #查看数据类型:type() print(type(counter)) print(type(miles)) print(type(name))#同时为多个变量赋值#创建一个整型对象,值为1,三个变量被分配到相同的内存空间a = b = c = 1#id()查看该变量的内存空间地址 In [16]: print(id(a)) 1658082080 In [17]: print(id(b)) 1658082080 In [18]: print(id(c)) 1658082080 数值运算 >>>5 + 4 # 加法 9 >>> 4.3 - 2 # 减法 2.3 >>> 3 * 7 # 乘法 21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浮点数 0.5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整数 0 >>> 17 % 3 # 取余 2 >>> 2 ** 5 # 乘方 32 注意

Python学习笔记(二)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02 17:35:23
三.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 中的变量不需要声明。 每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赋值,变量赋值以后该变量才会被创建 。 在 Python 中,变量就是变量,它没有类型,我们所说的"类型"是变量所指的内存中对象的类型。 等号(=)用来给变量赋值。 等号(=)运算符左边是一个变量名,等号(=)运算符右边是存储在变量中的值。例如: 实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counter = 100 # 整型变量 miles = 1000.0 # 浮点型变量 name = " runoob " # 字符串 print ( counter ) print ( miles ) print ( name ) Python赋值比较特殊的是支持以下形式 : a,b,c=1,"111",10 Python3 中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Number(数字) int、float、bool、complex(复数),python3 没有Long,int就是长整型。 注意: 在 Python2 中是没有布尔型的,它用数字 0 表示 False,用 1 表示 True。到 Python3 中,把 True 和 False 定义成关键字了,但它们的值还是 1 和 0,它们可以和数字相加。 String(字符串) List(列表) Tuple(元组) Set(集合) Dictionary